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婷
張攀峰,男,1990年2月出生,甘肅定西人,現為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警犬技術大隊輔警。所帶犬參與的“2018·10·8”非法持槍案在2018年被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評為“精品個案”,張攀峰被四川省公安廳刑偵局評為“成績突出帶犬輔警”。2019年張攀峰被綿陽市公安局評為“十佳輔警”,獲得個人三等獎。2020年張攀峰參加全國“紅藍對抗2020”警犬查緝電詐工具實戰大比武,榮獲查緝標兵稱號。
自西北的張攀峰,因幼時家中養了1頭藏獒,這頭藏獒一路陪伴著他成長,由此就與犬結下了深厚的情感。2009年還在甘肅省蘭州市特勤隊工作的張攀峰,得知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警犬技術大隊正在招聘警犬訓導員。對犬有著深厚感情的張攀峰,懷著對訓犬工作的無限向往,背上行囊,離開家鄉,來到綿陽市,踏上了從事警犬技術工作的道路。
張攀峰在成為1名警犬訓導員后,與警犬形影不離,勤學苦練,將自己的一腔熱情都揮灑在了愛犬愛崗上。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警犬技術大隊自2007年成立以來,因地處市郊,僻靜偏遠,條件艱苦,隊中的輔警換了一批又一批。在最初的那一批訓導員中,只有不忘初心的張攀峰,在崗位上真正做到“善做善成,久久為功”,一干就是8年。
初進警犬大隊的張攀峰,面對完全陌生的警犬訓練工作,他從零開始,努力學習,虛心請教;遇到挫折,迎難而上。每天早上6點起床,從定時喂養、梳洗犬、清潔犬舍、消毒殺菌入手,逐漸熟悉每一項工作。在他的用心下,漸漸地與警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張攀峰為了訓好警犬,經常向業內的行家能手及經驗豐富的訓犬前輩請教,他還自費購買警犬訓練相關的書籍來進行學習,各種警犬技術培訓班他也積極參加。然而想要訓好警犬絕非易事,缺乏基礎的張攀峰,學到的理論知識總是不能很好地運用到實戰中。在前期訓練過程中,因經驗不足,張攀峰還經常被犬誤傷,因訓練成效不理想,張攀峰身上的壓力越來越大……但即使如此,張攀峰也從未想過放棄,他依然堅持嘗試和摸索,功夫不負有心人,張攀峰終于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訓練模式,訓出了善于實戰的警犬。
張攀峰經常帶犬跟隨警犬技術大隊出勘現場。每一次的刑事案件現場勘查,不管是否具備用犬條件,他都會跟著偵查人員一起前往現場,只為多積累經驗,學習更多的現場勘查知識,將警犬技術與現場勘查實戰結合好。
從事輔警工作的這些年,張攀峰先后參加了多起大案要案的偵破工作,帶領著他所訓練的警犬為各類案件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
2017年“4·19持刀搶劫案”發生后,張攀峰與同事帶犬跳入冰涼的河水中渡河追緝犯罪嫌疑人,黑夜中經過近3小時艱辛搜索,在距離犯罪嫌疑人登岸地點河床下游的200米,警犬“無名”在一堆茅草叢邊發出“重嗅”信號,并吠叫示警。渾身濕透的張攀峰立即與同事協同作戰,撥開層層茅草進行搜查,將躲藏在茅草叢深處的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
偵辦2017年“跨區域高速公路系列盜搶案”時,張攀峰跟隨大隊“出戰”每一次的現場。最終與同事一行攜犬歷時6小時,輾轉多地全程共300余千米,成功配合高新分局刑警大隊將犯罪嫌疑人抓獲,現場追回96克金項鏈1根、手機5部,一舉破獲2017年2月19日至2017年6月21日發生在綿陽城區和江油轄區的跨區域高速公路盜搶案10余起,挽回經濟損失金額高達數十萬元。
