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賢彪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蘊含著生生不息的思想力量、文化基因、精神動能。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善于從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斷砥礪初心與恒心,在新征程上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是十分重要的時代課題。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聶榮臻同志曾感慨:“在抗日戰爭中,盡管我們處在敵人的封鎖包圍之中,甚至我們的司令部距敵人不過幾十華里,盡管有許多戰火紛飛的場面,但我們卻有一種安全感。在群眾的海洋里,安全得很啊!”1946年3月,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訪問延安,他的隨行記者如此描述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中樞:“在延安聽到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人民。”
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年代,我黨我軍長期處于弱勢地位,但一次次都能化險為夷、贏得勝利,根本原因就在于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一個政黨在人民心中的分量,取決于這個政黨對待人民的立場和態度。一批又一批優秀共產黨人,一心為民、鞠躬盡瘁,被人民永遠銘記。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得人心,就能無懼前行道路上的風險挑戰,匯聚起磅礴的奮進力量。在長期艱苦的革命歲月,我們黨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僅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站住了腳,而且贏得了革命的勝利,建立了社會主義新中國。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初心如磐勇毅向前,使命在肩永遠年輕,這是我們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原因,也是一個百年大黨風華正茂的秘訣所在。
知所從來,方明所去。毛澤東同志把從西柏坡動身前往北平稱為“進京趕考”,告誡全黨要“考出好成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
邁步新征程,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我們黨才能永葆青春;只有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向人民交出一份份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