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綠化規劃布局是一個城市建設與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生活環境整體水平的重要途徑。在現代社會經濟飛快發展的背景下,各地紛紛開發地區內的野生花卉資源,將其融入到城市規劃布局中,以此優化城市規劃布局,提高整體綠化水平,營造良好的綠化景觀,充分發揮了野生花卉的觀賞價值。
野生花卉資源主要是指在各個地區盛產的一種處于天然自生狀態的觀賞類花卉植物,具有較強的觀賞價值與經濟價值。在各個地區,野生花卉資源各有不同,且呈現出不同的形態。隨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人們的物質生活愈發豐富,城市綠化已成為地區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開發利用本地區的野生花卉資源、優化城市綠化規劃布局、充分發揮野生花卉資源的經濟價值與綠化觀賞價值,是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在城市綠化規劃布局中,工作人員可以將野生花卉資源分布運用到城市各個區域的花壇與花境、道路和屋頂、人工群落、綴花草坪、固土護坡等場景中,以此豐富各個綠化區域的整體層次,促進城市整體發展[1]。
1城市綠化概念及重要作用
1.1城市綠化概念
城市綠化是一種能夠有效調整城市生態環境結構,優化生態體系,融合自然資源的生態空間;在城市綠化中,工作人員可以靈活運用多種生態學原理與生態技術,結合地區的植物群落種類構成、生長規律與特點,將植物群落作為基礎單位,促使其富有藝術性與審美價值,從而提高城市綠地的科學性與藝術性,提高城市的公共環境整體水平。從城市綠化構建的角度分析,綠化規劃、布局都應該根據城市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城市綠地應該是對城市景觀結構的彌補與完善,以此構成具有整體性與連貫性的城市生存空間。此外,工作人員還需要關注本地區植物的自然發展規律,構建出功能多樣、層次豐富、結構完整的植物群落,以此提高城市綠化區域的自我發展能力,實現城市綠化規劃布局的可持續發展[2]。
1.2城市綠化的重要作用
城市綠化能夠在極大程度上凈化城市地區的空氣,提高城市空氣質量及水質,豐富城市土壤成分,維護土壤結構穩定,為當地人民群眾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空間,以此提高城市的整體景觀審美價值與審美質量,豐富地區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城市綠化規劃布局質量直接影響一個地區城市的綠化水平與綠化效果,比如:從單位土地面積植物葉片總面積情況分析,綜合考慮喬木、灌木、花卉、草坪等多種植物的葉片面積覆蓋效果,考慮不同植物、野生花卉對于空氣中有害氣體的吸附效果,合理搭配多種植物,控制不同植物的選擇數量及種類,從而優化植物搭配。此外,關于城市綠化的布局及規劃,工作人員要考慮野生花卉資源的觀賞價值、經濟價值與環境營造價值,將野生花卉資源合理、適量地融入城市綠化的各個場景中,保證各個場景中野生花卉資源數量及種類的合理性,以此完善優化城市綠化體系結構,促進城市綠化的發展[3]。
2野生花卉資源在城市的綠化中規范要點
2.1在花壇造景中的規劃布局
花壇、花境是城市綠化中的常見形式,主要是通過種植花卉形成豐富的小型景觀,以此美化城市街區,提高城市整體景觀觀賞價值。在花壇與花境的造景中運用野生花卉資源,要首先明確花壇等場景對于野生花卉自身生長規律及規劃布局的要求,比如植株低矮、花期長、花期集中、顏色艷麗、具有觀賞性、便于移栽等。因此,在花壇造景中,野生花卉資源的規劃布局要以實際需求為主,工作人員可以結合地區野生花卉自然情況,適當選擇多種不同花卉造景,比如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可以利用麥冬作為花壇邊際美化,山芍藥、翠雀等花期較長的花卉資源作為花壇中的主要花卉,將它們集中種植在一起。在花壇的布局與規劃中,工作人員要保證花卉在種植之后能夠在同一季節呈現出較為統一的顏色、姿態與數量,保證花卉的對稱性,還要了解花卉的生長規律,運用生態學知識,提高花壇的觀賞價值[4]。
2.2在城市道路與屋頂區域的規劃布局
公路、屋頂、橋體與人行道是城市中常見的元素,也是構成一個城市的基礎元素。工作人員可以將野生花卉資源運用到這些場景中,考慮到公路、屋頂、橋體等場景內的生態環境較差,工作人員要嚴格選擇地區內的野生花卉資源,盡可能選擇具有較強生命能力、保水保土能力、景觀觀賞價值的花卉。比如在遼寧省就可以選擇唐松草、風毛菊等具有艷麗顏色的多年生野生花卉,而在新疆就可以選擇野生鼠尾草、百里香等具有較強生長能力的地區野生花卉資源,沿著公路、橋體的兩邊呈現長條狀的分布形態種植,以此達到美化道路的目的。此外,在城市的屋頂綠化場景中,工作人員要考慮屋頂的特殊環境,選擇生命力強、抗旱、耐熱、根系分布較淺的植物,比如三七景天、八寶景天、毛茛、澤蘭等[5]。
2.3在人工群落中的規劃布局
在城市的人工群落里中,工作人員根據不同的地形,適當的引進地區野生花卉,可以模仿野外風景中的“野花散生于草坡”的形態,促使城市綠化景觀區域富含自然氣息;在人工群落里的邊緣地區,可以適當種植一些喜光野生花卉,比如野生雛菊等。
2.4在城市綴花草坪中的規劃布局
