
香港《南華早報》6月14日文章,原題:隨著科學教育內容深受民眾喜愛,85歲的海洋地質學家成為中國最新的社交媒體明星在中國社交媒體上,海洋地質學家汪品先成為最新大受歡迎的科學“網紅”(UP主),從而進一步鞏固中國學者和學術機構近來在熱門網絡視頻平臺上取得的成就——創作深受民眾喜愛的(科普)教育內容。
85歲的汪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日前他在視頻分享平臺嗶哩嗶哩(B站)發布兩條視頻后,不到一周就吸引28萬粉絲關注,并引發彈幕刷屏(如圖)。截至本周一,兩條視頻——第一條是介紹他在大洋鉆探項目方面的體會,另一條與計算南海年齡有關,已被觀看200多萬次。如今在中國,與汪院士一樣,越來越多科學家和研究機構正在社交媒體上讓科學走近普通受眾,尤其是在眾多平臺上的年輕用戶。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是其中更活躍的機構之一,常為普通網民展示科普內容。自2019年在B站發布首條視頻吸引150多萬粉絲關注以來,該所賬號已發布570多條視頻,累計播放量接近4900萬次。該所有關第一張黑洞照片的視頻吸引130萬次觀看。
B站表示,生活技能教程和日常小知識的科普大受追捧,是該平臺去年增長最快的視頻品類之一,且中國Z世代占到用戶的大多數。盡管向來以娛樂和幽默視頻為主,但如今中國的眾多短視頻平臺也在越來越吸引來自學術界的嚴肅內容創作者。中國科學院在抖音的賬號也已吸粉近120萬。▲
(作者IrisDeng,丁雨晴譯)
環球時報2021-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