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渺音
在溫暖的午后,期待一場雨來;在寬敞的書桌前,期待一場大考;在無聊的工作中,期待一場大混亂。期待一些可能出現但幾率不大的事情,就像算命,抽中了上上簽。
如果問我,高中的期待是什么?
那么,就是W。
期待那一個人,也許自己的想象把他美化得過了頭,但不妨礙我用一個個虛擬的泡泡將他的形象拼得完整,宛如一個精致的洋娃娃。
第一次遇見W,是在高一。
在舍友的“哇”聲中,我抬頭看了一眼——白白凈凈的臉龐,高高瘦瘦的模樣,頭發卷卷的,特別是那雙丹鳳眼,像極了韓系小哥哥。
然后,我在兵乓球場看到了他,打球的樣子也很帥,但是和我無關——他長得那么好看,肯定看不上我。
我走到教學樓一樓的走廊上,看著灰頭土臉的自己,亞洲人獨有的黃皮膚,沒改過的肥大校服,身上也肉肉的,發型依舊是馬尾辮。
戀愛的苗頭還沒發芽,就被一把拔掉了種子。好慘!
怎么樣才能讓他看見自己呢?變美肯定是要的,但是美女那么多,怎么樣才能讓他多看自己一眼兒呢?除了好看,還要成績好。“長得好看的沒我成績好,成績好的沒我長得好看。”這段在八月長安書中看到的話語一下子戳中了我的心。
于是,我開始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皮膚不好,慢慢養,除了吃維生素C和E,還買了za的隔離霜,每天隔幾個小時涂一次;身材不好,那就定好跑步計劃,吃得也變少,順便把褲腳也改了;成績不夠優秀,那就專攻文科,每個月定計劃,考進文科實驗班。
喜歡的時候,期待每天他走過自己身邊的樣子,也經常制造“偶遇”。
電影上總有這種情節,比如《初戀這件小事》,沒想到自己也可以像主角一樣慢慢變好。
但是電影只是電影,現實的結局卻不是這樣。
到了高二,我考上了文科實驗班,留了及腰長發,也變白了,瘦了10斤,身材不瘦也不胖。很多人夸我好看,只有我知道,自己付出了什么。
班主任找到了我,要我周一上臺演講。為了準備好這一場我認為可以讓他看到我的演講,我努力寫稿,把八月長安書中的梗寫了進去,為了有趣,我改了又改。
有一天晚上,我突然鼓起勇氣,來到他坐的地方,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他仰起頭看我,白皙的皮膚在夜光里發光,他笑得傻傻的。
我也忘了自己說了什么,也忘了他回了什么,只記得夜色真好。
但隨著了解的深入,我這才發現,他不愛學習,考試倒數,愛玩游戲,可以說除了臉蛋,一無是處。我只嘆息:“可惜一副好皮囊。”
也許是到了實驗班,我的心態也開始變化,突然就釋懷了——原來我只是喜歡他的表面,我不喜歡真實的他了。
但這份對他的期待卻成就了我自己。
這份期待,就是上上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