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期間,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承擔的“高含水率玉米籽粒低損收獲與穗莖一體化收獲技術及裝備”項目,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該研究以玉米籽粒含水率、作業質量參數為控制依據,建立了摘穗損失、籽粒破碎、籽粒回收損失等指標的自適應智能調控策略,研發了玉米籽粒破碎率、果穗斷穗率在線傳感系統和控制模塊,形成高含水率玉米籽粒收獲自適應調控系統;開發了低損喂入、收獲臺過載保護和返吐等技術,以及高效單縱軸流、雙縱軸流脫粒等核心裝置,研制了高含水率玉米單縱軸流籽粒收獲機、高含水率玉米雙縱軸流籽粒收獲機,解決了高含水率玉米籽粒收獲國際性難題,引領玉米收獲技術的發展。
以玉米果穗剝凈率、作業質量參數為控制依據,建立了摘穗損失、籽粒回收損失等指標的自適應智能調控策略,研發了玉米果穗苞葉剝凈率、果穗斷穗率在線傳感系統和控制模塊,形成玉米果穗剝凈率、摘穗損失自適應調控系統,開發了莖稈高效切段等核心裝置,研制了玉米穗莖聯合收獲機,解決了糧飼同時收獲的難題,引領玉米收獲技術的發展。
該技術主要創新點有兩個。一是高含水率玉米低損脫粒技術。通過研究高含水率玉米籽粒低損傷和低破碎脫粒機理,研制新型脫粒元件;優化凹板分離面積;將玉米籽粒破碎作為控制目標,建立自適應智能調控策略,通過集成在線傳感單元和模塊化調控裝置,自適應調控滾筒轉速;集成研制了高效單縱軸流和雙縱軸流脫粒裝置,實現高含水率玉米低損脫粒。
二是穗莖一體化收獲技術。通過采用先夾持后切割工藝,提高倒伏玉米收獲的適應性;通過采用后置式摘穗方式,避免果穗落地,且落粒掉入切碎裝置,實現減損摘穗;通過采用橫向切碎滾筒,將縱向莖稈推向定刀,完成切碎;集成研制穗莖一體化收獲臺,實現玉米果穗和莖稈的一次性收獲。
研制的高含水率玉米單縱軸流籽粒收獲機、高含水率玉米雙縱軸流籽粒收獲機,解決了高含水率玉米籽粒收獲國際性難題;開發的莖稈高效切段等核心裝置和玉米穗莖聯合收獲機,解決了糧飼同時收獲的難題,引領玉米收獲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