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霜霜,東野升富,徐 燦,周 平, 趙夢龍,李建元
1長江大學地球科學學院 2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廠3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廠 4 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采油五廠5 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鉆采工藝研究院 6 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采油四廠
斯倫貝謝公司引入黏彈性表面活性劑(VES)壓裂液作為傳統壓裂液的替代品,其優點包括低分子量、無殘渣、低摩阻、破膠徹底[1-4]等。由于清潔壓裂液具有較低的表面張力和低損害特性,已廣泛應用于水力壓裂領域[5-6]。
然而,吸附嚴重和高成本限制了VES壓裂液的應用[7-10]。同時,降低壓裂液濃度會導致壓裂液交聯強度下降,耐溫性和抗剪切性都變差。據報道,納米材料能在石油和天然氣工業方面帶來革命性轉變,如鉆井、生產技術、提高原油采收率等。納米顆粒的引入提高了VES壓裂液的抗剪切性和黏彈性[11-16]。研究發現,使用少量的納米顆粒作為交聯劑來提高VES的性能。在低剪切速率下,平均尺寸為35 nm的納米顆粒可以偽交聯膠束結構,提高膠束的黏度。Luo等[17]研究了納米TiO2改性MES(脂肪酸甲酯磺酸鹽)黏彈性膠束溶液的增黏性能,證實了納米TiO2的引入提高了壓裂液的耐溫性。然而,納米顆粒對VES壓裂液性能的增強機理并不全面。此外,在以往的研究中,VES表面活性劑的用量也相對較高。
因此,合成了陽離子表面活性劑EDAA,帶負電荷的SiO2納米顆粒具有高表面/體積比的特性,可以提高VES壓裂液的性能。本文研究了NAVES壓裂液的抗剪切性、黏彈性、攜砂能力、破膠性和協同機理。
根據文獻 [18] 報道,合成了N-芥酸丙基-N,N-二甲基-N-烯丙基溴化銨(EDAA);從北京德克道金公司獲得了30%的二氧化硅水分散體;有機鹽為實驗室自備;烯丙基溴(AR,北京化工公司)、鹽酸(AR,北京化工公司)、氫氧化鈉(AR,北京化工公司)、檸檬酸(AR,北京化工公司),氯化鈉(AR,北京化工公司);所用的水是自來水。
將質量濃度為1%的EDAA 和質量濃度為0.01%的SiO2以200 r/min的速度直接混合在50 mL燒瓶中,制備納米粒子黏彈性壓裂液。然后將所需量的檸檬酸倒入燒瓶中,形成pH值在6.3左右的弱酸環境。加入有機鹽作為增稠劑并攪拌至完全溶解。
用流變儀(HAAKE RS6000,德國;Anton Paar MCR 301,奧地利),在0.01 ~ 1 000 s-1的剪切速率進行靜態測量。控制升溫速率為(3±0.2)℃/min,實驗溫度升至70 ℃,剪切120 min,剪切速率為170 s-1。
將配制好的壓裂液倒入100 mL的量筒中,采用中等密度的20/40目陶瓷支撐劑對靜態條件下的支撐劑懸浮液進行評估,在室溫下測定陶粒的沉降時間和沉降速度。
選取煤油、標準鹽水作為破膠劑,將NAVES與鹽水以1:3和1:5的體積比混合,將NAVES與煤油以5:1和10:1的體積比混合,分別用六速黏度計測量黏度,剪切速率為170 s-1。
使用Tecnai G2 F20 TEM觀察樣品的微觀結構。
使用Malvern Zetasizer Nano ZS (Malvern Instruments, Worcestershire, UK)測定不同樣品中SiO2顆粒的Zeta(ζ)電位。測量在室溫下進行,實驗前測定了樣品的pH值。
圖1、圖2所示,2% EDAA的黏度為60 mPa·s。但加入0.01% SiO2后,1% EDAA的黏度也可以達到60 mPa·s,高于不添加SiO2時1% EDAA的黏度。由于SiO2帶負電荷,陽離子表面活性劑EDAA可以吸附在顆粒/水界面上,形成單分子層,使親水基團與納米顆粒相連。帶負電荷的納米粒子會吸附在陽離子表面活性劑表面并與之交聯。在1%的VES溶液中加入0.01%的SiO2可以達到最大黏度。因此,選擇0.01% SiO2和1% EDAA組成的NAVES體系進行進一步研究。

圖1 不同濃度EDAA的溶液在70 ℃,170 s-1下的黏度

圖2 70℃,170 s-1,1%NAVES溶液的黏度隨SiO2濃度變化曲線
耐溫性和抗剪切性對壓裂液至關重要。如圖3,兩種表面活性劑壓裂液在流變圖上的變化趨勢相似。EDAA和NAVES的黏度開始增大,在60℃時達到最大值。當溫度在60℃以上時,隨著網絡結構的不穩定,體系黏度下降,而NAVES的黏度始終高于EDAA。據SY/T 6376—2008《壓裂液通用技術條件》[19]。該壓裂液在70 ℃下流變性要滿足要求。

