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東 馬驍
(商洛學院城鄉規劃與建筑工程學院,陜西 商洛726000)
某初級中學食堂為地上一層框架結構,建筑面積約為997.9 m2,混凝土強度設計等級:柱梁板均為C30。鋼筋保護層厚度:梁均為20mm,板均為15mm。于2012年2月開工,2012年8月竣工,目前正在使用中。由于甲方擬增層改造,特委托我單位對該房屋現狀進行檢測分析研究。該食堂的平面圖如圖1。

圖1 食堂平面圖
現場采用激光測距儀[1]和鋼卷尺對該房屋的平面布置情況進行了檢測,該房屋的平面布置與原設計圖紙基本相符。
根據該房屋的位置與觀測條件,采用投點法用經緯儀[2]對該房屋進行結構主體側向位移進行觀測,詳細的檢測結果見表1。

表1 頂點側向位移量檢測結果表
依據《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JGJ/T 23-2011)、《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GB/T 50344-2004)等采用回彈儀[3]對該房屋混凝土構件抗壓強度進行抽樣檢測,并根據國家標準《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 50292-2015)附錄K進行齡期修正,檢測結果見表2。

表2 混凝土構件的強度檢測結果
根據以上檢測結果,所抽檢的混凝土構件現齡期混凝土強度換算值為31.0 MPa~41.3 MPa。
采用鋼筋位置測定儀,依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5)的有關規定,現場對該房屋梁、板鋼筋保護層厚度進行抽檢,鋼筋保護層厚度[4]具體檢測結果見表3。

表3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結果表
采用鋼卷尺,依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5)的有關規定,現場隨機抽取混凝土柱、梁的外觀尺寸進行檢測,詳細檢測結果見表4。

表4 混凝土構件外觀尺寸檢測結果表
根據以上檢測結果,所抽檢混凝土構件外觀尺寸符合設計圖紙和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要求。
采用鋼筋位置測定儀,依據《混凝土結構現場檢測技術標準》(GB/T 50784-2013)、《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GB/T 50344-2004),對該房屋混凝土構件鋼筋數量進行抽樣檢測,檢測結果見表5。

表5 混凝土構件鋼筋數量抽樣檢測結果
根據以上檢測結果,所抽檢的柱單側豎向、梁底縱向受力鋼筋數量均符合設計圖紙要求。
采用鋼筋位置測定儀和鋼卷尺,依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5)的有關規定,現場對該房屋板底鋼筋間距進行檢測。鋼筋間距具體檢測結果見表6。

表6 現澆板鋼筋間距檢測結果
依據以上檢測結果,現場所檢測現澆板板底鋼筋間距符合設計圖紙及相關規范要求。
3.1 根據鑒定單元的安全性及使用性等級評定結果,依據《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50292-2015)第10節的相關規定,該房屋可靠性等級評定為Ⅱ級。
3.2 該建筑的抗震措施滿足《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50023-2009)的相關要求,局部構件抗震承載力不滿足《建筑抗震鑒定標準》(GB50023-2009)的要求。
3.3 建議由加固設計單位根據后期加層改造方案重新建模驗算,并對不滿足現行建筑結構設計規范的部分進行加固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