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本來我可以放棄,卻咬牙堅持了下來;本來我可以沉默,卻勇敢地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本來我可以爭取,卻因猶豫而錯過;本來我可以面對,卻因膽怯而逃避……”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類似的經歷,也許,這就是成長過程中的喜悅與煩惱。
請以“本來我可以? ? ?”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先將題目補充完整,立意自定,角度自選;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不得抄襲、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根據所給材料,“本來……”意在消極的一面,“卻……”意在積極的一面。綜合來看是積極戰勝消極。比如面對困難本來可以放棄,卻選擇了堅持不懈;面對問題本來可以視而不見,卻勇敢地質疑;面對錯誤本來可以逃避,卻勇敢地承認和改正……
從“本來我可以……”的消極逃避到“卻……”的積極挑戰,這是一個人的成長。這一反一正的“成長”,加上材料中的省略號,大大拓寬了寫作空間。
考生在進行構思時,可以圍繞主題寫自己的經歷。如,本來我可以放棄,但是選擇了堅持;本來我可以輕松,但是選擇了挑戰;本來我可以步履匆匆一閃而過,但是選擇了停下來,等等。
本來我可以選擇無視
◎尤誼龍
“快點!再快點!”我在心里火急火燎地催促著自己。今天是小學同學聚會,大家說好一起去爬山,約在車站碰面,我快來不及了!
路上的人來來往往,頭頂的烈日毫不掩飾對我的嘲笑。“就快到了!”我不免有些急躁,顧不得拭去汗珠,穿過人群,一心向前。
“媽媽……”耳邊傳來稚嫩的聲音,一個單薄矮小的身影闖入我的視野。顯然,她在找媽媽……
“別管了!同學們都等著我呢。”我對自己說。可是,我像是被人拉住了身子,動彈不得。
小女孩精致的小馬尾蕩在腦后,小小的身體似乎一碰就要歪倒,在擁擠的人群里顯得那么無措。那圓嘟嘟的小臉蛋上眼圈泛紅,不住地向四處張望,惹人心憐。
“媽媽,我找媽媽……”她哭喊著。
“鈴鈴鈴,鈴鈴鈴……”手機里傳來同學的催促:“快到了嗎?大家都在等你了,你再不來我們可就要出發了!”
看著小女孩,我心里犯了難,有些猶豫……
如果我再不趕過去,很可能要錯過這次同學聚會,下次再見面也不知道要什么時候了!這里來來往往這么多人,總會有人停下來幫這個小女孩的吧?我心里這樣想著,但還是轉過身,朝著小女孩的方向走去。
“小妹妹,怎么了?”我蹲下身子,放緩語調。
“媽媽,媽媽……”她只是不停地哭喊著。
“你是不是找不到媽媽了?不哭啊!哥哥陪你一起等,媽媽很快就會來找你的。”她聽到我的話,像是得到了一些安慰,怯怯地點點頭,兩只小手也偷偷地揪住我的衣角。我小心地拉著她的手往人群外走去,陪她在路邊等媽媽,心里琢磨著:如果等上一會兒都沒人來,就得去找警察叔叔了。
“媽媽!”小女孩突然歡欣地喊了一聲。順著她喊的方向,我看到一位年輕的女人逆著人群走來,臉上帶著又慌亂又緊張的神色,她快步朝我們跑來,一副氣喘吁吁的樣子。
“謝謝你,謝謝!太謝謝你了!”
