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綱
(上海東華地方鐵路開發有限公司,上海 200071)
地下連續墻具有剛度大、止水性能好、施工場地小、墻體整體性好等諸多優點,在深基坑工程中是最常見的圍護結構。普通地下連續墻一般是“一”字型,但在基坑斷面變化處及轉角位置處往往無法避免異型結構,常見的異型結構有“L”型、“Z”型或“T”型。異型地下連續墻在成槽質量、鋼筋籠制作、鋼筋籠吊裝與下放等方面大大增加了施工難度,一旦控制不好將出現鋼筋籠無法正常下放、卡槽及鋼筋籠變形等諸多問題,這不僅對圍護結構受力不利,還可能造成基坑開挖期間滲漏水。本文以上海機場聯絡線軟土地層中風井基坑“Z”型地下連續墻施工為背景,研究“Z”型地下連續墻施工技術,以期為后續類似工程提供借鑒。
上海機場聯絡線一號風井基坑工程位于七寶站與華涇站區間,小里程接明挖地段,大里程接盾構段,盾構段盾構始發井兼中間風井,起訖里程為DK6 + 490.1~DK6+645,總長為154.9 m。一號風井基坑地下連續墻如圖1所示,其中紅圈部分ZQ1幅槽段、ZQ2幅槽段為“Z”型地下連續墻。

圖1 地下連續墻示意圖(單位:mm)
ZQ1幅槽段尺寸為1.75 m+2.95 m,寬度為1.2 m,深度為52 m,鋼筋籠總體質量為92.24 t,臨近西側YQ5-9幅槽段施工未完成,南側YQ4-5幅槽段施工已完成,北側YQ5.5-9幅槽段施工未完成。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設計要求,ZQ1幅槽段為連接幅,其鋼筋籠采取整籠制作,整體吊裝。
ZQ2幅槽段尺寸為2.775 m+3.05 m,寬度為1.5 m,深度為52 m,東側YQ5-10幅槽段施工未完成,南側YQ4-6幅槽段、北側YQ5.5-10幅槽段已完成。根據設計要求,考慮到現場實際施工情況,為減少吊裝風險,將ZQ2幅槽段尺寸加長1 m。ZQ2幅槽段為連接幅,其鋼筋籠采取“一”字型接“L”型制作,采用分次吊裝,整體澆筑,“一”字型、“L”型鋼筋籠質量分別為33.92 t、73.26 t。
為保證“Z”型槽段的垂直度和穩定性,成槽施工先施工中間部分,如圖2中黑影區域,然后施工兩側部分;先將中間孔成好,并放入φ1.2 m的鎖口管至槽段底部作為靠山,然后繼續施工兩側邊孔。成槽施工過程中將導板抓斗沿導墻中線垂直向下開挖,若坑槽垂直度出現偏差須及時采取糾偏措施,確保槽段的垂直度,如圖3所示。

圖2 ZQ1幅、ZQ2幅示意圖(單位:mm)

圖3 地下連續墻成槽施工示意圖
ZQ1幅鋼筋籠為“Z”字型,采用整體制作,鋼筋籠加工利用原有的鋼筋籠胎膜,加工時在橫向桁架上設置支撐,支撐采用φ32 mm的鋼筋,每3 m 1道,如圖4所示,確保鋼筋籠在制作時的穩定性,保證制作人員上料及行走時鋼筋籠不發生側翻。

圖4 ZQ1幅鋼筋籠制作示意圖(單位:mm)
ZQ2幅鋼筋籠幅采用一槽二籠的施工方法,即鋼筋籠由“Z”字型轉換為普通的“一”字型+“L”型的制作施工方法,如圖5所示。

圖5 ZQ2幅鋼筋籠制作示意圖(單位:mm)
沿鋼筋籠縱向設置4道桁架筋,其中橫向桁架筋為每4 m 1道,保證鋼筋籠吊裝期間橫向均勻受力,以及縱向能夠保持良好的抗彎剛度。
鋼筋籠采用32吊點(前12后20)3機抬吊方式起吊,鋼筋籠縱向吊點需滿足彎矩平衡定律,使鋼筋籠吊裝過程中所產生的撓度最小。鋼筋籠吊點如圖6中紅點所示。

