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 張家康
1949 年6 月5 日,剛剛就任上海市市長的陳毅在上海文化界的集會上,是這樣談起自己的理想信仰之旅的:
我開頭是地主家庭出身,信孔夫子那一套。后來接受了新思想,改信“德先生、賽先生”,變成了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最后,從法國勤工儉學回來,經過了矛盾、消沉、碰壁,才選擇了革命的道路,確立了共產主義信仰。終生為之奮斗,雖九死其猶未悔。
陳毅的父親陳昌禮博覽群書,學識淵博,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母親黃善書是大家閨秀,知書達理,教子有方。少年陳毅正是在這樣家庭環境中熏陶成長。父親敬仰北宋名臣寇準,常和他講寇準的故事,并讓他背誦寇準的《六悔銘》:“官行私曲失時悔。富不儉用貧時悔。藝不少學過時悔。見事不學用時悔。醉發狂言醒時悔。安不將息病時悔?!边@成為他成長道路上的座右銘。
外祖父用200 兩銀子買了個湖北利川縣建南司巡檢,官位相當于一個區長。外祖父外鄉做官,父親陳昌禮隨之為書辦(即文書)。陳毅也隨父前往,7 歲的他在巡檢衙門里,看到了太多的苦難和不平。他回憶說:
那時候留下一個至今難忘的印象,就是衙門里經常毒打犯人,使我在旁邊看了非常難受。我很同情那些被打的人,在我心里開始種下了對舊社會憤怒不平的種子。
高小畢業后,是讀書、務農,還是去城里學徒,陳毅有自己的主意,決定去報考成都甲種工業職業學校。這所學校不僅傳播實業知識,而且學費極少,父母同意了他的意見。

青年陳毅
1916 年秋,他考入這所學校。雖然收費少,生活依然很困難。他曾經想過去當兵,以分擔家庭的經濟負擔。正當他躊躇不決時,只見大街小巷都貼著四川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的招生廣告,這張廣告深深地吸引了他。出川出國,開闊視野,做工讀書,自食其力。
1918 年3 月,他和哥哥陳孟熙都考入了這所學校。去法國必須要學好法語,川北鄉土口音學習法語相當困難,他沒有知難而退,而是苦學苦練。
功夫不負有心人,1919年4月,他們兄弟都被錄取為留法勤工儉學生。當時規定考試成績前30 名者,可以享受到省官費赴法的待遇,即每人可得400 元大洋的旅費。當母親接到紅紙喜報時,心里特別高興。兄弟倆領到錢后,每人各給母親50 元,然后各自置辦了些簡單的衣物,便于五月初五日,踏上了赴法勤工儉學的旅程,這一年,陳毅18 歲。
1919 年6 月,陳毅等由成都經上海,滿以為就要遠航法國,沒想到竟在上海盤桓一個多月,才于8 月12 日啟程,海上航行兩個月,終于10 月10 日下午,抵達法國馬賽。
陳毅哥倆由華協社秘書寫信,介紹他們到勒阿弗爾蟲乃德工廠的一個分廠做工。這家工廠主要制造汽車、火車、耕田機、鐵甲車,每日工薪18 法郎。他在這里工作了8 個月,他為自己能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而自豪。
除了做工,他的樂趣就是閱讀,用省吃儉用節約下來的錢,買了許多書籍,有盧梭、左拉、巴爾扎克、莫泊桑、雨果、莎士比亞和托爾斯泰等,當然還有馬恩列和普列漢諾夫的著作。一有閑暇,便認真閱讀,他說:“特別喜歡盧梭和雨果的著作?!眽粝胫幸惶?,也能做一個作家。
漸漸地,勤工儉學生困惑失望了,“因為勤工所得不能儉學,做10 年8 年于知識無補益?!睙o學可上,無書可讀,有違他們來法國的初衷。
