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車最被人熟知的一次“事故”,發生在2015年的8月28日北京世錦賽男子110米欄決賽上。一位攝影記者在乘坐一輛平衡車進行跟拍時,因為操作失誤不慎將剛剛奪冠的牙買加“飛人”博爾特鏟倒在地。

這場被網友戲稱為讓“保險公司的心跳出嗓子眼兒”的小事故,雖然沒有造成大的傷害和后果,但依然在公眾面前暴露出了平衡車當時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
總體來看,平衡車的種類多種多樣,但基本的原理都大同小異:它主要依靠車輛本身的自動平衡能力。而這種能力其實是通過平衡車內置的傳感器判斷車身所處的姿勢狀態,經處理器計算出適當的指令后,進而驅動馬達來實現整車平衡的效果。
和傳統的交通工具相比,電動平衡車有易于操控,容易上手的優勢。同時,其小巧的體積,也使得它能夠在一些相對狹窄、封閉的空間中使用。
其實很早開始,電動平衡車就在一些特殊行業得到了應用:比如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期間,安保人員就使用了SegWay電動平衡車用于日常巡邏。而近些年,一些商場、公園、場館,以及代駕、外賣這樣的行業中都能夠看到電動平衡車的身影。
在消費級市場,特別是年輕群體中,電動平衡車已經成為了具備潮流玩具和短途出行工具雙重屬性的智能產品。也就是這個時候,電動平衡車的安全問題才真正走入了公眾的視野,進而被更多人所重視。

電動平衡車沒有油門、剎車這樣的裝置,其越障、爬坡能力欠佳,制動距離較長的問題就比較突出。在一些相對復雜的路況或者是緊急情況下,這都可能導致一定的安全隱患出現。
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欄目”此前對電動平衡車的安全問題進行了專題報道。根據報道,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電動平衡車產品質量進行抽查,20個批次的產品,不合格的有13批次,不合格率達到了65%,但1500元以上的產品,合格率為100%。
這次的檢測項目包含15種,包含防水防塵、抗鹽霧腐蝕、抗沖擊等質量問題,以及超速保護、駐坡能力及保護、充電鎖止、防飛轉等安全相關項目。
這些測試項目很好地反映了當前電動平衡車產品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比如在駐坡能力及保護方面,絕大多數參與測試的平衡車產品都表現不合格。很多產品在測試過程中,上坡動力不足時,完全沒有任何鎖止保護機制,車輛因為重力向下滑行。
此外,在進行一些防水、抗跌落、沖擊的測試中,部分產品甚至出現了短路、起火的情況,這其中存在的危險和安全隱患不言而喻。
從最終的結果來看,有11批次產品不符合使用質量指標要求,不合格的項目為防水性能、抗鹽霧測試。而有6批次產品,沒有通過安全保護功能檢測。
近7成的電動平衡車產品無法通過有關部門的質量檢測,反映的是當前電動平衡車行業存在的質量安全問題。
近些年電動平衡車市場廣闊的發展前景,讓一些小廠家看到了商機。但苦于沒有核心技術,他們只能通過逆向仿制等手段生產出一些低端產品,利用低價低質的手段快速搶占市場,獲取短期利益,導致在最關鍵的質量和安全措施方面大打折扣。
根據有關數據的統計,目前我國電動平衡車的生產企業已經有上千家之多,幾年前電動平衡車的年產量就已經達到了400萬臺。而這其中有相當大比例的生產廠家都是一些沒有核心技術,產品存在安全和質量隱患的小企業。

那么,有沒有一套明確的產品標準和規范呢?其實是有的。
目前我國針對電動平衡車產品主要有兩套國家標準,分別是《GB/T34668-2017電動平衡車安全要求及測試方法》和《GB/T34667-2017電動平衡車通用技術條件》,兩套國家標準分別于2017年10月14日發布,并在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前者主要針對平衡車安全方面,圍繞平衡車的材料、外殼、安全保護功能、環境可靠性等做出規定;后者針對平衡車通用技術方面,主要圍繞平衡車的產品分類、主要技術性能、功能以及包裝和貯存做出規定。
此前央視報道的抽查測試,依據的就是這兩項國家標準。從相關的標準文件中可以看到,兩項國家標準是由納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牽頭,聯合了有關院校、科研機構以及業內相關企業共同起草的。
納恩博是當前電動平衡車領域的龍頭企業,尤其是在高端市場占據了絕對的市場份額,其最知名的產品就是大家熟知的九號平衡車、小米平衡車等等。
2015年,納恩博宣布全資拿下賽格威(SegWay),后者創建于1999年,在平衡車領域擁有“泰山北斗”般的地位。前面我們提到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采購的那批平衡車就是賽格威的產品。
收購了SegWay之后,納恩博獲得了賽格威三大產品系列近十款產品的所有權,還包括行業核心專利400+,也包括工廠、員工、研發技術和人才,以及全球經銷商網絡和供應商體系。
在這次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抽檢結果中,納恩博旗下的兩款產品全部通過了相關測試。

作為消費者,我們在選購和使用平衡車的時候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首先,最重要的問題說三遍:不要貪便宜!不要貪便宜!不要貪便宜!
當前市面上充斥著大量的廉價電動平衡車產品,有的甚至可以做到百元左右。但很多產品在一些基本的防水、充電保護方面都做得不夠到位,偷工減料現象嚴重,連最基本的產品質量都很難保證。
所以在選購電動平衡車的時候,應該盡量選擇一些有技術實力、有質量保證的大品牌產品。這些產品更注重產品質量,同時在軟硬件方面擁有更完善的技術方案和手段,能夠有效保障用戶的使用安全。
前面也提到,在央視報道的測試結果中,抽查的1500元以上4批次產品全都合格,合格率100%,這其中就包括9號平衡車。這其實也說明了,大品牌產品在質量和安全方面的可靠性。
另外,即便是遇到一些產品質量問題,大品牌在相關的售后政策方面也更有保障,消費者切記不要貪圖一時的便宜,而在質量和安全上做出妥協。
另外,電動平衡車并非交通工具,不能在城市機動車道上行駛,建議盡量選擇一些平坦、空曠的場地使用,并且一定要佩戴安全護具。很多大品牌在一些針對青少年群體使用的產品上也有限速保護、語音提醒這樣的安全機制,家長可以在孩子使用平衡車的時候合理利用,盡可能保護自己孩子的安全。
除此之外,國家相關部門以及一些行業頭部企業也應該加強更深度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完善相關政策和法規。引導電動平衡車行業的健康發展,杜絕有損消費者利益的情況。讓電動平衡車這樣的新物種,真正能夠為普通用戶帶來生活上的趣味和便利,讓平衡車行業重新回到平衡、有序的健康發展軌道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