圖6 鋼筋籠吊點示意圖(單位:m)
ZQ1幅地下連續墻厚1.2 m,鋼筋籠桁架由通長的主筋(作為弦桿)和桁架立筋組成。ZQ1幅鋼筋籠長51.6 m,質量約92.24 t。為保證鋼筋籠的整體受力性能,鋼筋籠縱向桁架筋設置不小于4榀,縱向桁架筋采用HRB400φ32 mm鋼筋,從上到下成“W”型布置,吊點位置為“X”型,鋼筋籠頂部原有的第1根水平鋼筋改為2根HPB300φ40 mm鋼筋。
沿鋼筋籠橫向設置橫向桁架,每4 m 1道,桁架筋采用HRB400φ32 mm鋼筋,鋼筋籠水平筋采用10d(d為鋼筋直徑)焊接;吊點位置鋼筋為“X”型、“Z”型、“L”型、“ ”型,在兩腰部位設置HRB400φ32 mm加強筋,如圖7所示。

圖7 鋼筋籠加固鋼筋布置示意圖(單位:mm)
為確保地下連續墻鋼筋籠起吊安全,鋼筋籠吊裝前對吊點采取加固措施。鋼筋籠吊點相應位置設置“幾”字型加強鋼筋,加強鋼筋采用HPB300φ40 mm鋼筋;主吊吊點位置設置吊點鋼板(1 700 mm×500 mm×50 mm,以下同),鋼板位于主吊點下方約25 cm左右的鋼籠兩側,其作用是在下穿鋼扁擔后擱住鋼筋籠。鋼筋籠吊點加固措施如圖8所示。

圖8 鋼筋籠吊點加固措施
ZQ2幅鋼筋籠加固同ZQ1幅。
以ZQ2幅51.6 m的鋼筋籠為例進行吊裝檢算,了解其受力和變形情況。檢算采用數值分析方法,建立空間模型進行檢算。本文采用設置16個吊點工況進行計算,計算時,吊點位置布置于縱橫桁架的交叉點上。計算模型中鋼筋連接位置采取焊接形式,并認為鋼筋接觸位置不發生相互轉動。根據吊索確定邊界條件,吊索交點位置施加位移約束條件,模型施加的載荷為鋼筋籠自重。結合模型和實際工程案例,鋼筋籠吊裝過程中應力和變形主要集中在桁架上,因此主要對鋼筋籠桁架進行計算。計算模型如圖9所示。

圖9 鋼筋籠桁架計算模型
圖10和圖11分別給出了鋼筋籠平吊和翻轉過程中的最大應力云圖和變形云圖。由圖10、圖11可見,鋼筋籠平吊過程中鋼筋最大應力為338.5 MPa,吊點位置處應力達到最大值,其他區域應力也小于360 MPa,桁架最大變形13.4 mm,滿足吊裝要求;鋼筋籠起吊過程中出現翻轉,最大應力為333.7 MPa,位于吊點位置,桁架最大變形13.2 mm,滿足吊裝要求。

圖10 鋼筋籠平吊時桁架應力及變形云圖

圖11 鋼筋籠翻轉時桁架應力及變形云圖
根據地下連續墻鋼筋籠情況,ZQ1幅鋼筋籠采用整節吊裝,最大質量約92.24 t(含十字鋼板鋼板、加強筋),扁擔梁、索具等總質量為101.6 t,鋼筋籠長度為51.5 m。主吊機選用600 t履帶吊,副吊機選用350 t履帶吊,輔助吊機選用125 t履帶吊。
(1)吊放轉換過程。采用主吊機、副吊機及輔助吊機等3臺吊機對ZQ1幅鋼筋籠進行吊放,3臺吊同時作業,先將鋼筋籠側向翻身,使鋼筋籠主吊點桁架基本處于同一水平面上,然后撤出中間輔助吊機;通過主副吊機將鋼筋籠水平吊起,空中收放吊索,當鋼筋籠沿縱向轉至豎直方向后,副吊機緩慢撤出,由主吊機將鋼筋籠吊裝入坑槽。
(2)吊裝方法。鋼筋籠吊放采用3臺吊機起吊、空中回直、整體入槽的吊裝施工方法:①指揮主吊機、副吊機及輔助吊機全部就位,如圖12所示,就位后安裝吊點卸扣;②在檢查吊機受力以及鋼絲繩安裝是否牢固穩定重心后同時平吊。

