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派記者 劉軍國

為爭取到2050年實現“去碳化社會”,日本政府和企業正在加速推動全面利用氫能源。共同社15日報道稱,圍繞掌握去碳化關鍵的氫的技術開發國際競爭十分激烈,日本通過官民攜手欲把握主導權。雖然氫能源作為汽車及船舶、發電的燃料被日本各界寄予厚望,但依然存在削減成本及穩定采購等諸多課題。
報道稱,日本政府計劃本月敲定的增長戰略將提出到2030年前把加氫站從現在的約160座增設至1000座的方針。日本首相菅義偉提出2035年前新車銷售全部改為電動車的目標,同時將在政策方面加以推動,包括大幅擴充被視為氫普及方面課題的補給點等,企業也舉全力開發技術。
《日本經濟新聞》認為,氫能源被期待成為脫碳化時代的“理想燃料”。要像石油產品一樣在全世界得到使用,構建供應鏈十分重要,其中包括制造、運輸儲存、銷售和使用4個階段。以美國、歐洲、中國以及日本等4個地區為中心,擴大和加強氫能供應鏈的行動已經開始。日本2017年歸納的“氫基本戰略”提出到2030年使用30萬噸氫的目標。
《華爾街日報》認為,多年來氫能源一直被指擁有成本過高、效率低下、應用困難等弊端,但日本卻一直看好氫能源利用。分析稱,日本如果僅靠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不可能在2050年實現零碳排放。氫在使用后不必擔心產生大量溫室效應氣體,而是排出水蒸氣,有可能在可再生能源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的行業中替代化石燃料。開發氫能源的好處有兩點:首先是可以改進使用現有的煤、煤氣和石油的發電廠和機器,避免數十億美元的遺留資產報廢;另外,使用氫的燃料電池與蓄電池相比可在相同的空間內填充更多的電力。在長途飛行的飛機和船舶上氫能源是最理想的選擇。更重要的是,氫能源是日本可以主導的技術,有可能減輕對外國的依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