不久,許多工廠開始解雇工人,勤工儉學生首當其沖,失去了工作,沒有了固定的經濟收入,每天僅憑幾個法郎勉強度日。1921年1 月,華法教育會通知他們,維持費只發到2 月底。北京政府通過駐法公使館又逼迫他們回國。歸國則功虧一簣,留法則生計無著。2 月17 日,留法勤工儉學生召開代表大會,議決以反饑餓為號召,去駐法公使館請愿。駐法公使陳箓聞知后,誆騙學生說,公使館可以造冊發放學生的生活費,條件是“取消請愿行動”。
1921 年5 月20 日,陳毅和王若飛等200 余名勤工儉學生寫信給陳箓,要求把里昂中國大學和中比大學改為工學院,以解決勤工儉學生的求學問題。6 月中旬,法國報紙披露北京政府以川、滇鐵路的建筑權等作抵押,秘密向法國政府借款的消息。勤工儉學生得知這一消息,義憤填膺。6 月30 日,由周恩來、蔡和森、趙世炎、陳毅等組織勤工儉學生和華工舉行大會,發表宣言和通告,揭露中法秘密大借款的反動實質。
法國政府無視這一警告,暗中與中國代表簽了借款5 億法郎的協定。8 月31 日,留法勤工儉學生和僑胞舉行近千人的拒款大會,并派出陳毅等10 余人到駐法公使館質問陳箓。據當時上?!睹駠請蟆钒l表的陳毅所寫的《通啟》:“當8 月13 日在巴黎開會時,中國駐法公使陳箓派王曾思、沈覲扆兩秘書到會,不肯報告借款真相,大動公憤,致受打罵。”
中法秘密借款雖不得不停止,可法國政府遷怒于勤工儉學生,揚言要遣送勤工儉學生回國。9 月6 日,勤工儉學生在華協社集會,成立勤工儉學聯合會,決定全力爭取。9 月21 日晨,學生代表蔡和森、李立三、李維漢、陳毅等,由巴黎到了里昂,浩浩蕩蕩沖入中法大學。法國警察竟然出動坦克予以彈壓,逮捕了陳毅等100 多名學生。10 月14 日,又將他們強行押上海輪,遣回中國上海。

陳毅與留學生合影(右一為陳毅)
陳毅年少時喜愛文學,“文學救國”一直是他的夢想。1920 年5月18 日,他還在法國時,上海《民國日報》副刊《覺悟》就發表了他的詩作《伊》?;貒?,他繼續寫作,主要給《新蜀報》投稿,發表的短評、小說、白話詩、雜文約有10 萬言?!缎率駡蟆芬虼似刚埶麨橹鞴P,也就是特約撰稿人。
后來,他又由王統照介紹,加入了茅盾等人創辦的文學研究社,創作熱情更高了。他在《燕風》創刊號上發表小說《她》,在北京《晨報》副刊發表小說《生日》,在《小說月報》發表小說《歸來的兒子》等。這些作品多與他的生活經歷有關,很多就是以自己為原型創作的。除了創作小說,他還創作并發表了很多白話詩,如《伊》《春光》等,并且還有散文、評論等。這些心血之作,令他十分珍惜,他說:
舊作一篇一章在手里眼里翻轉,使我回到我過去的生活,找出我舊時的容顏。
歸國途中,他曾告訴蔡和森:“今后打算繼續讀書,或搞翻譯。”他將米塞的《懺悔錄》與盧梭的《懺悔錄》作了比較,認為盧梭的《懺悔錄》是以“迸發的熱情,浪漫的行徑,將一切社會上的道德、法律、宗教習俗算了一筆總賬,打得節節粉碎,喚醒青年人內在潛伏的情緒”。又說,米塞的《懺悔錄》與盧梭的《懺悔錄》相似,只是盧梭文筆雄放,米塞文筆柔弱,“有時簡直是在吁氣深嘆一般”。
他批評舊文學“無非描畫皇王的富麗,稱頌權力階級的功德,即有憂傷慷慨流涕一種的文字,無非騷人墨客不得志之所為,換句話說,無非他渴望朱門酒肉不得而發出來的羨慕與呻恨”。
他奉勸文學家們:不要只顧個人利益,不要只想“要嬌妻愛妾朱樓洞府”,不要“去捧權貴階級”。作文要有良心,文學不是倚門賣笑的玩意兒,文學要追求自我人格的偉大。文學家要從傳統的立場上,掉轉筆頭,睜開眼睛,用自己的心血、眼淚染點自己的筆尖,“鼓動勞動者的心血向惡魔潑去”。
1925 年春,陳毅等發起組織中法大學學生的文藝團體——西山文社。西山文社的社員大都通曉法文,經常翻譯和介紹法國文學。陳毅除了翻譯米塞的小說,又在北京《晨報》副刊發表了兩首米塞的譯詩《歌》與《愁》——
