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滿春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教育引導全黨同志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明確強調“要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系統闡釋了辦實事的深刻內涵和意蘊,把辦實事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切入點、著力點、落腳點,讓“辦實事”成為黨史學習教育中最閃亮的熱詞之一。
辦實事,體現的是一種公仆意識、服務意識。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是由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是黨的初心和使命的實踐要求,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的現實體現,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檢驗,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政治自覺,這種意識就是“公仆意識和為民情懷”。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反之,我們將一事無成,甚至走向衰敗。歷史告訴現實,公仆意識、服務意識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政治屬性和共產黨人黨性的試金石。“首先是立足本職崗位為人民服務”,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不斷強化公仆意識、服務意識,在辦實事解難題中見證和彰顯黨員干部高質量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追求。
辦實事,體現的是一種革命精神、斗爭精神。辦實事“要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切實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既要立足眼前、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具體問題,又要著眼長遠、完善解決民生問題的體制機制,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實事辦實、辦好,要不斷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去滋養革命精神、斗爭精神,發揚老一輩革命家“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革命精神,發揚共產黨人“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斗爭精神,發揮好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不能有任何“喘口氣、歇歇腳”的念頭,堅決不當安穩官、太平官。
辦實事是一道風景,而不是幾個盆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實事不是簡單幫錢幫物、搞花架子、堆幾個盆景”。“堆盆景”無非就是在會議上、群眾中唱幾句高調,做幾件“好看的事兒”,報刊上留名、熒屏上有影、“兩微一端”露露臉,等等。“風景”是讓黨的初心和使命、黨員的黨性和政德,全方位升華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黨員干部不僅要扎扎實實持之以恒地為群眾解決具體問題,更要靠深化改革、創新制度、完善政策,給根源性問題“去病根”;要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把為基層減負落到實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只要我們黨始終站在時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堅克難最前沿、站在最廣大人民之中,就必將永遠立于不敗之地!辦實事就是對“三個始終站在”的最直接、最具體、最有力的詮釋,其中昭示的最深刻意蘊就是,“我們黨得以擺脫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中國共產黨黨員“除了法律和政策規定范圍內的個人利益和工作職權以外,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