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是中國養殖量最高的畜牧品種,具有悠久的養殖歷史。但在已往的生豬養殖過程中,由于養殖方法不科學、養殖管理落后,導致生豬養殖污染嚴重,養殖效益低下。在生態理念日益普及的當下,傳統的養殖技術已無法滿足當前生豬養殖需求。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型生豬養殖技術及其發展趨勢,以期為廣大生豬養殖人員提供參考。
1生豬養殖技術要點
1.1品種改良技術
生豬品種會對其口感肉質、疫病抵抗力、出欄速度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在飼養生豬前,必須合理選擇生豬品種,必要時可以對生豬品種加以優化改良。中國本土生豬品種雖然生長緩慢,瘦肉率低,但口感更為鮮美。國外生豬品種雖然瘦肉率高,生長迅速,但口感較差。養殖人員可以通過雜交的方式,結合國內外生豬品種優勢,培育出欄速度快、疫病抵抗力強、口感肉質佳的生豬品種。
1.2衛生消毒技術
在生豬養殖過程中,衛生消毒是極為重要的環節。在實際工作中,養殖人員必須根據自身生豬養殖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衛生消毒程序,對豬舍的地面、用具進行定期消毒,及時清理豬舍地面、用具上的污水、糞便,并進行相應的消毒處理,以此避免病菌、細菌滋生,導致生豬出現疫病。除此之外,養殖人員必須對豬舍定期通風,保持豬舍空氣清新暢通,以防豬舍中的不良氣體得不到及時放散對生豬機體造成不良影響。但是在對豬舍通風時,必須合理控制通風時間,應盡量避免在傍晚或凌晨通風,以防氣溫過低導致生豬出現應激反應。
1.3糞污處理技術
在生豬養殖過程中,容易出現糞污。養殖人員需要根據養殖情況,如養殖數量、養殖條件等,選擇科學的糞污處理技術。養殖規模較大的養殖場可以選購專門的儀器設備,對生豬養殖產生的糞便、污水加以處理。這種糞污處理方式殘留小、處理效率高,但是需要投入較多資金,所以只適用于大型生豬養殖場;小型生豬養殖場可以通過建立沼氣池的形式,將生豬養殖產生的糞便、污水加以發酵,殺滅糞便、污水中的病菌微生物,生成沼氣、沼渣、沼液,前者可以用于燃氣發電,后者可以用于作物施肥。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有效解決生豬糞污問題,而且可以增加生豬養殖效益。
2生豬養殖技術未來發展趨勢
2.1自然化趨勢
自然化趨勢是將生豬放歸于自然中養殖,通過建立自然化牧場,將生豬放置于牧場內養殖,生豬可自由進食、自由喝水、自由追逐,接近野生生長狀態,以此來鍛煉生豬的身體機能,提高生豬疫病抵抗力,減少生豬出現疫病的概率,同時改善生豬口感肉質,使生豬制品更受市場歡迎。
2.2產業化趨勢
產業化趨勢是指通過構建產業的方式進行生豬養殖,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增強生豬養殖的規范性,而且可以增加生豬養殖的效益。具體而言,大型生豬養殖場要為散養戶、小型養殖場提供技術、育苗、回收服務,而小型養殖場、散養戶可以解決大型養殖場擴建困難的問題,最終達到兩者雙贏的局面,對于生豬產業區域性發展是極為有利的。
2.3立體化趨勢
立體化養殖是指對生豬養殖資源及空間加以優化利用,利用有限的養殖資源及空間獲得更高的養殖效益。例如,可以在生豬養殖的同時,發展蚯蚓養殖、沼氣業。生豬糞污借助發酵處理,生成的沼氣可以用于燃氣、發電;生成的沼渣可以用于蚯蚓養殖;生成的沼液可以用于農田施肥,顯著提高生豬養殖附加效益。
綜上所述,隨著生態養殖理念的發展,傳統養殖技術已不能滿足當前生豬養殖需求。在此背景下,必須實施新型生豬養殖技術,通過運用衛生消毒技術、品種改良技術、糞污處理技術等技術舉措,切實提高生豬養殖質量,推動生豬養殖業發展。
(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百里鎮畜牧獸醫工作站王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