我感到有一股暖流在心中流淌。
我匆匆告別母女二人,趕往車站。但是,同學們已經離開了。我錯過了聚會,可是我并沒有遺憾。
本來我可以選擇無視,但我選擇心之所向,無愧,無悔。
【山東濟南市平陰縣第二中學九年級(10)班,指導老師:何靜】
點評
是參加同學聚會,還是幫助小女孩?考生選擇了助人為樂。這一行為值得點贊,也充分顯示了新時代青少年嶄新的精神面貌。作文開頭先聲奪人,吸引讀者,突出了“我”參加小學同學聚會的急切心情。途中遇到與媽媽走失的小女孩,通過真實的心理描寫、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推動情節發展,生動地表現了“我”本可以選擇無視,卻最終伸出援手幫助小女孩,極好地為主旨服務。結尾簡潔有力,點明主旨。
命題指向
中考作文近幾年呈現出貼近中學生實際的趨勢,注重引導考生緊密聯系現實生活,在生活中體悟成長,在成長中總結提升,尤其注重培養考生對日常事物的思考和感悟能力。這類作文在劃定寫作自己的成長大方向的同時,也給予考生充分的自由發揮空間,使考生在寫作中有話可說,有感可發。
請以“? ? ?是我的榜樣”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將題目補充完整,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②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榜樣”的意思是“樣子,模樣”,引申為“楷模”。寫作時,考生可以把榜樣理解為一種理想人格,一種價值觀、人生觀,并學習之,使自己具有榜樣的精神品質。
考生可以從身邊選材,如父母是我們敬老的榜樣,老師是我們言行一致的榜樣,同學是我們勤奮學習的榜樣,動物是我們知恩圖報的榜樣,植物教會我們意志堅強等。考生也可以把目光投向歷史、投向社會,如精忠報國的岳飛、勤奮刻苦的宋濂、甘于奉獻的全國道德模范等。既可以具體展現一個人或一個事物的榜樣作用,也可以選擇幾個人或者幾個事物來寫其對自己的榜樣作用。
槐樹是我的榜樣
◎靳麗媛
朝西的窗戶外面,有兩棵洋槐。母親是最愛這兩棵槐樹的,不時澆水除蟲,悉心照料。記憶中,母親常對我說:“以后要做槐樹一樣的人。”當時年幼的我,還理解不了母親的話。
就這樣,槐樹伴我熬過寒冬,又迎來初春;走過炎夏,又步入金秋。
每年,它們進入花期前,枝頭都有新芽爆出。當槐花開放時,每根枝條上都掛滿了小花朵,手挽手、肩并肩,熱熱鬧鬧的。輕風拂過,幾瓣花飛落在我的肩頭,撲面而來的清香讓人陶醉。
“媽,槐花開了!”
母親應著,手拿籮筐走出門來。“摘點,晚上給你炒雞蛋吃。”說話間,母親已著手摘花,不一會兒,便摘了滿筐。母親嫻熟地將花焯水,與雞蛋拌在一起,熱油,炒制,出鍋。盤中金黃的雞蛋上綴著幾點白花,星星點點,清香撲鼻。“嘗嘗吧!”母親說,“香甜中帶些小小的苦澀,要仔細品味才嘗得出來,最后留下的那縷清香,才是最可貴的。”說罷,母親夾了一筷子。
半晌,母親又說道:“經歷過風雨的槐花更清甜些。做人也是這樣,有經歷,有積淀,才成長得好。”我心下對洋槐生出幾分敬意,也理解了母親的用意。
我望著窗外槐樹盤虬的枝干,似看到了它在風雨中挺立的姿態,感受到它在風雨中搏擊的力度。無論逆境如何,槐樹一直在那里,直面風雨。
突然想起母親的話:“槐花亦可入藥,有止血功效。這不起眼的槐木,還是上好的家具材料。”槐樹的老樹皮像大片魚鱗裂成一塊一塊,毫無美感。可誰又能想到,它這并不光鮮亮麗的外表里裹著的,是那樣美好的樹心,或者說,初心。
我坐到樹下,倚靠著粗壯的樹干,捧一抔槐花。槐樹開花的時候,人們成日醉在花香里;待它成熟,小屋里總彌漫著幾絲清香;長成大樹后,被做成上好的家具。此時我才真正理解了母親的良苦用心。
做人,可貴的是能溫暖他人,不求回報;是初心不改,秉持本心;是沒有華麗的外表,卻有美好的內心。
我立志成為槐樹一樣的人!
【山東濟南市平陰縣第二中學九年級(4)班,指導老師:竇娜】
點評
考生善于觀察,是生活的有心人。考生以槐樹為榜樣,通過敘述其生長特點,挖掘出其優秀品質,并由此聯想到人,表達了“我立志成為槐樹一樣的人”這一理想。作文行文流暢,語言自然清新,富有哲理,啟人深思。此外,母親這一形象的塑造是本文一大特色,既豐富了內容,又提升了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