圖12 吊機就位示意圖
(3)傾斜提升。首先利用輔助吊機將鋼筋籠橫向翻轉,翻轉完成后撤出輔助吊機,主吊機吊主鉤、輔鉤并同時提升鋼筋籠,副吊機使鋼筋籠保持距離地面1 m高度位置;主吊將鋼筋籠提升到12~25 m呈傾斜狀態,并同步控制副吊機主鉤和副鉤。
(4)吊機對轉。主吊機不動情況下,將副吊機主鉤朝主吊機方向旋轉。主吊機緩慢收緊鋼絲繩并同時朝副吊機方向旋轉,將鋼筋籠豎向垂直立起;鋼筋籠垂直豎起穩定5 min,確保無異常情況后,副吊機放繩,卸除鋼筋籠及副吊機上的吊具,人員立即遠離吊裝作業范圍。
(5)鋼筋籠水平方向運輸。主吊機吊起鋼筋籠(保持距離地面高度不超過0.5 m)并將其運輸到槽口位置,運輸中嚴格控制鋼筋籠的平衡狀態;為防止產生大幅度晃動,鋼筋籠下部系繩索(以人力拖動),確保鋼筋籠穩定不搖晃;單機吊載行走過程中,現場施工人員應特別注意吊機、索具及鋼筋籠形態,如果發生不正常的變形或者斷裂,現場人員應當立即撤離至安全區域。
(6)吊放入槽。主吊機將鋼筋籠入槽、定位,行走過程中應緩慢平穩,鋼筋籠采用人力系繩牽引;吊放入槽時,不得強行入槽或將鋼筋籠擱置在地下連續墻導墻上。當主吊機將鋼筋籠下放到第2排吊點下面時,將穿杠穿過預先設置的U形吊環,或直接通過吊點鋼板擱置在導墻上,然后司索工將主吊機第2排卸扣拆除,并將預先安裝的連接繩用卡環相連;指揮主吊機起勾上提鋼筋籠,離開穿杠并將穿杠抽出,或將割除后的吊點鋼板抽出鋼筋籠外,繼續下放鋼筋籠。當鋼筋籠下放至第1排吊點下面位置,將穿杠穿過U形吊環,或直接通過吊點鋼板擱置在導墻上;打開主吊卡環,全部重新安裝到鋼筋籠上方的吊環上,主吊機起勾提起鋼筋籠脫離穿杠,由司索工將穿杠抽出;指揮主吊機繼續下放鋼筋籠至導墻位置,由司索工將穿杠穿過事先設置好的U形吊環,平穩緩慢放置于地下連續墻導墻上;利用水準儀測量鋼筋籠頂部高程,通過調整穿杠底部的墊板高度可使籠頂高程滿足設計要求。下放鋼筋籠時,需將在制作時增設的加固鋼筋割除,邊割除邊下放,這樣能最大限度確保上部鋼筋籠的穩定性,保證鋼筋籠的正常下放。
綜上所述,“Z”字型地下連續墻成槽及鋼筋籠下放施工工藝要求較高,通過采用先中間后兩側的成槽施工順序,對鋼筋籠吊點采取特殊的加固控制措施,并對鋼筋籠整體穩定性、受力和變形進行檢算,結合鋼筋籠質量及現場條件合理選擇起重吊機及吊裝方案,最終將鋼筋籠順利入槽,保證了超深“Z”型地下連續墻的高質量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