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剛剛過去的牛年春節,你過得如何?春節過后的第一個工作周,大家是否還沉浸在熱鬧的過年氣氛中久久沒有回過神來?這期咱們就一起來聊聊過年的那些事,算是跟春節長假告個別,繼續為新的一年努力奮斗。以前過年,小崔姐在意的是玩什么吃什么,現在過年,小崔姐更在意和誰一起。今年春節,小崔姐終于見到了闊別一年多的朋友,剛開始大家有點拘謹,都在感嘆著彼此老了,但聊起天來,才發現朋友之間的那種默契完全沒有改變。小崔姐的整個春節其實沒發生什么特別的事,但有父母和朋友的陪伴就足夠了。下面看看新媒體事業部的小伙伴們在春節期間有什么體會、見聞或趣事吧。
要說2020年的遺憾之一就是電影看得不夠過癮,所以今年春節特意為春節檔電影貢獻了一波票房,《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刺殺小說家》等等,懸疑的、搞笑的、催淚的,看得我的情緒跌宕起伏。春節的電影院也格外熱鬧,有圓圓滿滿一大家子來看的,還有甜甜蜜蜜小情侶們來約會的,盡管電影院下調了上座率,但是每一場電影能坐的位置都坐得滿滿當當。看完電影出來后,街上張燈結彩,由衷地感嘆一句:過年真好!
為了響應防疫政策,今年春節選擇了就地過年,雖然沒回家,但是對家人的愛絲毫不會減少,小年那幾天給爸媽郵寄了一大堆年貨,有他們愛吃的臘腸板鴨、堅果柿餅等等。遠程教他們下載了一些老年版APP,UI界面更簡潔,字體更大,免得他們每次用手機都得戴老花鏡。大年三十那天,我和爸媽打著視頻電話,隔著手機屏幕聊著家常,憑借著互聯網的發達成果,我和家人實現了線上團圓。
最近這幾年,過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年味越來越淡了,以前是“大街小巷放鞭炮,無論男女和老少,舞龍燈踩高蹺,豐收的新年多熱鬧”,現在是“新年活動非常少,無論男女和老少,宅家里搶紅包,新年只有手機好”。不過每個人對年味的理解不同,或許對于當代00后來說,這就是他們過年的方式。我們“老年人”就只得自己創造年味了,熏香腸臘肉、貼春節對聯、掛紅燈籠……這些才是我熟悉的年味。
以前不太理解爸媽為什么總是要求過年必須回家,這次過年回家,看著爸媽斑駁的皺紋、稀疏的白發,突然心生感慨,我們還能陪他們多久呢?其實天下所有父母心都是一樣的,既希望孩子們能夠獨立生活擁有自己的一番天地,又舍不得他們離開自己太久太遠。這份父母心,可能只有當了父母之后才能理解,所以不只是逢年過節,平時也多回家看看他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