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森林資源是國家發展的重要資源,我國人均森林資源比較低,如何合理開發和利用森林資源至關重要。本文針對我國森林資源保護及防火提出對策研究,以期為我國森林資源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資源;防火;措施
森林資源是生態文明的重要構成,發生森林火災事故會給森林資源帶來很大的破壞。要加強對森林資源的全面保護,需要積極建立健全合理的森林防火管理系統,采取科學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強森林生態環境健康穩定的發展。
1 ?森林資源的保護措施
1.1 ?落實管理責任制
在保護林業資源中,應涉及許多部門和機構,為了增強整體保護效果,我們需要從新時期林業資源保護的新要求入手,全面實施林業管理與保護責任制。林業部門是促進林業管理和保護責任制順利發展的重要課題,因此,首先林業部門要積極的制定和完善具有明確權利和職責的合理工作制度,認真劃分每個崗位和人員的工作責任與范圍,實行領導管理的制度,明確崗位職責的執行。其次,嚴厲執行林業管理和保護責任制,在系統實施過程中檢查細節,使所有環節都符合林業資源保護規范和管理保護原則。積極建立信息聯動的機制,加強林業主管部門與紀檢部門及新聞媒體保持良好互動,全面監督林業管理保護責任制的實施。
1.2 ?加強生態恢復能力
首先,林業部門應積極促進生態保護工作的順利展開,采取封閉山坡、禁止放牧、退耕還林的舉措,可以大大減少牲畜在山上的放牧現象,促使林業資源保持高速增長,逐步提高森林資源覆蓋率。
其次,要加大力度打擊非法采伐。林業執法部門應當制定嚴格的處罰規定,并與公安部門、工商部門配合,嚴厲的打擊各種違法行為。同時,要不斷規范林業市場,在源頭上遏制非法采伐,促進鋸末加工和林業管理朝著標準化的方向發展。
1.3 ?優化結構
為了更好地解決林業資源保護環節中存在的問題,促使林業產業健康的發展,使林業經濟結構得到不斷優化,其中,要注意不斷完善林業資源的保護基礎,動員全民力量,更好地開展林業資源的保護。首先,更進一步的加快林業配套產業發展步伐,延伸林業的創業鏈條,優化和調整林業資源的結構,提高林業產品附加值與經濟價值。其次,高度的重視林業的發展與林業加工間的脫節,結合林業發展現狀,全面完善原材料供應體制,逐漸提高經濟系統中林業資源的比例。再次,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應鼓勵引導林業項目創新活動的有效開展,增強林業市場競爭力。
2 ? 森林防火管理對策
2.1 ?改進防火設備
在森林火災應急響應和預防工作中,要注意持續增加基礎設施的投入,購買和完善各種基礎設施設備,開展生物防護林帶的建設活動,充分發揮森林綜合防護的優勢,更好地處理森林火災。同時,在開展森林防火的工作時,要注重持續引入信息管理技術,積極搭建實用有效的森林防火信息平臺,妥善收集各種森林火險等級信息,能充分共享信息,充分發揮現代科學技術的優點,例如智能定位系統,及時預測火災隱患和進行及時有效的管理。
2.2 ?開展宣傳
首先,要提高人們的防火意識,進行專業的森林防火知識宣傳。森林保護人員應在林道旁設置相應的火災危險等級標志,以指示森林火災事故的預防程度,并提醒過路人與當地人。特別要做好森林周圍群眾的消防宣傳工作,通過標語的張貼和傳單,積極地營造和諧的森林防火氣氛。
其次,應該利用電視、廣播、報紙和雜志等傳統媒體,以公益廣告的形式向公眾傳播防火知識。同時,我們還應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技術,構筑“互聯網+森林防火”的新宣傳模式,并定期向該地區民眾發送信息和官方賬號信息,通過介紹主要的森林火災案例,引起人們對森林防火事業的關注。
2.3 ?控制火源
森林管理人員在保護森林資源和防止森林火災事故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林業部門要重視加強對森林管理人員的綜合培訓,提高其專業技能水平,減少人為引發火災事故的發生概率。在野外必須使用火源時,相關單位和個人須經有關部門品準方可進行火源使用。對附近的居民和游客,要進行火源管理和教育。森林管理者應不斷提高面對突發性火災事故的處理能力,不斷完善滅火、控火預案,以便在關鍵時刻,減少因火災事故帶來的危害和損失。
3 ?總結
總之,要加強森林管理,確保生態環境的安全與穩定,最大限度地提高林業生產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林業資源,既是產業自身的發展要求,也是基于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需求,在開展森林資源保護工作期間,要全面的落實林業管理和保護責任制,加強林業生態恢復工程,優化林業的經濟結構。為了有效地實現森林防火管理目標,需要不斷完善森林的防火設備,同時要展開森林防火知識的宣傳工作,對野外的火源進行有效的控制。
作者簡介:董國輝(1972-),男,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森林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