圖3 170 s-1、70 ℃下壓裂液體系的耐溫抗剪切性能測試
與其他黏彈性壓裂液相比,NAVES表面活性劑體系具有一定的優勢。例如,含5% SB +4% KCl+0.4% SiO2的SBF壓裂液在65℃[18]時黏度為10 mPa·s。在目前的研究中,由1% EDAA和0.01%SiO2組成的NAVES體系在70℃時黏度為30 mPa·s。5% SB +4% KCl +0.4% SiO2流體的黏度低于NAVES流體,而SB表面活性劑和SiO2的濃度是NAVES用量的5倍以上。因此,NAVES液是一種較好的低濃度壓裂液候選液。
NAVES和EDAA的儲能模量G'和損耗模量G''見圖4。對于NAVES流體和EDAA流體,G'和G''曲線的相交角頻率分別為1.06 rad / s和2.93 rad / s。使用λ= 1/2πω計算樣品的弛豫時間。NAVES的弛豫時間為0.15 s,比EDAA溶液的弛豫時間高(λ=0.054 s)。這表明NAVES的黏彈性比EDAA更好,表明SiO2的引入增強了EDAA流體的黏彈性。

圖4 壓裂液應力掃描曲線圖
在室溫下,NAVES系統的沉降速度為0.002 1 cm / s。盡管YCQJ-1(VES)的黏度與瓜爾膠接近,但沉降速度由大到小為瓜爾膠體系>YCQJ-1(VES)體系>NAVES體系(如表1)。實驗結果表明NAVES壓裂液具有良好的攜砂能力。

表1 室溫各樣品的沉降速率
為了減少對儲層的滲透性破壞,壓裂液應在壓裂后迅速而徹底地破膠。在研究中,使用煤油和水研究了兩種表面活性劑體系的破膠時間[19]。破膠時間、破膠黏度如表2所示。通過在EDAA和NAVE溶液中加入煤油或標準鹽水,在100 min內破膠,黏度小于5 mPa·s(表2)。
NAVES破膠后未發現殘渣,此外NAVES流體的表面張力為0.034 mN/m。由于破膠后無殘留,與石油工業中廣泛應用的瓜爾膠壓裂液相比,NAVES液不會破壞地層的導電性。根據SY/T 6376—2008《壓裂液通用技術條件》標準,NAVES液的破膠時間、破膠黏度、殘渣含量均滿足壓裂要求。

表2 各樣品在室溫下破膠后的黏度
如圖5所示,SiO2溶液的ζ電位為-12.2 mV。EDAA是一種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由于EDAA的高正表面電荷使其具有高膠體穩定性,因此可用于分散SiO2。 EDAA溶液的ζ電位為94.5 mV。加入SiO2后,EDAA吸附到SiO2上[20],顯示出相對較寬的ζ電位分布,峰值為77 mV,高于SiO2溶液但低于EDAA溶液。EDAA的正電荷可中和納米顆粒表面的負電荷,并使納米SiO2顆粒表面被烴鏈的單層覆蓋。由于SiO2和EDAA之間的靜電吸附,在加入EDAA溶液后,SiO2納米顆粒會發生電荷反轉。由于靜電相互作用,形成的NAVES系統可以保持穩定。這證明了與表面活性劑溶液中的膠束相關的SiO2顆粒形成了動態網絡結構。

圖5 SiO2、EDAA和NAVES溶液的ζ電位分布曲線
動態光散射(DLS)測試的各種溶液的平均粒徑如圖6所示,SiO2的平均粒徑為23.4 nm, EDAA的平均粒徑為13.7 nm, NAVES為248 nm。結果表明,SiO2表面的負電荷與表面活性劑膠束發生靜電作用,形成了較強的動態網絡結構。此外,SiO2的引入有助于減少表面活性劑的添加量,提高體系的耐溫性。
用透射電鏡(TEM)捕捉了EDAA和NAVES的微觀特征,如圖7所示。EDAA的網絡結構松散,排列不規則。相比之下,由于靜電相互作用,NAVES呈現出密集的空間網絡結構。這種結構可以大大提高耐溫性和承載能力,與先前的研究結果相呼應,即SiO2可以提高EDAA流體的黏彈性。

圖6 SiO2、EDAA和NAVES溶液的平均粒徑曲線

圖7 1% EDAA (a)和1% NAVES (b)的掃描電鏡圖
本文研究的SiO2納米粒子型低濃度(1%)NAVES壓裂液,通過降低VES的濃度以及添加納米顆粒,NAVES表現出優異的黏彈性、耐高溫、抗剪切性、攜砂性以及低成本。在微觀上觀察了SiO2納米粒子與膠束形成的動態網絡結構,驗證了SiO2納米粒子能提高壓裂液的耐溫性溫度和抗剪切性。此外,NAVES壓裂液破膠后未發現殘留,對地層和環境均無危害。因此,該體系可作為一種新型低成本的壓裂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