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麗水市實驗學校三(5)班 應李想
指導老師 應夏麗

三月里,陣陣春風帶著花香撲面而來,像是嬰兒的小手撫摸著我們的臉頰。小朋友們紛紛來到草坪上放風箏。瞧,白云下飛著各式各樣的風箏,有擺著大尾巴的金魚,有展翅高飛的老鷹,有瞪著圓眼睛的蜈蚣……五顏六色、千姿百態!
不遠處,一個小男孩仰著頭,雙手扯著風箏線,東一拉,西一扯,那只三角形風箏時而高時而低,不多時,風箏就飛到半空中。身邊的爸爸媽媽依偎在一起,正在欣賞周圍的美景。
我和表哥、小麗也迫不及待地放起自己的風箏。表哥先試了試風向,然后讓小麗拿著“蝴蝶”風箏站在一旁,讓我高高舉起“燕子”風箏。他右手拿著線軸,左手扯著風箏線高高舉起,一邊放線,一邊向后退去,然后轉身加速向前跑去,邊跑邊喊:“表弟,快跟上!”我舉著風箏喊:“好嘞!”我倆配合得很默契,似乎腳下的小草也為我們鼓掌。風來了,表哥扭過頭大聲喊著:“三、二、一,放!”我趕緊松手,風箏果然飄了起來,我和小麗高興得拍手大喊:“飛起來了!飛起來了!”突然,風箏打起轉來,眼看就要一頭栽在地上。我急得大叫:“快跑!加速!”只見表哥把風箏線往前狠狠拽了兩下,風箏這才掉轉方向,平穩地朝天空飛去,真是虛驚一場。表哥慢慢地放線,風箏越飛越高,在白云間穿來穿去……

我們玩了一個下午,在回家的路上,我還不時地回過頭來看看那隨風飄揚的風箏!
【楊老師的話】
文章開頭以場景描寫來襯托熱鬧的放風箏景象,并按從整體到部分,從遠到近的觀察順序,描述畫面的重點內容,詳細寫出了小作者和表哥、小麗一起放風箏的過程。文章語言生動,動詞運用準確。最重要的是,小作者把放風箏那股高興勁兒寫出來了,讓讀者也情不自禁地跟著開心快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