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仕勇
摘 要:在當前激烈市場競爭環境下,我國煤炭企業要想能夠保持穩定發展態勢,那么就應該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積極調整傳統采礦技術,事先勘察好開采現場各方面的環境,制定切實可行的開采方案,保證人員能夠在極高開采效率下,安全完成開采任務的基礎上,也能夠整合現代化的采礦技術,為我國煤礦行業盡快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采礦工程;采礦技術;施工安全
在所有行業中,采礦相較于其他行業更加危險。為了更好地保證礦山工程的安全,相關人員要將所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排查。當前我國礦產開采行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所以,在施工中要提高礦產工程施工建設的各項技術,對施工人員進行合理培訓,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識,以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保障施工順利完成。
1當前我國煤礦采礦工程中存在的不安全技術因素
1.1施工人員安全意識不足
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是否強烈決定其是否能夠在施工過程中選擇科學、合理的技術以及適宜的采礦設備。部分施工人員經驗豐富、專業能力較強,因此在施工中容易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選擇安全性較低但施工速度較快的技術;部分施工人員安全意識薄弱,遵守安全技術標準與規范的意識不強烈,在施工中并沒有參照技術標準等進行作業,導致施工安全風險較高。
1.2施工人員專業性有待提升
對于同一種采礦施工技術,不同專業能力的施工人員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施工效果。因此,施工人員的專業性對于采礦施工安全具有直接影響。當前采礦企業施工人員專業性有待提升,尤其是能夠識別、防范安全風險的專業技術型人才匱乏,大部分施工人員雖然掌握了施工技術,但是并不具備防范安全風險、處理安全事故的能力,不能將從源頭上施工安全風險。
1.3受到采礦技術和設備的影響
由于經濟發展速度的提高,目前我國礦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人們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逐漸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采礦技術的水平發展也十分迅速。我國開發了各種高端的采礦技術,例如:生物采礦、離子爆破等高科技采礦技術等。想要應用這些技術首先要通過利用某些地區的當地地理情況進行開發,但是現實情況下,大多數地區的采礦技術仍然較為落后。很多礦業公司依然沿用傳統采礦技術和設備。一些礦山企業缺乏專業的設備維修人員,直接導致礦山工程建設中存在不確定的技術因素,嚴重影響了礦山人員的人身安全。很多礦山工程匯總都有高科技人才嚴重缺乏的現象,而在礦山工程建設過程中,由于缺乏技術人員的支持和指導,導致礦山使用的舊設備沒有更新,讓整個工程變的非常危險,還有在一些已經更新設備的工程項目中,由于技術人員的能力不足,這種設備不能正確有效地使用,也會引發安全問題。
2采礦工程中不安全因素的有關建議措施
2.1強化施工人員風險意識
在采礦工程施工之前,安全管理人員需要對進入采礦工程施工現場的所有人員進行安全教育,采用培訓+考核的方式全面提升施工人員的安全與風險意識。與此同時,安全考核要以書面形式進行,將施工人員書面考核結果評定書放入其檔案中,只有經過考核的施工人員才可以獲得相應的施工資格證書。除此之外,作業現場違章作業現象頻發,一方面反映出安全質量監督管理不到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工作負責人及安全監護人反違章素質較低。為此,需要聘請具有專業知識及工作經驗的作業現場安全監督管理人員,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組織作業,做好安全較低工作。同時,作業現場負責人需要重視工作票及標準化作業書的辦理工作,規范安全技術措施的布置,及時制止人員的違章作業行為,提高作業現場的安全性。
2.2著重加強施工項目中的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
對于礦山工程來說,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尤為重要。在執行過程中的作用應以建立嚴格的征聘制度為基礎,目的是提高企業待遇,降低成本,員工應認真審查自己的學術背景和專業經驗,只有符合要求,才可以被聘為采礦工程師。同時,在施工過程中,我們必須對新員工進行嚴格的招聘培訓,使他們能夠了解礦井的實際情況。第二,在具體結構方面,必須在礦山建筑法規的基礎上制定可持續的培訓政策。必須全面、有效地描述有關礦產安全的技術因素;在礦產開采的同時加強設計和安全技術培訓,將此概念轉變為安全概念,并通過改進設計不斷改進更新建筑安全技術,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傳授給采礦工程師,以滿足具體的施工過程的應用。此外,需要更多地關注實踐而不是理論研究。采礦工程事業要充分進行實地考察,不僅提高了培訓的整體效率,而且有助于增加工程師自身的經驗。還要在工程中建立綜合評價體系,從而使采礦工程師能夠得到更有效的進行培訓。為了提高培訓質量,采礦工程師應積極參加具體培訓,特別注意評估結果與補償方案的關系。
2.3落實安全施工責任制
首先,應當實行施工安全責任制,明確項目管理人員、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施工現場管理人員等相關人員的職責劃分,對于已發生的安全施工事故,要進行深入調查,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分析事故產生的原因,對相關人員進行追責;其次,秉承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對安全員的工作進行量化考核,綜合考核其專業能力、職業態度等,對于考核成績較高的安全員,提供晉升機會,將安全員的工作可視化,使其能夠在工作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2.4構建安全施工標準,加強防控力度
為了能夠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切實維護好所有人員的生命安全,企業也應該制定合理化安全施工規范,秉持預防性的理念,高效開展開采工作。企業可以挑選幾名有著多年安全管理經驗的工作人員,組建施工安全監管小組,嚴格遵循行業內的標準,在全程動態化做好開采現場精細化監管工作的基礎上,也能夠對掘進以及排水等多個工序,實施針對性的工作管理,盡可能防止各項安全問題的發生,致力于減少威脅工作人員生命隱患的同時,為煤炭企業經濟效益以及社會形象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最為關鍵的是,在采礦工程日常工作當中,鑒于內部環節的復雜性以及特殊性,會使用到多樣化的開采設備,如果企業忽視了開采設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降低設備使用價值的同時,也是安全事故出現的根本原因。對此,身為安全管理人員,也應該時刻觀察好開采設備的使用現狀,組織技術人員定期進行設備檢修與維護,如果發現存在故障隱患,嚴禁應用到開采工作中,對于不能檢修的零部件,也應該及時更換處理,務必確保設備在處于良好使用狀態的基礎上,才能夠正式應用到開采現場中。只有煤礦企業構建完善安全施工規范,全面貫徹落實各個細節,才是杜絕安全問題出現的根本舉措。
2.5及時更新設備與技術
為推進我國采礦行業進一步發展,有關企業有必要獲得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政府部門可以為企業提供引入先進設備的條件和外派人員去其他發達國家學習的機會,引入更為先進的采礦技術,促使我國采礦設備與技術獲得提升發展,推進我國采礦行業更好發展。此外,采礦企業也應對采礦區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強重視,設置對應的技術設備檢測和維護部門,對礦井設備定期進行維護,同時及時更換有嚴重破損的設備,以此有效提高采礦作業效率。與此同時,采礦企業自身也應加大對技術創新方面的資金投入和人才投入,從而確保企業可以長遠發展。
3結語
總之,煤炭行業作為推動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部分,要想能夠確保企業保持穩定發展態勢,那么就應該要求企業站在現實采礦環境下,合理選擇采礦技術,事先制定采礦安全方案,引導采礦人員嚴格按照規范開展工作的同時,也能夠整合一系列安全措施,提升開采效率與質量,推動企業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德強.煤礦采礦工程中的不安全技術因素分析[J].石化技術,2020,27(09):192,36.
[2]侯欣欣.探究采礦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技術因素及解決對策[J].當代化工研究,2020(17):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