當嬌媚的希望,挈者我們的手腕經過。只見她振翅飛揚,還回頭含著微笑。人去何處?只隨著心之所向。雖燕兒游于和風,也不及這般輕快。象人們追隨著他的想象。唉!飄蕩的邪魔女呀!你只顧你自己的路么?難得要蒼邁的命運老人,才配有這樣一個年輕的情侶!(《歌》)
1922 年秋,陳毅經蔡和森介紹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在重慶《新蜀報》時因撰文觸犯軍閥劉湘,被迫離開,于1923 年10 月間來到北京,進了中法大學:
同時,顏昌頤、肖振聲和其他幾個同志找我談話,介紹我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他的理想信仰的確立是經歷了兩次思想的“震動”,一是由成都途徑“中國資本主義的中心”上海時,“經歷了思想上第一次的動蕩”;到法國巴黎之后的1920 年,與蔡和森、王若飛、趙世炎等學習《共產黨宣言》時,曾經有過“很久的思索”,激蕩起他“思想上第二次震動”,理想信仰已在蘊育之中,一旦確立便如磐石般的堅定。

新四軍時期的陳毅(后排左二)
上海五卅運動發生時,陳毅在北京西山一帶鄉村演講,發表《誰是救國的主力軍》和《赤化與帝國主義者》,針對猖獗的反共叫囂,文章說:
我請大家去讀一讀《共產黨宣言》,并請大家去研究一下法蘭西大革命后各國的經濟及政治的情形,自然會明瞭產生共產黨的原因。
要推翻帝國主義這座大山只有革命,除此“沒有第二個方法”。1925 年年底,陳毅在中法大學畢業。也是從這時候起,他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革命工作,再也無暇文學創作了。他回憶說:
我于1923 年冬至1926 年春,在黨與守常(即李大釗)同志領導下,在北京與他們一道工作。
1926 年“3·18”運動時,陳毅是主要領導人之一。5 月,陳毅受中共北方區委派遣,帶著李大釗的親筆信,來到四川軍閥楊森部,應邀“改造他的部隊”。陳毅在這里初會時已在這里的朱德,共同作兵運工作。8 月29 日,楊森部隊押送鹽款的三只木船,被英國太古輪船公司的輪船浪沉,死傷多人,武器輜重損失嚴重,是為萬縣慘案。
萬縣慘案后,朱德派陳毅赴重慶,向中共重慶地委匯報工作。在向重慶地委書記楊闇公匯報時,又與劉伯承初識。他參與了黨領導的順瀘起義,起義失敗后,又來到合川開展革命工作。1927 年3 月31 日,四川軍閥劉湘一手制造鎮壓革命的慘案。陳毅在四川“不能久留,上船東下,躲過軍警的搜捕,于4 月初抵達武漢”。
在武漢邂逅他的入黨介紹人顏昌頤,此時,顏昌頤在中共中央軍委工作,經請示中央軍委,分配陳毅在國民政府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工作。汪精衛“715”分共后,武漢分校解散。陳毅奉中央軍委之命,去參加南昌起義。
當陳毅急如星火地趕到南昌時,起義的部隊已撤出南昌。8 月10 日,他又趕到江西宜黃,在這里見到了周恩來。周恩來分配他到73 團任黨代表,并說:“派你去干這個工作,你不嫌小吧。”陳毅樂呵呵地說:“什么小不小哩!叫我去當連指導員我都干,只要拿武器我就干。”1928年4月28日,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部隊與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在井岡山會師。陳毅自此成為矢志共產主義信仰,統領人民軍隊的卓越的革命軍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