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江湖飄,全靠表情包!”春節斗圖大賽已經謝幕,可這開工斗圖大賽正進行得如火如荼。這年頭,沒幾套華麗麗的表情包怎么好意思混朋友圈、家族/企業群、紅包群?然而,在圖個樂子的同時,你可注意到斗圖背后的法律風險。
移動互聯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溝通越來越少,在公共場合,大家寧愿刷著手機,也不愿與身邊的陌生人攀談。這種冷漠除了“不愿意理睬”,只專注當下自己的事情,更是在高樓大廈的阻隔中,將與陌生人交流看作一件“有壓力”的事情。而輕松詼諧的表情包,卻具有感染性和娛樂性,會快速緩解雙方的對話壓力。
一個“表情包”,會迅速拉近陌生人之間的關系。表情包能提供一種親切化、個性化的網絡表達方式,還具有文化產品的屬性,其背后的商業價值也不可小覷。從哪吒、可妮兔等IP化表情到企業定制表情,有了企業做強大后援支持,進一步奠定“斗圖”在移動互聯社交領域的強勢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表情包往往來自網友制作,其中不少是“明星”的肖像合成而來,那么使用這些表情包聊天斗圖時,會不會侵犯他人的肖像權?用不用承擔法律風險呢?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楊立新解釋道:用明星肖像制作表情包,當然算作侵犯他人肖像權,如果人家不追究當然沒有問題。但是要是人家不同意,則算是完全侵犯肖像權。特別是再拿這些表情包出售盈利,更算是侵犯肖像權。值得關注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侵犯肖像權也做出了詳細解釋: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以丑化、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等方式侵害他們的肖像權。

根據《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關于2020年全國新聞記者證核檢通知》(國新出發〔2021〕1號)要求,經我單位審核,擬為下列人員新聞記者證年檢,如有異議請于本公示發布時間起5日內撥打舉報電話(市新聞記者證核發辦公室舉報電話:023—63899149)。人員名單現公示如下,請予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