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是一門語法簡潔優美,功能強大,應用領域廣泛,并且具有強大完備的第三方庫,可移植,可擴展,可嵌入的解釋型編程語言。由于Python強大的功能,Python不僅僅可以幫助我們處理一些復雜的事情比如人工智能,自動化運維節約我們的時間,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數學上的一些難題,來看看如何用Python解決這兩道高考數學題吧,分別涉及“集合”和“排列組合”。
題一:設集合A={X|1≤X≤3},B={X|2
這道題涉及集合,如果用普通的方法通過畫圈法就可以求出正確的范圍,其實用Python也可以快速解決這道問題。這里需要導入Sympy庫,Sympy是一個符號計算的庫。它的目標是成為一個全功能的計算機代數系統,同時保持代碼簡潔、易于理解和擴展。Sympy支持符號計算、高精度計算、模式匹配、繪圖、解方程、微積分、組合數學、離散數學、幾何學、概率與統計、物理學等功能(圖1)。

首先導入Sympy庫,圖中Sympy下面有一條紅波浪線(一些編程環境的輔助功能),運行中報錯“ModuleNotFoundError”,表示系統中沒有檢測到這個庫,需要手動安裝才可以(pip install sympy)。接下來我們將題目轉換成數學形式。A={X|1≤X≤3},A的范圍在1≤X≤3。轉換成sympy.Interval(1,3)。B={X|2
這里給你留一個小思考,如果出現1
題二:6名同學到甲、乙、丙三個場館做志愿者,每個同學只能去一個場館,甲場館安排1名同學,乙場館安排2名同學,丙場館安排3名同學,則有多少種不同的安排方法?
一般我們用組合方法? ? ? ? ? =6×10便可以計算出最后的結果為60種。在Python中我們只需導入Scipy庫便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Scipy又稱為高級科學計算庫,一般用于科學計算、統計分析等。
先從6個人中挑選一人,然后從剩下的5人中挑選兩人,最后剩下的三個人自動成一組,最終的搭配方法也是有60種。
不管是排列組合還是集合,Python都有合適的庫幫你高效獲得答案。在掌握Python的核心語法后,你就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去找尋能夠解決你問題的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