在此場景中,工作人員可以根據草坪的不同形態位置,合理規劃野生花卉資源,優化野生花卉在草坪中的結構與布局;在開闊的、大面積的陽光草坪中,可以適當選擇植株低矮、花卉豐滿、顏色艷麗的野生花卉資源,或者選擇匍地而整齊的野生花卉,比如蒲公英、高山鐵線蓮、百里香等,還能夠實現“一次播種,多年收益”的綠化規劃目標。在一些林緣、樹叢樹群的草地中,可以適當開發一些常見的野生花卉資源,以此優化景觀結構,提高城市綠地的趣味性[6]。
2.5在固土護坡中的規劃布局
在城市的一些坡面中,比如坡地、堤岸、護坡、假山等,一般會利用草坪進行綠化,但是這種綠化效果比較單調,缺乏美感。若要運用地區的野生花卉資源,可以適當選擇一些根系較深的花卉,結合坡面的具體情況,對花卉資源的顏色、開花期、花期周期、高度等進行合理搭配,以此保證野生花卉結構緊密,促使坡面景色豐富,提高城市各個區域坡面的審美價值。
3野生花卉在城市綠化中的應用技術
3.1合理選擇花卉品種
城市綠化建設的主要目的是調整地區生態環境,構建良好生態體系,因此,工作人員在城市綠化場景中規劃與布局野生花卉資源時,不僅需要考慮花卉的審美價值,還需要考慮花卉的生長規律、是否具有較強的生命力、是否會散發出有毒害氣體等特點,以此充分發揮野生花卉資源的最佳生態構建能力;工作人員還需要根據本城市地區的自然氣候、水文條件、土壤情況等選擇具有極強抗病蟲害能力、適應力的本土野生花卉資源,適當引進馴化野生花卉,促使綠化景觀內呈現出較為和諧的生態關系,達到較為理想的規劃布局效果[7]。
3.2與其他植物進行混合搭配
在城市綠化中規劃布局野生花卉資源,工作人員要在選擇合適的野生花卉資源之后,合理搭配其他的植物類型,以此構建完善的植物群落結構,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小型生態體系。例如在“陽光草坪”中,工作人員可以根據草坪的具體面積,每20 m2綠化面積搭配1株喬木、6株灌木、5~10 m2野生花卉,以此提高種植比例的合理性與科學性。此外,工作人員還要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不同的草坪位置及陽光雨水情況,適當調整植物搭配比例,充分發揮其景觀效果、生態效益。
3.3優化綠化規劃布局設計的管理
在城市的綠化建設過程中,工作人員避免產生“單一的景觀布置”思維,要具有一定的“設計感”。在野生花卉資源運用于上述的任何一個場景中時,工作人員都需要根據景觀區域生態效益需求,設計出明確的野生花卉資源規劃,內容包含花卉數量、規模、種類、搭配原則、布局方向、最終目的等,還要考慮野生花卉的生態適應能力,比如耐鹽堿、抗污、耐陰、抗病蟲害、耐旱澇、自肥能力等,優化野生花卉資源在景觀區域中的布局,提高野生花卉的管理水平,充分發揮野生花卉資源的應用價值。
3.4全面融合野生花卉資源與城市綠化規劃
城市綠化是美化城市的一種主要方法,其重點在于“美化”“生態”,在野生花卉資源的運用、規劃與布局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兼顧“美化”與“生態”,利用多種野生花卉資源及其他植物,模仿自然的生態系統,構建復雜的層次,促使綠化區域具有多樣化的生態功能。在這一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將野生花卉資源的規劃與城市綠化規劃相融合,營造健康、自然和舒適的綠色生活空間[8]。
4野生花卉資源在城市綠化中的應用展望
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城市綠化的需求已經不僅僅滿足于提高空氣質量,而是提出了“具有觀賞價值”“賞心悅目”的要求,野生花卉資源也廣泛應用到城市中的各個區域綠化中,發揮其特有的觀賞價值與經濟價值。基于此,工作人員要開展更多的關于地區野生花卉資源的研究,加大野生花卉的保護力度,合理開發與利用野生花卉資源。在城市綠化中的規劃與布局中,要全面掌握地區內野生花卉資源分布情況;其次,要運用科學標準在城市綠化區域中搭配、規劃野生花卉資源,保證野生花卉資源運用的多樣性,以此充分發揮野生花卉資源在城市綠化發展中的功能,推動城市的建設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波,車宗菊,黃昆.白龍江林區野生花卉開發利用初探[J].甘肅林業科技,2019,44(1):56-59.
[2]羅建斌.江西梅嶺野生花卉資源多樣性及開發利用對策[J].園藝與種苗,2017(10):54-56.
[3]姜自紅,涂清芳.滁州市瑯琊山野生花卉在建設節約型城市綠地中的應用[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7,14(22):22-25.
[4]王書凱,胡振全,劉姍姍,等.遼東地區早春觀賞野生草本花卉資源調查與應用研究[J].遼寧林業科技,2017(6):55-58.
[5]吳璇.黑龍江大慶市野生花卉的引種與栽培[J].中國園藝文摘,2016,32(8):152-153.
[6]馮守玲.野生花卉的開發及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1):26.
[7]夏圣潔,唐世斌,顧宗珊,等.野生花卉資源在我國的應用[J].北京農業,2015(5):57-58.
[8]王露,章秀青,張楠楠,等.宿遷市優良野生花卉的篩選及景觀營造[J].安徽農學通報,2014,20(11):121-124.
(1吉林省樺甸市樺郊鄉綜合服務中心王偉;2吉林省樺甸市林業局劉玉軍;3吉林省樺甸市林業工作站管理總站吳瑕;4吉林省磐石市農業農村局閆開宇,張寶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