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田 英
2020年2月,30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人自愿加入了一項計劃,他們要使用亞馬遜、谷歌和微軟的云平臺,與數十位技術開發人員一起,在云端上制作短片。這一計劃原本是要驗證云端制作的潛力,但僅僅一個月后,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云端制作變得勢在必行。
這項計劃由好萊塢專業協會發起(Hollywood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下簡稱HPA),牽頭者是美國著名調色師喬基姆·“JZ”·澤爾(Joachim “JZ”Zell)。疫情期間,云端協作顯得越發重要,因此后續有越來越多的電影人加入了這一計劃。這項計劃最終完成六部短片,其中五部分別拍攝于五個國家的五個地點,即美國好萊塢、阿聯酋迪拜、澳大利亞布里斯班、英國倫敦和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還有一部是動畫片,來自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參與后期制作的人員除了來自短片拍攝人員所屬的國家,還有來自巴西、哥倫比亞及立陶宛等國家的電影人。此外,體現多樣性是短片的優先目標,而且每部短片都是由女性電影人導演、掌鏡或制作的。
每一部短片在制作時都采取了安全防疫措施,并結合利用了多種技術,參與者可以體驗數量眾多的工作流,完成基于云端的遠程制作任務,比如實時鏡頭回放、前期調色、參與剪輯、分級調色和混色等。除了三家云平臺,一些軟硬件公司也參與進來,包括5th Kind、Adobe、ARRI、Avid、Bebop、Blackmagic、Colorfront、Evercast、Frame.io、Moxion、Sohonet、Teredek和Teradici。不少特效公司也給予了大力支持,比如歐洲視覺特效公司Framestore和盧卡斯電影集團旗下的天行者音效公司(Skywalker Sound),后者擔任了四部短片的混音工作。
這項計劃顯示出:盡管還需要更多的技術進步,但云制作時代已經來臨。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主管攝像行會的會長曼迪·沃克認為,“云計算是未來的一部分,它將極大地改變游戲規則。”沃克最近剛剛完成了由巴茲·魯爾曼(Baz Luhrmann)導演的有關貓王的影片《埃爾維斯》的制作,在HPA發起的這一實驗項目中,她擔任了充滿詩意的短片《偏離》(Tangent)的攝影總監。拍攝期間,沃克故意不出現在片場,而是利用云平臺在自己的電腦上與其他攝影師合作。
《偏離》由編劇兼導演魯比·貝爾(Ruby Bell)制作,而沃克正是貝爾的母親。這部短片于一個周末在布里斯班拍攝,《埃爾維斯》團隊的不少人員參與其中。母女二人表示,她們決意要聘請一個多樣性團隊。沃克說:“我認為應該創造更多機會,打造多樣性團隊,這個過程也是一個培養人才的過程。”
拿《偏離》劇組來說,該團隊的聯合編劇、制片人、剪輯和作曲都是女性。這個項目還為更多人創造了施展才華的機會,比如在《埃爾維斯》劇組擔任副攝像的杰伊·托爾塔(Jay Torta),在《偏離》劇組擔任了攝影指導。貝爾解釋說:“我們可以提升他們的職位,讓他們最終找到想從事的崗位。”
《偏離》的后期制作都是通過云端協作完成的。剪輯和配樂完成于悉尼,分級調色是在位于好萊塢的杜比葡萄藤劇院完成的,混音工作則是由位于北卡萊羅納的天行者音效公司擔當。沃克表示,“這是測試云端協作的很好方式,大家銜接得天衣無縫。對于未來使用云平臺制作影片,我完全放心。”
這一計劃還對一些新技術進行了測試。比如,在迪拜,電影人對Blackmagic公司新推出的12K數字電影攝影機進行了測試(目前這款設備已上市)。在好萊塢,劇組人員使用了視頻協作平臺Frame.io的最新“云相機2”(Camera 2 Cloud)系統,將電影片段的代理(低分辨率)文件上傳至云端,以便開展遠程剪輯和后期制作工作。
由好萊塢制作的恐怖喜劇片《找到萊德霍森》(Found Lederhosen)是在美國加州伯班克阿諾萊德電影技術公司(ARRI)工作室的一座LED虛擬制作舞臺上拍攝的,攝影指導克里斯·普羅布斯特(Chris Probst)利用ARRI研發的工具,在工作室的另一個房間里遠程操控攝影機,此舉是為了限制片場人員數量。此外,后期制作公司Digital Film Tree使用LIDAR掃描儀掃描ARRI的舞臺并創建3D“安全預覽”,這相當于一種可視化的安全預覽方案,負責片場疫情防疫的官員可以利用這一預覽安排人員站位,以便讓拍攝過程遵循防疫規定。
澤爾目前擔任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學院色彩編碼系統”(ACES)項目副主任,這次HPA發起的計劃也對ACES項目進行了測試。據澤爾介紹,云平臺已經準備好承擔好萊塢的制作,但目前一個關鍵問題是,如果要將高分辨率的數據上傳至云端,還需要更多的技術改進。澤爾解釋說,按照最初計劃,“攝影師晚上把電影片段的片匣帶回家,把片段上傳到網絡,第二天早上把片匣清空,再繼續拍攝。然而無論在哪里,這一方案都沒有執行,我們從一開始就是直接從云計算平臺的POST設備上下載素材。”
澤爾補充,“家庭寬帶還沒到這個速度,因此不要在家里嘗試。”他表示,以后對帶寬的要求將會越來越高,因為拍攝的電影文件正越來越大(本次拍攝的短片鏡頭分辨率為4K、6K或8K)。
Frame.io公司高級創新副總裁邁克爾·喬尼(Michael Cioni)對此非常贊同,“在云工作流中,最容易被忽視的部分就是數據傳輸。即便是在ARRI的工作室,Wi-Fi網絡也只是早上還可以。隨著工作室里上班人員的增多,或者上載下載任務的增加,網絡就開始擁堵,重要數據的傳輸會受到極大影響。另外,我們都知道Wi-Fi帶寬是有限的,因此關鍵的一點是要利用目前全球流行的LTE網絡,確保有可靠的、增強的信號,能傳輸高質量的視頻。”喬尼透露,Frame.io公司目前正和位于洛杉磯的Sclera Digital公司采用工業級的電信工具展開實驗,這項實驗由Sclera Digital公司CEO威利·鐘(Willis Chung)領導,他曾是國際攝影師工會(Local 600)數字影像技術員。
上述已完成的六部短片最初是作為2021年HPA技術務虛會(HPA virtual Tech Retreat)的參會作品拍攝的,如今它們已經陸續與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