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娜



“劉警官,今天帶兒子,送您最后一程。您在蒲二社區做的每一件事,我們都銘記心間,衷心地謝謝您為大家做的每一件事。我們永遠緬懷您。祝您一路走好。”
“一直敬重這樣敬崗敬業的警察!平安生活的基礎力量!一路走好!”
“人已逝安猶在,送戰友淚濕襟。”
……
2021年3月9日,八寶山殯儀館,哀樂低回,白花肅穆,抽泣與惋惜聲并疊,一隊又一隊的悼念者,向一位北京警察作別。發布劉安因公犧牲消息的新媒體報道留言區,一行又一行的心里話,同樣讓人淚目心痛。
最為平凡的崗位 絕不平凡的成績
“您好,我叫劉安,平安的安。”這位北京警察生前總是這樣溫和而略帶靦腆地做自我介紹。
1965年6月出生的劉安,1987年2月參加公安工作,是北京市公安局豐臺分局蒲黃榆派出所社區警務二隊二級高級警長,兼任東鐵匠營街道蒲黃榆第二社區黨委副書記,三級警監警銜。蒲黃榆第二社區是北京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舊小區。劉安在這里的工作,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宣傳安全知識,照顧孤寡老人,調解家庭糾紛,解決群眾困難……老百姓的家長里短和社區的雞毛蒜皮,就是他忙碌操心的日常。
可就是在這樣的崗位上,劉安一干就是34年。他把人生最美好的年華和最深厚的愛,獻給了公安事業和身邊百姓,打造出遠近聞名的平安社區,也收獲了沉甸甸的信賴和發自心底的禮贊。居民們說:“劉安做的好事,就像天空的星星,天天看得見,可就是數不清。”
參加工作以來,劉安先后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個人二等功3次、個人三等功3次,被授予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獲評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全國十大正義人物,榮登中國好人榜,獲評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北京市人民滿意的公安干警、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北京市公安機關先進個人、北京市公安局優秀共產黨員等一大串響亮的榮譽。
誰也沒想到,2021年3月7日上午,劉安像往常一樣在蒲黃榆派出所第二社區警務站工作期間,突發心臟疾病,倒在地上,竟再也沒有醒來,生命定格在了55歲。這讓太多人都接受不了。
他把群眾當親人 群眾把他當恩人
“有安子這樣的好片兒警,真是我的福氣!”在劉安管轄的蒲黃榆第二社區,很多老人這樣深情地說。
蒲黃榆第二社區有個特點,70%的居民為老齡人口,空巢、孤寡、需要照料的老人很多。自1987年以來,劉安義務照顧70多位空巢、孤寡老人和殘疾人。在這些老人身邊,總能看到劉安的身影。他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人一樣孝敬,還為多位老人養老送終。
冷靜大媽是劉安照顧的孤寡老人之一,老人沒有經濟來源,劉安為其辦理了低保手續。一次,冷大媽跟劉安念叨,很想有一輛自行車騎著出門方便,劉安默默地記下,沒過兩天,就為老人買了一輛新自行車。當老人見到自己夢寐以求的新自行車后,高興得像個孩子,對自行車的每個部位都仔細地撫摸了一遍。劉安悉心照顧冷大媽的生活起居,這一照顧就是十余年,老人感動得想把自己的房產贈送給劉安,被他婉言拒絕了。一天,老人專程到派出所為劉安送了一塑料袋蘋果,蘋果中間放了一個紙包。劉安發現紙包里面竟然是5枚金戒指,立刻還給了老人。冷大媽一邊掉眼淚一邊對劉安說:“沒有想到你對我這么好,我沒兒沒女,就把你當成我的兒子吧。”后來劉安才知道,這5枚戒指是冷大媽當年出嫁時娘家陪送的嫁妝,幾十年來老人一直珍藏著,就是困難年月都沒舍得把戒指處理掉。冷大媽是90多歲去世的,她去世后,劉安抬遺體,聯系太平間和墓地,自己掏錢安葬了老人。
在從警生涯中,劉安無私地播撒著愛和溫暖,不只時時牽掛著社區的孤寡老人們,心里還惦記著很多孤兒、困難學生。他省吃儉用,累計捐款20余萬元,18名孤困兒童和10名困難學生在他的資助下改變了人生,其中年齡最小的耀耀一直管他叫“警察爸爸”。他們原本困苦的成長歲月,因為有了劉安的幫扶和關愛而有了甜。
在為民服務實踐過程中,劉安深知單靠自己的一腔熱情和愛心還遠遠不夠,轄區有很多需要幫助的群眾。2001年,他組織小區物業、房管、水電維修、煤氣站、理發店等各行各業的人員成立了“警民志愿者愛民服務團隊”,為社區行動不便、需要幫助的居民提供各種便捷的上門服務。得到過幫助的居民心里都熱乎乎的。社區的黃大爺和黃大媽還專門為劉安編排了京韻大鼓,感謝劉安和團隊成員多年來對他們家無微不至的照顧。
如今,“警民志愿者愛民服務團隊”已從最初的20人壯大到了100多人,服務范圍也不斷擴大,互幫互助的理念在整個蒲黃榆社區乃至東鐵匠營地區蔚然成風。
變化的工作方法 不變的赤誠之心
34年,從社區民警到社區黨委副書記,一路走來,劉安從未偏離過自己的初心,從未停歇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腳步。
多年前,針對社區老年人較多、獲取新知識渠道較少、防范意識也較低的實際情況,劉安通過手持話筒喊話的方式,向居民宣講法律及安全防范知識,這一喊就是8年多。2011年1月,劉安在社區成立“平安之聲廣播室”,小話筒變成了大喇叭,他渾厚的聲音成為了居民們難忘的記憶。同年5月,劉安考慮到廣播沒能覆蓋到朝九晚五上班的居民,便將廣播稿進行整理排版,創辦了《平安之聲報》向社區居民發放。后來,又開通了“平安之聲”QQ群和微博。群眾獲取法律知識、警情通報、安全防范等內容的途徑越來越廣,與民警的心也越貼越近。
2019年,劉安當上了蒲黃榆第二社區“穿警服的副書記”,他的干勁兒更足了。他積極協調配合街道黨委,推動實現老舊小區封閉管理,認真落實7×24小時警務,廣泛發動群防群治力量,確保各類安全隱患“清零”。他策劃推動成立了“蒲黃榆第二社區警校”,聘請消防教官、律師等專業人員為社區退休人員、治保積極分子、老街坊們傳授各類安全防范知識。他熱情幫扶多名刑滿釋放人員重返社會,為來京流動失業人員尋找工作,為盲人學生編制《安全出行手冊》,為社區增添了一分又一分平安。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劉安響亮喊出了“我是黨員我先上”,和社區工作人員齊心協力,共同做好抗擊疫情的各項工作,實現了社區“零感染”。在沒有物業保障的老舊小區,他每天背著40多斤重的消殺設備,樓上樓下、一家一戶進行兩次逐層消殺,堅持了大半年之久,甚至在不慎滾下樓梯、摔傷尾椎骨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工作。
蒲黃榆第二社區主任宋文凱,自2008年開始就和劉安一起開展社區工作,談到劉安為社區平安所付出的心血和辛勞,他數次哽咽落淚……
關于劉安因公犧牲的新媒體報道留言區,留言越寫越長,“在一個平凡的崗位發光發熱,無私忘我地為社會貢獻力量,就是一種偉大。”
致敬!英雄劉安!您的大愛,群眾不會忘記!您的精神必將薪火相傳!
(劉安生前照片由北京市公安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