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林業和竹業局
到江安縣鑫承特種養殖場調研養殖戶轉產轉業工作
2020 年以來,宜賓市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堅決取締和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市場和貿易,堅決革除濫食野生動物的陋習,從源頭上控制重大公共衛生風險”重要指示和全國人大全面禁食野生動物《決定》的精神,在省林草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多措并舉、精準施策,全面完成禁食野生動物后續處置,積極推進轉產幫扶,成功防范和化解了重大社會風險。
到高縣府符鎮欣旺家庭農場開展轉產幫扶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按照中、省部署,我市第一時間對全市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實施嚴格的封控隔離,全面停止野生動物人工繁育行政審批。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市政府領導親赴一線調研督導后續處置和轉產幫扶,市委督查委員會將禁食野生動物后續處置工作納入專項督查,有力推進黨和國家決策部署在宜賓落地落實。
在實施封控隔離的同時,我們及時組織縣(區)林業主管部門,對全市野生動物人工繁育主體逐進行了摸底排查、掌握實情、全市共有合法繁育主體35家,存欄野生動物80萬余頭(只、條)。在相關退出政策尚未明朗的情況下,以縣(區)為主體,逐一梳梳理分析養殖戶的實際情況、問題和轉產轉業方向,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有針對性地制定“一戶一策”方案,引導轉產轉業,確保其獲得新的穩定收入渠道,取得廣大養殖主體的理解和支持。
到高縣云天果子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轉產幫扶工作
到敘州區老兵竹鼠養殖場開展轉產幫扶工作
5月28日,國家頒布出臺新的《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和蛙類管理政策,我市立即啟動分類退出工作,確定全市必須退出的養殖主體115戶。7月20日,省政府辦公廳49號文件印發后,宜賓市迅速印發了《關于穩妥做好禁食野生動物有關事項的通知》,研究制定了市級獎補政策,明確根據各縣(區)工作進度,實行差異化獎補,并緊盯重點群體,層層壓實責任,有序推進禁食野生動物后續處置。在2020年9月15日前,全面完成存欄動物處置、資金補償兌現工作,共計兌現補償資金2921.17萬元,其中市級財政補助667.34萬元。
宜賓市充分整合現有林竹、農業農村、精準扶貧、生態建設、生豬生產等政策,扶持禁食野生動物養殖主體轉產轉業。林竹部門通過竹、油樟產業等項目支持繁育主體,農業農村部門扶持引導養殖戶轉型畜禽養殖,金融機構積極通過“惠林貸”“轉產創業貸”“好牛貸”“好茶貸”等金融產品,幫助解決資金困難。其中,筠連縣創新推出“轉產創業貸”金融產品,給予野生動物養殖轉產戶每戶最高30萬元信用貸款;利用“好牛貸”“好茶貸”等金融產品,對轉產發展肉牛養殖和茶葉種植的,每戶追加10萬元以內的信用貸款。高縣以原野生動物養殖總投入額度為上限,對退出養殖戶給予兩年的財政貼息貸款。此外,各縣(區)通過設立公益崗位、引導推薦外出務工等方式,豐富轉產轉業渠道,實現退出養殖戶再次就業創業。
從2020 年1月28日起,宜賓市林業和竹業局派出由局班子成員帶隊的5個工作組,分縣包片對養殖場所封控隔離工作開展督導。4月1日-6月15日,禁食、防火一起抓,再次派出10 個駐縣指導組,下沉一線持續開展蹲點指導,與養殖戶面對面交流溝通,宣傳政策、了解情況、傾聽訴求、疏導情緒、指導轉型。8月4日起,組建維穩工作專班,對各地存欄動物處置、重點群體維穩疏導工作實行每日調度;各縣(區)對重點對象實施“二對一”精準聯系(1名林業主管部門干部、1名鎮村干部共同聯系1戶養殖戶),逐一推進化解、直至全面完成后續處置,圓滿完成了落實黨和國家部署、維護群眾合法權益、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任務。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好這次會議精神,學習借鑒兄弟市(州)好經驗好做法,切實加強我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持續鞏固野生動動物人工繁育主體轉產轉業工作成效,發展壯大林植特也優勢產業,促進更多群眾通過外竹業增收政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