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亞妮

鳳翔縣老科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主動作為,緊扣兩個“抓好”(即抓好老科協組織建設,科技報告團功能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助力農民脫貧致富,推動科技為民服務做出積極貢獻。
老科協對全縣原有28個基層專委會、分會、文藝團體組織,按照“機構有位子、工作有班子、辦公有房子、活動有路子、經費有盤子”的標準要求,由領導帶隊,深入基層,實際調研,對存在問題的5個單位班子進行了整改。調整了專委會主任1名,副主任2名,分會副會長3名,秘書長3名。“班子運轉不夠正常,人員結構不盡合理、工作無起色”等突出問題得到了及時解決。同時還不斷擴大組織的覆蓋面,新組建老科協專委會9個,創新發展了5個社區專委會。截至目前,全縣老科協基層組織由原來的28個增加到37個,會員人數由1234名增加到1330名,基層組織建設的工作活力及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面對全縣47個農業科技示范基點對科普人才的迫切需求,為充分發揮老科技工作者的經驗優勢和智力資源優勢,從全縣具有中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中的退休干部職工選拔40名樂于奉獻、熱愛科普事業的老同志,組成了老科技專家報告團,并按8個行業成立了農業、林業、水利、教育、衛生、住建、文化、氣象分團,深入田間地頭、飼養場所、農業合作社、工廠企業、社區、農村。老科技專家報告團成立幾個月來,農業專委會的10名專家,共開展各類培訓35次,涉及蘋果作務、畜牧養殖、疾病防治、農機安全管理等。林業專委會在2個貧困村為農戶培訓核桃管理知識,并對全縣林業發展現狀和思路提出了對策和建議。教育分會就法制教育、科普進校園、心理健康咨詢、節約糧食、光盤行動等教育宣傳活動在15所學校進行了宣傳輔導,受益師生2000多人次。衛生分會的8名專家,6次去社區、街道、老干部之家、縣民樂園開展義診和健康知識講座。氣象專委會的3名專家,3次去包抓的山區扶貧村為椒農講解氣象與作務種植的關系及如何防治自然災害的知識并發放了宣傳資料。科技報告團的成立及其作用的發揮,實實在在解決了農民的所思所盼,極大地助力了鄉村振興,農民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