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錄人: 菡菡媽媽
● 職? ? 業: 全職媽媽
性格開朗、外向的孩子天生“自然熟”,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總能很快融入其中。然而,對于天生羞怯膽小、性格內向的孩子來說,就沒那么容易適應。他們害怕與陌生人打交道,害怕周圍陌生的一切,因此很難交到朋友,長此以往,性格很容易變得越來越孤僻,不利于身心健康發展。因此,要想改變孩子羞怯、畏畏縮縮的性格,作為家長,我覺得應該多去創造一些機會,擴大孩子的交往圈,多帶孩子出去走走,鼓勵孩子多與同齡人接觸。渴望與他人交往是人的本能,即使是性格內向的孩子,內心也是渴望交朋友的。
由于孩子爸爸工作的關系,我們全家從無錫搬到了南京,而菡菡這一年正好是大班。因為菡菡一直是我們夫妻照顧的,所以她只能跟著我們一起來到了南京,我們給她換了一所幼兒園。上學的第一天,我發現菡菡很不開心,我問她:“是幼兒園不好嗎?還是覺得老師不好?”菡菡搖搖頭,回答道:“媽媽,我想我以前的老師和同學了,我在這里沒有朋友了!”菡菡是一個比較敏感、害羞的孩子,在原先的幼兒園也是經過很長時間才交到了幾個好朋友。如今,換了新環境,“老朋友”一下沒了,難怪孩子不開心。但是,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我打電話求助了老師,老師想了想說:“明天讓菡菡帶一個她平時最喜歡的東西到幼兒園來。”第二天,菡菡帶著她最喜歡的小烏龜到了幼兒園。小朋友們看到菡菡帶了烏龜,全都圍上去,喜歡極了。菡菡被新朋友們圍得水泄不通,她既緊張又興奮。“菡菡,菡菡,能讓我摸摸小烏龜嗎?我跟你做好朋友!”一個孩子問菡菡,菡菡開心地點點頭。接下來,孩子們一個接一個地搶著問:“菡菡,我也想跟你做朋友……”菡菡開心極了,一下交到了這么多好朋友。從那天開始,她適應了新環境,再也不害怕去幼兒園了。在孩子整個交往的過程中,作為家長,我們是無法去控制的,但是我們可以做的是多給孩子提供一些機會,接下來怎么做,就讓孩子自己去發揮、去交流吧!當然,如果孩子十分內向,無論如何都不肯邁出交友的第一步,那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納,并且幫助孩子找尋自我認同感,然后試著去變換方式幫助他們。我們不能一味地強制孩子一定要交到朋友,我們可以循序漸進,每次邀請一兩個孩子來家中做客,或者帶孩子走出家門,到別的孩子家串門,嘗試提供多群體環境,各種性格、各種年齡的孩子都要去接觸,這樣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多向社交能力。相信自己的孩子,內向、外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讓他們遵從自己的內心,在成長之路上勇敢、自信地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