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覲麟
北京時間3月23日,“AI第一股”百度登陸港交所,開盤最高漲至256.6港元/股,較發行價252港元上漲1.8%,截至11點,報價253.4港元,成交量達16.5億,總市值超7000億港元。
時隔16年,百度從納斯達克回到了港交所,離國內投資者更近一步,這也使百度成為阿里、京東、網易之后又一成功在港上市的重量級中概股。
上市開門紅,無疑意味著市場對于百度的認可。事實上,這一點在百度招股時就有體現。之前百度公布的招股結果顯示,百度此次招股共接獲近40萬份申請,認購合共5.32億股發售股份,相當于香港公開發售初步可認購香港發售股份總數455萬股的112倍。此外,國際發售同樣大受追捧。公告顯示,國際發售項下初步提呈發售的發售股份獲超額認購,相當于國際發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發售股份總數約10倍。
無論是上市開盤成交活躍,還是招股獲市場熱捧,體現的都是市場對于百度的看好,而這背后無疑是對百度長期發展潛力以及AI實力的認可。
事實上,經過10年的深耕,百度的AI的確能給投資者提供無窮的想象空間。如今的百度,已經構建起了以AI為核心驅動力的三層增長引擎,分別撐起了百度的底盤、中期發展動能與長期發展空間。
尤其是在智能駕駛方面,百度近期所取得的成功堪稱豐富。以Apollo為例,3月16日,百度獲滄州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和示范運營管理聯席工作小組頒發首批無駕駛人測試通知書以及自動駕駛示范運營通知書。尤其是后者,其允許百度可以進行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模式的探索,這也意味著百度自動駕駛的商業化進程再次提速。
而在AI芯片方面,百度昆侖也迎來了重大進展——完成了新一輪融資。據悉,此輪融資由中信產業基金牽頭,估值約為20億美元。
如今,百度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其在與內地投資者分享AI發展帶來的時代紅利的同時,也讓自身的發展迎來了新的契機:內地投資者對百度有著更加切身的認識,對于百度的重磅AI股成色可以更加客觀和積極地審視。
成功在港上市的百度,開啟了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