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強
近年來我國頸椎病發病率呈逐年遞增的發展趨勢,且發病群體也越來越年輕化。結合實際來看,頸椎病主要是慢性勞損致使人體頸椎骨質、椎間盤及韌帶等一種退行性疾病。目前頸椎病向年輕化發展,與當今社會經濟結構特征、人們生活工作模式的轉變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頸椎病可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需積極治療,因此,關注頸椎病治療便顯得極為必要。現階段西醫臨床醫學水平雖然比較發達,但其在治療頸椎病方面,理念方式單一、流程固化、治療效果有限。中醫在治療頸椎病方面,顯現出方法多元,標本兼治等諸多優勢,相關醫學文獻研究發現,中醫治療頸椎病患者,絕大多數病情都可得到有效緩解,預后良好,而且復發率極低。本文將科普4種中醫治療頸椎病的方法,以供參考。
1中醫治療頸椎病的4種常見方法
1.1 按摩治療頸椎病
中醫治療頸椎病最常見的方法便是按摩療法,醫師或專業技師用手提捏患者后頸部區域肌肉(自后發際線到頸肩),按摩內容即捏肩4 min、前后轉肩1~2 min,并適度慢速左右轉動患者頭部2 min;以此起到放松患者頸部肌肉,改善頸椎區域血液循環的效果,使之病情癥狀可以迅速得到緩解。
1.2 藥枕治療頸椎病
藥枕治療頸椎病即在枕頭內放入藥材,患者每日枕著藥枕入眠4~6個月,便可大幅改善頸椎病患者病情癥狀,且藥枕對于動脈硬化、腰椎疾患、高血壓、關節炎等癥也有一定防治功效。
目前最常用治療頸椎病藥枕組方為:當歸40 g、川芎30 g、秦艽30 g、羌活40 g、藁本30 g、制川烏10 g、乳香40 g、沒藥40 g、葛根30 g、紅花20 g、赤芍30 g、石菖蒲30 g、獨活30 g、桂枝20 ?、細辛15 g、白芷30 g、丹參40 g、防風30 g、威靈仙30 g、木瓜30 g、續斷30 g、桑寄生40 g研成粗細適中藥粉,制成藥枕引導患者使用即可。
1.3 中藥熱敷治療頸椎病
中藥熱敷治療頸椎病,即借助外用藥草,敷在患者頸椎區域,以達到治療頸椎病的目的。例如,選取防風、土鱉蟲、紅花、澤蘭、木香、三凌等藥材,制成祛風除濕、活血止痛藥膏,將之貼敷在患者頸背部,一副貼20 h左右,每個貼敷7~8天后可休息2~3日再貼。需要注意的是此方法不適用于皮膚過敏的頸椎病患者。
1.4 內服中藥治療頸椎病
內服中藥治療頸椎病,即飲服中藥,辨證論治頸椎病,實踐期間多以溫補肝腎臟腑,促進患者精血運化,使之自身內濕風邪得到有效驅散,在活血通絡的基礎上,逐步表本兼治,改善患者機體狀態,為治療頸椎病打下良好基礎。
以上是目前中醫治療頸椎病最常見的4種方法,這4種方法都有著施行便捷、見效快等優勢特質,對于患者而言治療成本也較低,適用于所有階層、所有年齡層頸椎病患者群體。
2其他較典型的治療頸椎病方法原理
2.1 針刺通絡治療頸椎病
針刺通絡治療頸椎病,即以局部取穴與循經取穴聯合模式,配合辨證確認患者針刺穴位,通常若頸椎棘突旁患者壓痛名號先,便可按照風池、大椎、肩井、天宗、列缺、中渚、后溪為主穴每次針刺3穴,以此達到通絡止痛,緩解患者頸椎病癥狀的目的。
2.2 牽引治療頸椎病
牽引治療頸椎病,即引導患者坐在牽引椅,用牽引帶固定患者枕頭和下頜,頭超前傾斜15°,牽引帶另一端附上4 k g重物,引導患者牽引20 min即可。患者如果長期堅持牽引,可使頸椎病病情得到大幅改善,后續可隨患者機體情況自行增減牽引重量和牽引時限。需要注意的是每次牽引完必須起身活動放松或者休息一下,放松肌肉關節,方能最大限度發揮牽引治療頸椎病的價值功效。
2.3 功能治療頸椎病
功能治療頸椎病方法,即在經過其他手段治療后病情穩定頸椎病患者,便可采取針對頸部功能鍛煉的方法,逐漸調節自身頸椎及周圍組織結構,減低血管神經所受病理刺激,最終達到增進肌力和穩固頸椎的目的,保障自身頸部功能可以完全恢復至正常水平。
3頸椎病治療方法的認知誤區
3.1 按摩療法旨在緩解癥狀
中醫治療頸椎病方法較為多樣,很多人對于頸椎病治療方法存在較大誤區。例如,部分頸椎病患者喜歡按摩,認為堅持按摩便可以治療頸椎病;其實按摩療法旨在緩解癥狀,只能治標,無法治本;且按摩原理即利用外力刺激肌肉功能,一旦長期、頻繁強力按壓,患者頸椎功能也會因此而快速下降,對于患者病情治療恢復十分不利。所以按摩療法治療頸椎病,必須謹慎選用,頸椎病患者最好還是根據醫生建議去治療。
3.2 初發患者需重視休養
對于頸椎病初發患者,大部分人都會主觀認為這可能與缺乏鍛煉有關,只要加強鍛煉,病情便會好轉,其實這種觀點是不可取的。頸椎病初發患者,無論是什么病因所致,都需盡快休息調養,最好2~3周不要隨意運動鍛煉,否則病情會逐步加重。期間必須保障能夠擁有良好的睡眠質量,嚴格按照醫囑設置床板軟硬度和枕頭高度等,方能緩解癥狀、穩定病情,從而為自身能夠早日恢復至健康狀態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