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

長短視頻平臺之間,火藥味越來越濃。6月3日,在成都舉辦的第九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愛優騰(愛奇藝、優酷、騰訊)三家大倒苦水甚至語出驚人。騰訊副總裁、在線視頻首席執行官孫忠懷痛批部分低智低俗化的短視頻,“你喜歡豬食看到的就全是豬食,沒有別的”。長短視頻版權之爭也是業內關注焦點,孫忠懷直指盜版侵權是在損害行業的未來,希望“大家不要再做賊了”。優酷總裁樊路遠直接點名B站,表示“希望B站能一直把原創短視頻當成自己主要發展目標”。
口水戰只是水面上的冰山。以愛優騰為首的長視頻平臺,和以抖音、快手、B站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之間,關于版權、用戶和商業化的戰爭,在今年徹底引爆。
6月4日下午,字節跳動在其官方微信發表《字節跳動遭遇騰訊屏蔽和封禁大事記(2018-2021)》,文章開宗明義稱“騰訊某高管此番‘豬食論,是極其傲慢且不公允的”。
知名編劇汪海林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很多長視頻內容,也存在文化垃圾”。他舉例說,當前惡俗的審美趣味、流量模式,乃至天價片酬,不少是這類長視頻平臺主導或帶來的負面影響。汪海林說,如果長視頻平臺的負責人能意識到這種庸俗化傾向,反過來審視自己的長視頻內容,才是好事。
“豬食論”的口水戰之外,短視頻平臺內容的盜版侵權問題是繞不過去的行業困擾。
優酷總裁樊路遠說,他期待全社會像打擊酒駕一樣打擊侵權,要共同建立短視頻先授權再使用的規則。愛奇藝創始人龔宇則給盜版做了區分:短視頻切條直接搬運是硬盜版,二次創作是軟盜版。
二創是這些年大火的內容,也是著作權糾紛集中高發的領域。二創是指使用了已存在著作物的文字、圖像、影片、音樂或其他藝術作品進行二次創作。當前最常見的二創,就是作者們因意難平,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創意,給熱門電影、小說里的人物剪輯出不同的人物命運和結局,即同人作品。微博二創領域的加V認證用戶“剪刀手吐槽bot”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說,片方或平臺在新劇宣傳期,一般會組織二創比賽,希望粉絲們能積極參與,將二創短視頻發在微博、B站以及播出平臺上。比如此前大火的電視劇《司藤》《贅婿》等都搞過二創比賽。然而,讓她十分不解的是,一旦劇集播完,二創作品就會被下架。在她看來,“平臺做活動其實是肯定‘剪刀手的引流能力和他們帶來的收益,初期都以鼓勵為主,但劇播后平臺又會擔心短視頻分流,其實挺矛盾的。”
各平臺、片方與二創作者的蜜月期一過,打擊力度確實不小。根據12426版權監測中心發布的《2021中國短視頻版權保護白皮書》,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受權利人及監管部門委托,12426版權監測中心對1300萬件原創短視頻及影視綜藝等作品的“二次創作”短視頻進行監測,累計監測到300萬個侵權賬號,成功通知刪除1478.60萬條“二次創作”侵權短視頻。
近一兩年大受歡迎的“×分鐘看電影”等短視頻,進一步激化了版權矛盾。目前的市場上,這類拆解版、精簡版視頻比比皆是,大多數是沒有獲得授權的。龔宇指出,這種短視頻既侵犯了影視作品的著作權,又消解了其藝術價值。不僅打擊了頭部創作者的創作熱情,更破壞了市場的正常秩序,影響了行業的長期發展,最終導致用戶、創作者、影視從業者、平臺等多方利益受損。據龔宇的計算,當前,在長視頻平臺之外,播出的分段視頻、短視頻、盜版等等的總時長,跟長視頻行業的播出大概是一個數量級。但是付出的成本可能差10倍,甚至是20倍。
近兩個月內,包括愛優騰在內的長視頻平臺已在版權問題上,向短視頻平臺發難過三次。4月9日,50余家影視公司、五大長視頻平臺及影視行業協會發出聯合聲明,呼吁短視頻平臺和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尊重原創、保護版權。
4月23日,騰訊視頻等70余家影視機構以及李冰冰、楊冪等500多名藝人聯合發布《倡議書》,要求短視頻平臺“未經授權不得對相關影視作品實施剪輯、切條、搬運、傳播等侵權行為,在必要時將對此類行為發起集中的法律維權行動”。
5月28 日,愛優騰三家在同一時間聲討B站不尊重知識產權、公然盜版、擾亂網絡視頻行業秩序,作為《老友記重聚特輯》在中國大陸地區傳播的權益方,它們發現,特輯在上線發布后僅數小時,B站上就出現了完整正片和大量卡段視頻。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文化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鄭寧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如果這類精簡視頻、直接搬運的視頻具有可替代性,也就是說,看了視頻,觀眾認為沒必要看原片,這就損害了原著作人的合法權益,不是合理使用,違反了《著作權法》。但對原片引用多少比例、多長時間算是侵權,《著作權法》并未給出具體的解答。
為反擊視聽大會當天愛優騰的言論,字節跳動副總裁李亮發文稱,騰訊明明在大力發展短視頻,但同時一直在攻擊短視頻行業。字節跳動在其官方微信發表《字節跳動遭遇騰訊屏蔽和封禁大事記(2018-2021)》,文章指出,騰訊三年來大力投入發展短視頻,先后推出近20款短視頻App,并以各種方式屏蔽、封禁、污名化短視頻同行,對字節跳動旗下抖音、火山小視頻、西瓜視頻封禁持續三年,波及用戶總量超10億。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愛優騰在網絡視聽大會這天以炮轟侵權為名,其背后是長視頻網站長期收益不佳,被短視頻侵占市場份額的局面。汪海林則直言:“這是一場利益之爭。”
愛優騰三家背靠BAT,幾年來“燒錢”競爭,但始終沒有盈利。以愛奇藝為例,最近三年,愛奇藝的凈虧損額分別是90.61億元、102.77億元、70.07億元,加上今年一季度的凈虧損額,累計虧損將近300億元。愛奇藝的營收增速也逐年放緩,五年來,愛奇藝總收入增速從111.29%跌至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