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振
近年來,盧龍縣木井鎮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循環農業產業示范園區為基礎,以生態農業休閑旅游為核心,整合多方資源,優化產業結構,統籌推進“一區、兩帶、五園”總體布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一、打造新引擎,黨建經濟發展同頻共振。堅持以黨建引領經濟發展,按照“支部引領、黨員帶頭、黨群共建”的思路,圍繞“黨建+經濟”做文章。一是黨委統籌。落實黨委書記帶頭抓黨建,黨委成員分工抓,支部書記負責抓,形成“上下聯動、人人參與、齊抓共建”的黨建格局,把全鎮經濟發展和生產經營中的難點和薄弱環節作為黨建工作的切入點,以黨建作為引領全鎮經濟發展的有力引擎,實現黨建與經濟發展的同頻共振。二是組織引領。堅持以黨組織為引領,讓支部帶頭發展產業,形成黨建引領產業,產業帶富群眾的格局,大力推動農業產業規模化、基地化、品牌化發展。木井村黨支部書記李瑞祥成立豐泰農業種植合作社,帶領群眾流轉土地2000畝發展設施農業,種植大棚桃,形成千畝鮮桃種植基地。三是先鋒示范。針對制約經濟發展的重點難點和發展中的瓶頸問題,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引導黨員在生產、管理中當骨干、作表率,發揮黨建助推農業發展的作用,帶動村民增收致富。七百戶村黨員繆榮躍成功引進“四串葡萄”定產種植模式并注冊了落船山牌商標,引導150戶村民加入合作社,畝產效益達2萬多元。
二、構建新格局,建強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以“一村一品”為切入點,培育壯大特色主導產業,以“品”興業,以“業”致富。一是拓展設施農業。以木井、邸柏各莊、曹莊等村為中心,在現有5500畝設施農業的基礎上,加大土地流轉力度,集中連片發展設施蔬菜、設施水果等,建設萬畝設施農業產業基地。同時加強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和管理,提升現有“落船山”“龍黍源”等品牌知名度。二是壯大高效農業。轉變單茬籽粒型玉米種植模式,以李貫各莊、王百戶營、大道上等村為主,增加小麥、青儲玉米、土豆等兩茬種植面積,單茬變雙茬,提高畝效益。鞏固擴大油料花生種植,以大顧佃子、朱家橋一帶為主,發展種植面積1.5萬畝。三是培育龍頭企業。大力培育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序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積極協助農信農業服務合作社和福林瑞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打造規模型合作社,帶動全鎮95家合作社、24家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帶頭優化種植結構,增上加工企業,真正形成“以農促工”“以工帶農”的發展格局。四是搭建服務平臺。謀劃建立占地100畝的“綜合業務服務中心”和果蔬交易市場,實現“科技支撐、商務服務、物流服務”平臺一體化管理,利用“互聯網+”“旅游+”“生態+”等模式,加快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
三、探索新路徑,促進傳統甘薯產業轉型。以基地為依托,以科技為支撐,調優傳統甘薯產業,堅持走特色、持續、優質、高效發展之路。一是引進培育優質薯秧。發展引導農信農業合作社,加大投入,擴大大棚暖床薯秧培育基地規模,新增培育暖棚、倉儲窖,購進小麥、甘薯套種農用機械,將2020年自行培育的薯種和從山東、張家口等地引進的脫毒淀粉、鮮食薯種相結合,為廣大種植戶提供優質薯秧2000萬株。二是建立示范種植基地。圍繞淀粉型甘薯全部企業化加工的要求,推行“企業+農戶+基地”模式,發展訂單農業,打造萬畝甘薯示范種植基地。目前甘薯育秧企業已與農戶簽訂訂單種植6000畝;紅太陽及農信合作社等企業發展建立自有基地2000畝。三是延伸循環產業鏈條。打造農信、紅太陽、灝辰牧業集“種植、養殖、加工、深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綜合農業產業區,形成基地培育薯秧、發展脫毒甘薯種植、秋季集中加工、粉漿水“肥水還田”、利用“還田”土地種植青儲玉米、牧草提供給奶牛養殖、畜禽糞便烘干處理直接到田、淀粉深加工生產粉絲的循環產業鏈條。
四、樹立新理念,激活鄉村休閑旅游業態。依托獨具特色的山水資源、田園風光、農耕文化等,以“留得住鄉愁”為愿景,做足鄉村休閑旅游新文章。一是打造旅游示范點。與市旅控集團對接,編制可操作性強的木井鎮旅游發展規劃,深挖傳統民俗文化,激發當地特色文化活力,利用原有景區,突出發展主題花海公園、“鮮花景觀長廊”、玻璃水果餐廳、特色民宿等項目建設,持續推動“農產品+文化+互聯網+生態旅游”的融合發展,打造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3個,促進智慧跨界農業發展。二是開發旅游觀光線。通過向上申報項目、爭取財政扶持、鎮內自籌等多種方式,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積極推進205國道至棋盤山景區“綠色農旅長廊”建設;以秦貫各莊意境共盈、牛柏各莊雪卓農業、木井村高新農業區為節點,南部發展設施大棚、北部露天果品,形成一條集果樹花海觀賞、大棚采摘、休閑垂釣、農家樂的旅游觀光線路。三是創建旅游景觀區。預留部分建設用地,鼓勵現有企業引進戰略投資者,加大投入力度,力爭利用2—3年時間創建兩個3A級景區。抓好青馬車寨、生態農業觀光園、5G農貿市場等項目簽約和建設,帶動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和鄉村旅游迅猛發展,促進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再上一層樓。
(作者系盧龍縣木井鎮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