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星期一舉行視頻會晤,并宣布發表聯合聲明,正式決定《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延期。這一條約簽署于2001年7月,其中的一個條款規定:當締約雙方中的一方認為受到侵略威脅時,雙方將為消除威脅立即進行接觸和磋商。
西方媒體在描述中俄關系時經常使用“準同盟”這樣的字眼,但中俄官方從未接受這一描述,兩國自我定義的關系是“結伴不結盟”,雙方均強調兩國關系目前處于“歷史最好時期”,是21世紀政府間關系的典范。
兩國星期一發表的聯合聲明中又有諸多重要新表述,其中第二條說:俄羅斯需要繁榮穩定的中國,中國需要強大成功的俄羅斯。中俄視彼此為優先合作伙伴,將進一步深化在政治、安全、軍事、經貿、人文、國際等領域的協調與合作。
聯合聲明表達了共同的軍控立場,并且談了多項相關問題,比如批評美國退出軍控領域一系列重要國際協定并在世界各地部署反導系統,聲明還主張各國都承諾不首先在外太空部署武器。
雙方一致同意,共同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這是中俄兩國首次聯合定義全人類的共同價值。雙方還表示反對打著“民主”和“人權”幌子干涉別國內政,反對搞單邊強制性制裁。
一段時間以來,華盛頓的一些政治和輿論精英對給中俄關系潑冷水充滿興趣,然而那些人的鼓噪反映了他們的格局低得驚人,根本無法理解中俄關系不斷強化的戰略支撐。這次聲明像過去一樣內嵌了兩國外交經常闡述的核心概念,如提到人類命運共同體、多極化國際關系體系,強調“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等等,還結合新情況反對利用疫情和病毒溯源搞污名化、政治化,中方表示堅定支持俄方為維護國家長治久安采取的有力舉措,堅定支持俄方辦好自己的事。
華盛頓想弱化中俄關系,有利于它對中俄單獨施壓、各個擊破,不僅是幻想,而且是狂想。中俄全面戰略協作遠非為應對壓力的臨時“抱團取暖”,而是融入了兩國對21世紀大國關系的真正理想,對接了兩國長期的根本利益,并且釋放了中俄互為最大鄰國所蘊含的豐富地緣優勢和潛力,因而它是不可破壞的。
換句話說,想破壞中俄關系的那些力量,出發點不僅低而且猥瑣,跟中俄關系本身的質量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根本上不了同一個賽道。
美西方輿論經常從“誰起了主導作用”“誰更有求于誰”等角度議論中俄關系,那是因為美西方的同盟關系就是由美國主導的,它們從根本上服務于美國的霸權戰略,美國為此給盟友一些“提供保護”的小甜頭。而中俄全面戰略協作是完全平等的,維護這樣的平等合作與維護本國根本利益高度協調,那些西方人的經驗和價值觀支持不了他們對中俄關系的理解。
比如中俄都不會要求對方如何處理與美國或其他第三國的關系,現在沒有,過去也沒有過。但是美國就會強行要求盟國如何處理同中俄的關系,甚至因此發生摩擦,這就是區別。然而中俄針對國際重大問題的協調度不僅不低于美國和它的盟友,反而很多時候能夠更好協調立場。
世界因為有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而更有和平與穩定的保障,霸權受到制衡,公平正義受到強有力支持。中俄關系從未被用來制造地緣政治動蕩,兩國從未實施過針對第三方的威脅,說中俄關系是21世紀國際關系的典范,真是一點也不為過。▲
環球時報202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