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赟
入警不到3個月,就碰上一級勤務,同事開玩笑說,我這是中了“大獎”。
2020年臘月二十三,我和同事來到高安東高速出口參與卡口疫情檢測工作。個人信息、車牌信息、乘車人員情況……每臺車輛必登的信息多達七八項。車輛密集的時候,出口排起了長龍,嚴重影響了通行效率。晚上執勤結束后,民警還得花兩三個小時,將登記簿里的信息一條條手動錄入到電腦里。
“有什么方法既能減少接觸、降低風險,又能提高效率呢?”晚上輪班休息時,我一邊思考一邊刷著微信。突然,手機中彈出的二維付款碼激發了我的靈感。“就是它了,設計個登記二維碼,讓過往司機掃碼錄入就可以解決啦!”顧不上休息,我打開電腦,參照檢測登記簿中需要登記信息的要求忙碌起來。40分鐘后,“高安市公安局疫情防控專用二維碼”誕生了。
左手舉著二維碼打印件,右手拿著額溫槍,測溫、登記……整個過程不超過30秒,就完成了對一輛小轎車及車上所有人員的檢測和登記。1月27日,經所領導同意,我開始在卡口推行二維碼,效果立竿見影,卡口通暢了不少,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卡點上的警力也減半,之前忙個不停的民警終于能輪崗休息了。更重要的是,執勤人員和司乘人員整個過程零接觸,感染疫情風險大大降低。這一做法也得到宜春市公安局網安支隊的肯定。1月30日,市網安支隊根據這一思路,在全省首創“卡口信息登記助手”應用。2月1日,該應用開始在全市全面推廣使用。我也因此項微創新受到宜春市公安局第一批戰時表彰。
入警不久就受到嘉獎,我激動不已,備受鼓舞,鉆研業務工作的勁頭也更足了。幾個月下來,各項業務工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轉眼一年過去,這天凌晨1時許,我正在所里值班,接到群眾報警:三人因打架住院,陪護家屬又在醫院發生沖突。接到警情后,我和同事趕到醫院。面對昏迷不醒的當事人和情緒激動、拒不配合的家屬,我們知道除安撫各方避免再次發生沖突外,及時查清打架案情顯得尤為重要。調取事發地附近監控、走訪知情群眾……經過幾天的調查,事情的緣由和經過逐漸清晰。原來,當事三方均為親戚關系,因合伙做生意清賬時產生口角糾紛,繼而大打出手被送醫院。家屬得知情況后來到醫院又起沖突,造成多人輕微傷。
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參與打架的人員已夠得上治安拘留條件。但一拘了之,合伙人關系、親戚關系將岌岌可危,不利于社會穩定。為兼顧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進行治安調解才是首選。在傷者病床、醫院警務室、家屬家中來回奔走勸解,拉家常、講事實、擺道理。最終,作為辦案民警,我得到了他們的理解;作為調解員,也取得了他們的信任。就這樣,一起因經濟糾紛引起的“案中案”順利化解。在這起案件中,最令我自豪的是我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方式贏得了當事人、醫院工作人員和周圍老百姓的認可點贊。“這個警官小伙子說得很有道理,處理得到位。”當時病房里一位70歲老大爺的評價至今我仍能記起。
一年多的新警生活讓我明白,作為一名社區民警,用心、用情做好社區警務工作,服務好基層群眾,既是我的分內事,也應是我追求的目標。
(口述丁海洋系江西省高安市公安局祥符派出所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