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梅
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進步,超聲檢查在各級醫院全面推廣普及。其主要是利用超聲波成像原理,使人體內臟和周圍器官的斷面圖像顯示在超聲診斷儀屏幕上。與此同時,超聲醫學的新技術和新方法亦層出不窮,目前各大醫院對女性婦科超聲檢查主要有腔內超聲與經腹超聲,這兩種不同類型的超聲檢查各自具有的功能特征也相對較為明顯。了解并掌握區分腔內超聲檢查與經腹超聲檢查的不同點,對于廣大深受婦科疾病困擾的女性,能夠正確選擇超聲檢查方法,保障超聲診斷準確率具有一定指導意義,也是其得以早日康復的最佳途徑。
1腔內超聲檢查與經腹超聲檢查的定義
腔內超聲檢查即腔內B超,主要是指將腔內探頭伸入受檢者陰道,或者直腸內進行超聲檢查,適用于觀察受檢者小骨盆內盆腔臟器的情況。此外,需要先在腔內探頭上套上一次性避孕套。
經腹超聲檢查即腹式B超,主要是指將腹部探頭直接貼于受檢者腹部來進行超聲檢查,適用于觀察受檢者腹腔臟器,如肝臟、膽道、胰腺、脾臟、胃腸、腎臟、子宮、附件等的情況。
2腔內超聲檢查與經腹超聲檢查的特征
腔內超聲檢查經陰道進行的受檢人群是有過性生活史的女性。沒有性生活史的女性需采用經腹超聲檢查,亦可用經直腸超聲檢查,不可使用經陰道超聲檢查。在實際應用中,腔內超聲多數應用的是經陰道超聲,經直腸超聲用得少。腔內超聲探頭位置更接近子宮卵巢,圖像清晰度較高,檢查結果更準確。腔內超聲更易檢出小于1 cm的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等疾病,尤其像女性黃體囊腫、多囊卵巢、宮外孕、輸卵管積液等,也可通過腔內超聲直接予以診斷。需要注意的是,受檢者接受腔內超聲前不用憋尿,需排尿后方可檢查。因,此腔內超聲檢查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實際操作的便捷性也相對較為突出。
經腹超聲檢查即最常見的一種超聲檢查方式,像體檢篩查、常規檢查都有經腹超聲檢查項,可以測出女性體內較明顯的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疾病,但可能存在一定的誤診率,往往需要搭配更多專項檢查方能確診。受檢者需要在檢查前憋尿,待膀胱達到充盈狀態后,子宮以及卵巢受壓向下移位,方能使最終成像清晰度得到有效保障。而對于憋尿,由于每個人情緒感觸存在差異,往往有部分受檢者覺得自己已經“有尿”,但醫生查驗時又有尿液不夠的狀況,因此做經腹超聲檢查,必須提前與醫生進行交流溝通,明確檢查時間后合理飲水憋尿方能順利完成經腹超聲檢查。
3腔內超聲檢查與經腹超聲檢查有什么不同?
經腹超聲檢查開始前要憋尿,受檢者可在檢查前30~60 min適當飲水800~1 000 ml,使憋尿狀態能夠達到檢查要求,以此確保最終成像清晰度能夠完全達到預期。腔內超聲在檢查前受檢者便不用憋尿,甚至要先排尿,即可進行檢查,相對節約時間。
腔內超聲檢查與經腹超聲檢查的方式和功能性也明顯不同。經腹超聲主要是觀察受檢者腹部區域,腔內超聲檢查則是在受檢者陰道或直腸內進行觀察。腔內超聲檢查可以檢測出絕大多數女性疾病,與經腹超聲檢查相比,腔內超聲成像分辨率明顯更高,誤診率相對較低。因此腔內超聲檢查往往可以查到經腹超聲檢查不易發現的女性疾病,尤其身體條件較差的受檢者,比如腹壁肥厚、腹壁瘢痕、卵巢位置過于深、腹腔腸氣過多等,腔內超聲檢查診斷結果準確率更高。但腔內超聲檢查因探頭放置空間較窄,在實際檢查過程中部分患者會有輕微不適感,同時因掃查范圍較局限,對較大病灶檢查效果較差。而經腹部超聲適用于所有婦科超聲檢查的女性,掃查范圍廣。對于較大的占位性病變,經腹部超聲檢查圖像更有優勢觀察病變的整體性,了解病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
腔內超聲檢查與經腹超聲檢查的不同之處,還體現在腔內超聲檢查。雖然其實際操作相較于經腹超聲檢查更加便捷,但其對受檢者身體硬性標準要求高。沒有性生活史的女性禁用經陰道超聲檢查。月經期、陰道不規則出血、陰道畸形或炎癥、性病等人群,不適于做經陰道超聲檢查。月經期、肛門腸道有明顯炎癥或出血、肛管或直腸狹窄、直腸內有異物等人群都不適于做經直腸超聲檢查。
4小結
綜上所述,超聲檢查是臨床上比較常規的手段。腔內超聲檢查與經腹超聲檢查各有特點,應合理選擇適用于自身的超聲檢查類型。通常經腹超聲檢查如果可以檢測出的疾病,就不需要直接選擇腔內超聲檢查。而對于有些需要腔內超聲檢查才能確診的,便須謹遵醫囑,嚴格按照醫生要求合理去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