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競文
【摘 要】小學班主任作為班級的引路人,對于班級管理方面要肯下功夫。針對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反思。教師要意識到實現個體社會化的重要性,班級管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身心發展,班主任還需要與時俱進,尋求更創新更有效的班級管理方法。
【關鍵詞】依勢而變;管理語言藝術;完備制度
在“科教興國”戰略的指導下,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始終堅持教育為本的國家,整體國民素質都有所提高。小學教育作為國民基礎教育,是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小學班主任作為學生日常品德和班級事務工作的主要管理者,是一個班級的引路人,足見職責的重要。班級的管理工作不僅考驗班主任個人的專業水平,還直接影響了學生的成長軌跡。因此,教師要著眼于德育和日常規章制度兩大方面,尋求高效創新的管理方法,帶領學生建設風氣良好、積極向上的班級。但縱觀現今的班級管理,很多教師還停留在傳統教學的層面,沒有考慮到時代背景不同,學生心理也產生了變化。不僅如此,很多班主任也沒有改進班級管理制度,沒有任何創新舉措。這樣的班級管理很難使得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也難以幫助他們走上健康成長的道路。因此,我將就自己的班主任管理經驗談一談這方面的思考和建議。
一、依勢而變,靈活管理班級
《小學德育大綱》明確指出,“班主任是班級教育工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要全面了解學生,組織培養班集體,開展各種教育活動,加強班級管理,深入細致地做好個別學生的教育工作,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班風;協調班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保持教育的一致性?!爆F在線上教學模式越來越走進課堂。對于班主任來說,云端課堂的班級管理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沒有了教師和學生面對面的優勢,如何管理好班級成為了許多班主任關心的問題。隨著國家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一些網絡平臺變成了線上班級管理的好幫手。所以,班主任可以多多利用網絡手段建立雙方的聯系,落實班級管理的關鍵點,尋找線上管理的新思路。
比如,選擇適合班級的網絡學習平臺。班主任要結合班級情況,選擇功能全面的溝通平臺。數字化時代很多軟件都提供了數據分析,包括課堂交流、課后作業、體溫打卡等都可以進行學情統計,有助于班主任詳細掌握班級情況。另外,班主任還可以延續學習小組模式,幾個學生為一組,建立小群,方便管理。每周線上舉行班會,梳理一周情況也是促進班級團結的有效手段之一。盡管線上不如線下接觸來的直接,但教師也不要認為不好管理就放任,還是要根據情況而靈活變動,積極找尋有效措施,掌握班級和個人情況。
二、具體分析問題,運用管理語言藝術
小學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考慮到孩子的心智水平,對待他們主要采取以鼓勵為主的教學方法,太過嚴肅和死板的說法只會讓這個階段的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因此這就要求班主任具備使用良好管理語言的能力,好的溝通藝術能夠讓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針對不同學生的問題,教師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取不同的解決方法。像班上有個同學,對于基礎學習科目沒有興趣,總是花更多時間在音樂美術之類的學科上,導致學科成績不是很好。有的教師可能會說學生是不務正業,反而會激發逆反心理,或者導致學生表面表示知道了轉過頭依舊我行我素,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因此,我先是肯定她“聽說你唱歌和畫畫都很好,美術老師和音樂老師經常表揚你”,然后再提出“如果能更全面發展就好了”的觀點,最后問她“你覺得是不是呢?”,促進學生自我反思和綜合素質的發展。多以朋友的角度提出建議,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在引導學生或幫助他們認識到錯誤的時候,班主任要注意運用語言藝術和技巧,增強人格魅力和感染力。
三、規范日常行為,完備管理制度
班級管理需要一套完備的規章制度,才能避免亂糟糟的局面。因此班主任除了需要注意學生學習狀況外,還要建立班級管理制度,從安全衛生、品德、學習等諸多方面進行量化考核,使得班級形成積極向上的良好風氣。比如,具體到場景,課間活動不得大聲喧嘩,不得在走廊上追逐等;課堂遲到、聊天、吃東西分別扣多少分。通過班委和小組長,將班級劃分為小組,再詳細到個人。班級定期總結,表現好的予以獎勵,表現不好的則接受相應懲罰。由于班級管理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環境、日常行為,班主任在制定制度時要考慮可實施性和全面性。如果實施過程中發現問題,應該及時進行調整。
當然,班級完備的管理制度也會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關注,針對個人不同的問題,班主任才能在此基礎上給出解決方法。長此以往,不僅學生會有良好的學習環境,整個班級也會有團結向上的風氣,個人組成集體,集體影響個人,使得大家都提高自控能力,言行符合社會規范,向優好發展。
四、滲透核心價值觀,提高道德認知
核心價值觀是德育教育的基本內容,教師在抓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緊抓學生的德育教育,將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小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弱,如今信息化社會中,良莠信息參差不齊,容易讓學生在不經意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襲,因此,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要時時抓學生思想教育,發現問題及時引導,用愛心耐心將學生引上正途。
(一)開展德育主題班會
小學低年級學生剛入校園,可以開展“我是班級小主人”“能干的我”“我是有禮貌的好孩子”等主題活動,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責任意識。中高年級學生對《小學生守則》已經非常熟悉,他們已經能相互監督、相互協助,依照守則,自覺遵守,很好地維護班集體榮譽。教師可以開展“祖國我愛您”“民族大家庭”“守交通規則,做文明人”“感恩教育”等主題班會,幫助學生鞏固良好思想,讓他們在活動中深化德育思想,努力做符合社會規范的人。
(二)開展八禮四儀教育
小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之中,教師可以利用班級管理環節,將八禮四儀的教育精髓滲透到學生日常生活。進校園主動向老師問早,不亂丟瓜皮紙屑,上課不吵鬧,作業不抄襲,值日工作認真。教師可以將觀賞之禮、儀表之禮、行走之禮、待人之禮等融入一日常規之中。用鼓勵、激勵等手段,強化學生對八禮四儀的認識,及時督查,或請班干部、值日生等負責檢查,做到有檢查、有記錄,不斷提高學生的自覺性與自律性。
(三)公平公正處理問題
班主任是班級的管家,對于班級發生的矛盾,要做到公平公正,當好法官,斷好官司,讓學生心服口服。當然,班主任在處理問題前要做到細致觀察,分析判斷,是非分明。孩子們由于年齡關系,有時會發生說到做不到的現象,教師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引導學生分清是與非,加強思想教育的同時規范班級秩序,使得班級和諧發展。
班主任還應是虛心的人,積極聽取來自校領導、其他老師、家長、社會的合理建設性意見,只要對班級管理確實有好處,都應該積極響應,努力配合,與家長聯合,共同建立起豐富的家校信息網絡,隨時掌握與調控學生的思想行為動向。
總而言之,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時,不僅要做到依據情況而變動自己的管理方法,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和學生溝通交流,利用數據分析功能反而能得到更詳盡的信息,有助于后續工作。同時,班主任與學生相處時需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和交流方式,抓常規管理,嚴中有愛,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從而使得整個班級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得到提高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寶國.班級管理憑時勢——網絡環境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新思路[J].學周刊,2020(21):159-160.
[2]趙雪玲.略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溝通藝術[J].學周刊,2020(18):163-164.
[3]丁梅.用智慧開啟孩子們的心靈——關于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思考[J].華夏教師,2020(13):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