2018年“游仙1·31殺人案”偵查工作中,張攀峰主動請纓前往協助偵查,帶領警犬“阿諾”仔細追蹤搜尋。山林陰暗寒冷、荊棘密布,穿著長衣長褲的他還是被荊棘劃出多條傷口,警犬“阿諾”的鼻子也被劃傷,但他并未退縮,帶犬連續搜索近5小時,最終成功發現了案件的第一現場,在現場發現多處血跡,以及受害者的帽子和1把小刀,為案件的偵破提供了有力的線索及證據支持。
2019年轉戰偵破鹽亭與三臺發生的2起惡性殺人案中,張攀峰跟隨大隊同事一起帶犬多次出勘現場,使用警犬分別發現了犯罪嫌疑人丟棄的斧頭及可疑血跡,對兩起案件的偵破提供了重要證據支持。
警犬技術不僅是偵查破案的重要手段,也是安檢防爆的重要措施。面對新形勢下警犬技術服務安檢搜爆工作新的更高要求,張攀峰在搜爆犬訓練方面苦下功夫。在前期的艱苦訓練基礎上,他帶領警犬“卡爾”日夜勤練氣味聯系訓練。雖然爆炸物品氣味繁雜,訓練起來復雜又枯燥,但是他依舊攜犬耐心地重復訓練每一個工作細節動作,“卡爾”每一次的進步都是他繼續前進的動力。“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在張攀峰的堅持和努力下,終于讓“卡爾”成了1頭優秀的搜爆犬。完成搜爆科目的訓練后,他先后帶領 “卡爾”參與各類安檢搜爆任務600余次,不僅在“科博會”等每年綿陽市內舉辦的各類大型活動現場,在偵破涉爆案件、設卡查緝等工作中也都可以看見張攀峰和“卡爾”的身影。
在偵辦2018年“10·8”非法持槍案時,張攀峰帶領搜爆犬“卡爾”配合高新分局刑警大隊將犯罪嫌疑人抓獲,并在嫌疑人租住的房間使用“卡爾”進行搜爆作業,搜繳1把射釘槍改裝而成的火藥動力槍支,并相繼搜出彈藥24顆、鋼珠6粒、毒品6.97g、吸販毒工具若干。該案于2018年被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評為“精品個案”。
警犬技術作為一種特殊手段,以其快速、簡潔、高效的特點,在打擊毒品犯罪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張攀峰在警犬技術上不斷鉆研,搜毒科目又成為他新的學習方向。搜毒科目與搜爆一樣,重在氣味聯系,但是毒品氣味容易被食物、洗衣粉、香水等復雜氣味覆蓋。張攀峰通過前期理論學習了解到搜毒主要需要在車輛、野外、室內3個環境里進行,之后他便經常帶領警犬“風雷”每天換著場地進行訓練,在車輛、野外、室內3個環境下交替進行。不管風吹日曬,刮風下雨,他始終堅持不懈,幫助“風雷”適應各種惡劣環境及氣候,為“風雷”的搜毒科目打下了穩定扎實的基礎。搜毒科目訓成以后,張攀峰帶領 “風雷”先后參加毒品查緝100余次。
在2017年的“6·31毒品案”中,張攀峰帶犬隨隊配合高新分局及涼山州美姑縣公安局禁毒大隊,蹲點守候近28小時,抓獲2名販毒嫌疑人,并當場查獲毒品海洛因4.2kg。
警犬技術工作不僅需要奮戰在打擊違法犯罪的第一線,更需要有人長期值守基地守護警犬安全,張攀峰從來都是自告奮勇。在每一次周末,在每一年親朋相聚的佳節,他幾乎都留守在基地幫助喂養警犬,與警犬做伴。在崗這些年,他請假回家探親的次數屈指可數,但他從來不喊辛苦、不說寂寞,只因他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帶好每一頭警犬。
“未來的路上,等待我的也許是荊棘,也許是指南針,具體是什么,我只能邊前行邊看。但我肯定的是,對未來我是充滿信心的,相信我的努力終會開花結果。”張攀峰對自己的未來工作如此說道。
面對已取得的成績,張攀峰沒有驕傲自滿,而是以更加熱情飽滿的精神狀態,全身心投入到了警犬工作中。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張攀峰也必將在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奮進向上。
(本文照片有張攀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