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木子西 本報記者 郝爽言
“澳大利亞人承認從中國得到的經濟好處,但不相信這個超級大國”——澳大利亞第九頻道新聞網16日報道稱,悉尼科技大學16日公布了一項澳大利亞民眾對于澳中關系看法的民意調查,反映出該國民眾對兩國關系“復雜而曖昧”的態度:他們既表現出對中國政府“深深的不信任”,但同時又希望澳政府能夠與中國這個“正在崛起的超級大國”建立更良好的關系。巧合的是,新西蘭16日公布的一份民調結果也出現類似的結果。
據介紹,澳大利亞的調查于今年3月至4月進行,約2000名澳成年人參與。調查報告寫道:“2017年以來,澳中政治關系一直面臨重大困難,2020年尤其動蕩。”“在堪培拉和華盛頓,各政黨似乎就需要更有力地應對中國的崛起達成了牢固的共識。”但悉尼科技大學就此進行民調時,“復雜的畫面出現了:雖然澳大利亞人對澳中關系螺旋式下降以及中國近來展現出的魄力感到擔憂,但他們并不愿完全放棄兩國關系,仍然承認其中有一些益處。”
調查結果顯示,76%的受訪者表達了對中國政府的不信任;74%的受訪者表達出對于澳中關系的擔憂;只有32%的人認為澳政府對澳中關系處理得好;63%的受訪者認為澳政府的對華政策應該更加強硬。澳大利亞第九頻道新聞網稱,這一結果對莫里森政府處理對華政策來說“喜憂參半”。
與此同時,多數澳大利亞人承認與中國建立緊密關系有著巨大的經濟益處。調查顯示,63%的澳民眾認為“若非與中國建立緊密關系,澳無法像現在這樣繁榮”,80%的人認為“澳大利亞在經濟上過于依賴中國”,61%的人認為澳大利亞應該繼續努力與中國建立穩固的關系。報告稱,澳民眾在形容中澳經濟關系時,看法十分分裂,有53%的人認為“澳中經濟關系與其說是經濟機遇,不如說是經濟風險”,而當被問及澳政府該如何處理與中國的經濟關系時,49%的人認為“澳政府需要更加支持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的經濟關系”。
在涉及澳大利亞與美、中關系的問題上,65%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在澳大利亞周邊地區的影響力超過美國”;63%的受訪者認為,澳大利亞能夠同時與中美保持良好的關系;67%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對于澳大利亞是一個安全威脅”;但同時也有52%的人認為“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系有助于區域穩定和安全”。
在改善澳中關系上,80%的澳民眾認為“雙方均有責任”,但當一定要歸咎于其中一方時,更多澳民眾認為責任在中方(48%),有30%的人認為責任在澳方。澳大利亞人對中澳關系在中短期之內得以改善并不樂觀,僅有27%的澳大利亞人認為中澳關系在未來3年會有所改善。
“中澳關系持續下滑的原因、過程都非常清晰,因此責任也非常清晰。”聊城大學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于鐳1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該民調的方法是否科學,是否帶有目的性,這是首先必須注意的問題。他表示,澳大利亞是美國霸權體系在亞太地區最主要的既得利益者,它希望美國主導的霸權體系能夠長期存在下去,不希望中國全方位崛起。從某種意義上說,中澳關系的好壞取決于中美關系,中美穩定,中澳就穩定,否則中澳關系就會不穩或下行。
除澳大利亞上述民調外,新西蘭亞洲基金會16日也發布了一份名為“新西蘭人對亞洲和亞洲人的看法”年度調查。據《新西蘭先驅報》報道,35%的新西蘭受訪者將中國視為主要威脅或威脅,高于上次調查的22%;將中國視為友好國家的人數有所下降,從上次調查的40%降至31%。對于這一結果,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新西蘭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杰森·楊認為,香港、新疆、南海、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中美關系惡化等問題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說,新西蘭人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威脅認知令人擔憂,“我認為,如果這種趨勢繼續下去,很可能會對雙邊關系以及新西蘭在該地區實現安全與繁榮的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該民調于去年10月和11月進行,超過2000名新西蘭人參與調查。受訪者同時認為,中國是新西蘭應該加倍努力建設的關鍵關系,選擇的理由多數為貿易、旅游和技術創新。當被問到新西蘭應加倍努力和哪個國家發展關系時,受訪者中有14%選擇澳大利亞,13%選擇中國,8%選擇美國,之后依次為印度、日本、英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