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塑料市場,起風了。
據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此次禁塑令分為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時間段,明確了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分階段的任務目標,對塑料制品的禁止范圍及力度遠超以往的限塑令。
按照規劃,2020年1月1日最嚴“限塑令”正式實施。
公開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我國塑料袋年使用量超過400萬噸,每天約使用30億個,農膜使用量200多萬噸,快遞、外賣的塑料包裝年消耗量分別為180多萬噸、50多萬噸,上述產品為生活帶來了便利之余,也對環境造成較大的壓力。
那么,未來可降解塑料市場到底有多大?哪些公司受益匪淺,會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兒”?
市場規模近千億元
多年以來,可降解塑料市場都不溫不火。

據中金咨詢數據顯示,從2012年至2016年,國內可降解塑料市場規模始終在30億元以下,每年漲幅不超過10%,直到2018年之后市場規模才出現較大幅度增長,2019年中國生物降解塑料市場規模為61.47億元,同比增長了19.59%。
其實,國內可降解塑料行業起步較早,但遲遲沒有發育,皆因成本高企導致需求長期低迷,從而令產能難以有效提升。
事實上,在普通塑料袋的替代產品中,可降解塑料袋的成本雖比無紡布袋、紙袋低,卻也幾乎是普通塑料袋價格的兩到三倍,這么一來市場的替換意愿不太強。
有業內人士坦言:“在可降解吸管上,國外早在2008年就迎來了市場需求爆發,但國內直到2020年底才出現需求爆發。其實早在2007年,我們就開始生產可降解塑料吸管了,但一直是銷往國外。由于國內需求量一直低迷,國內業務線始終是半死不活的狀態?!?/p>
如今否極泰來,行業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
可降解塑料根據原料來源可將其分為生物基和石化基兩類:生物基的代表是聚乳酸,簡稱PLA;石化基的代表是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醇,簡稱PBAT。
當下,PLA每噸價格已從2019年底的2萬元左右漲至了4萬元左右,幾乎翻倍,而PBAT價格也出現了大幅上揚,短短一個月漲幅就達到了13%。
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總工程師季君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由于供求嚴重不平衡,可降解行業全鏈條從原料、加工到終端零售價,均出現了兩至三倍的價格上漲。以PBAT為例,2020年11月時價格在19000元~20000元/噸,如今市面報價已突破28000元/噸?!?/p>
此背景下,券商集體唱多。
華泰證券指出可降解塑料國內市場滲透率有望提高:“據IHSMarkit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需求量約46.1萬噸,而據GrandViewResearch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塑料包裝市場規模540.8億美元,假設以30%的替代比例計算,可降解塑料市場規模約162億美元?!?/p>
而華安證券認為:“中國此次推動的全國范圍內的禁塑政策將拉動可降解塑料國內需求穩步增長。到2025年,預計中國可降解塑料需求量為238萬噸,市場規??蛇_477億元;到2030年,預計需求量為428萬噸,市場規??蛇_855億元?!?/p>
賽道頭部公司漲勢如虹
從這個角度來看,可降解塑料市場大有可為,金發科技、恒力石化等提前在賽道布局的公司值得關注。
金發科技是全球前三、亞洲最大的可降解塑料原料龍頭公司,具有先發優勢,在建的6萬噸PBAT生產線將于2021年投產。
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經理郭德凡公開表示:“在今年禁塑令推行之前,國內的可降解材料需求非常小。我們的原料有八成銷往國外,在國內的年銷售量僅1萬噸,其中還有大量也是經國內中游加工企業生產為成品后銷往國外的。對比去年同期,我們今年1月的產量已經增長了10倍。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們的產能將達到18萬噸?!?/p>
業績預期大漲之下,金發科技股價耗時一個月翻倍,并創下2009年來的新高,成為可降解塑料板塊的領頭羊。
而恒力石化同樣不容小覷。
恒力石化市值突破3000億元,成為繼中石油、中石化、萬華化學之后,化工賽道第四家邁入“三千億市值俱樂部”的上市公司。
市值背后的推手正是其在可降解塑料的布局:簽下60萬噸PBS項目,恒力石化有望成為國內可降解塑料龍頭企業。
“隨著全面禁塑臨近,國內可降解塑料供需缺口較大,尤其是PLA供應不足,PBS耐熱性好、工藝簡單,可作為PLA替代產品使用,在國內PLA產能受限情況下,PBS市場空間依然廣闊。恒力石化進軍可降解塑料PBS領域,預計將大幅緩解國內PBS類生物可降解塑料供需缺口。隨著公司PBS產能逐步投放,公司在可降解塑料領域的規模優勢將得到凸顯,支撐公司未來業績持續增長。”光大證券稱。
需要注意的是,金發科技、恒力石化等也有潛在的投資風險。
一方面,市場有了一哄而上的現象,產能過?;虿豢杀苊?,對此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總工程師季君暉直言:“目前有意立項和已經立項的產能已經非常大了,如果資本和實業界還繼續無序流入,到2022年底,將很可能產生嚴重的供給過剩?!?/p>
另外一方面,金發科技、恒力石化等的股價處于歷史高位,獲利盤較多,隨時有撤退的可能性。
因此,投資時需保持警惕心。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跟本報無關。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作參考,實際盈虧自負。
Q&A問答
@神雕:董師傅,為什么陜西黑貓漲得那么好?我買的潞安環能就是不漲,后面還有機會沒有?
@董師傅:陜西黑貓拉出多個漲停板,令無數投資者眼饞,更為重要的是取代鄭州煤電成為煤炭股的龍頭。如今煤炭股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格局,一方面是基本面不怎么樣的股票連續漲停,另外一方面是基本面好的股票不漲甚至是跌跌不休。造成這個局面,主要是機構對煤炭股興趣缺缺,感興趣的主要是游資,而游資的口味比較獨特,喜歡困境反轉的股票,可以博取更大的收益。以陜西黑貓為例,其2020年業績預告顯示,凈利潤為2.5億元~2.8億元,同比增長823%~933%,業績可謂炸裂了,給資本市場留出了較大的想象空間——業績預喜的根本原因,還是焦炭價格大漲帶動毛利率同比提高了約5個百分點。至于潞安環能,業績應該也有好轉,但不會像陜西黑貓這種出現這么大的增幅,因此難以復制陜西黑貓的走勢,當然機會還是有的,業績好了、分紅高了自然也有資金青睞。
@琥珀琉璃:董師傅,追高廣汽集團被套,什么時候可以解套?

@董師傅:廣汽集團因為過度營銷“翻車”了。之前發布了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遭業界質疑并非新技術,本質上還是鋰電池,之后公開回應,“續航1000公里”和“8分鐘充電80%”并不是同一項技術,也并非搭載在同一款車型上,于是因新電池刺激暴漲的股價又跌回原形。想解套的話,就只能等廣汽集團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看是否有大幅增長進一步占領市場份額。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廣汽集團的自主品牌廣汽乘用車銷量慘淡,同比降7.95%至35.4萬輛,回到2016年的狀態,這令其股價進一步承壓。
想了解更多的網絡技巧,想追蹤董師傅的最新研究成果,不妨關注董師傅的微博。如果有個人上網的心得體會,也可以跟董師傅在線交流。此外,還可以加入電腦報讀者交流群:63357672,入群暗號:陳鄧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