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陽光燦爛的一天,我校迎來了一位遠道而來的風箏大師——王大師,他親自為我們展示了自己純手工打造的大龍風箏。
大龍風箏帶給我的,除了震撼還是震撼。
先來看看“龍頭”吧?!褒垺钡念~頭上有一顆銅鈴般大小的紅痣,紅痣的兩旁是一對長長的淡黃色的睫毛,睫毛下是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且向外凸起。一排牙齒中有兩顆尖尖的長牙最突出,是什么牙呢?恭喜你,答對了,是獠牙!獠牙比其他的牙齒更鋒利?!褒埳唷笨雌饋韺拰挼模厦孢€有斑斑點點的花紋,據王大師說,這是用泡沫做的。整個“龍頭”長45厘米,寬40厘米,高35厘米。光是制作這個“龍頭”,王大師就花了整整45天的時間。這真是一件精雕細琢的珍品啊。
那制作“龍身”又花了多少時間呢?哇,兩個月!為何這么漫長呢?看,“龍身”是由100個圓片組成的,每個圓片的直徑大約為30厘米,上面都繪制了圖案。每個圓片的兩端都各粘有一支雞毛撣子,這些撣子足有200支。而要使這些雞毛撣子長短、大小幾乎完全一致是相當費時的。細心的你可能會問:這雞毛撣子有什么用呢?你看過馬戲表演中走鋼絲的節目吧?走在鋼絲上的人會手持一根筆直的桿子,以保持平衡。對,這雞毛撣子就是用來保持風箏的平衡的。當然,這雞毛撣子還有個作用,那就是使風箏看起來更加美觀。風箏起飛時,遠遠望去,就像是有許多小鳥在天上扇動翅膀呢。
看,“大龍”起飛了,那威武的龍頭,那雙大大的眼睛,那對鋒利無比的獠牙,那長長的身軀,在空中搖搖晃晃的,像真龍下凡,又像是通往藍天的階梯,真是壯觀!就在我們嘖嘖稱贊時,意外發生了,大龍風箏的尾巴掛在了一棵樹上!王大師鎮定自若,左搖搖、右晃晃,迅速把大龍風箏給搖了下來。很快,這節風箏展示課就結束了,我們帶著戀戀不舍的心情回到了教室。
這真是一節精彩的風箏展示課,那騰飛的大龍,將永遠銘記在我的心中。
“紅紅”點評
古佳于小朋友為我們展示了一條威風凜凜的“大龍”。本文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始終圍繞主題來展開敘述。通讀全文,你知道小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敘述的嗎?聰明的“紅粉”一定猜到了,小作者是按照從局部到整體的順序來進行寫作的。觀察龍頭,寫出了它“額頭上有一顆銅鈴般大小的紅痣”“寬寬的龍舌”;觀察龍身,寫到了它的100個圓片和200支雞毛撣子;最后,小作者還描寫了“大龍”騰飛時的整體姿態。從細節到整體,讓讀者對“大龍”有了多角度的認識。我們在寫作時,如果要描寫一種物品,一定要對這個物品進行仔細觀察,并且在觀察的時候要有一定的順序,或從整體到局部,或從遠及近,或從上到下,或從外到里,或按相反的方向觀察。按照觀察順序來對事物進行描寫,寫出的作文才有條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