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先慧,鄂玉聯,馬瑞杰,李 雪,王 靜
(新疆心連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新疆昌吉 832200)
肥料作為糧食的“糧食”被全世界廣泛應用,施用化肥的增產作用占各增產因素總和的一半以上,因此化肥是對作物產量有影響的重要因素[1]。在農業生產中,大多數種植施肥習慣為底肥+追肥,并且一次性施肥所占比例逐漸增大[2]。近年來,利用不同載體研制新型復合肥的技術發展迅速[3-7],添加相關載體和增效物質的產品越來越受到用戶的關注,不同肥料增效劑的添加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芹菜是一種適應性較強的傘形科草本植物,楊麗輝等[8]針對不同的腐殖酸對芹菜產量和養分積累進行研究,探索出適合芹菜的腐殖酸添加量;王小宇等[9]發現腐殖酸水溶肥可以明顯改善作物性狀,提高作物的產量和經濟效益;李成[10]使用高效有機肥對“黃心芹”進行了研究,發現高效有機肥可有效提高芹菜產量。
通過對腐殖酸肥料的研究發現,腐殖酸復合肥可促進小麥個體發育、干物質量積累、分蘗發生和后期成穗;可促進水稻生長發育,使水稻提早成熟,與施用普通摻混肥相比,增產效果明顯。對甘薯、玉米、葡萄、大蔥、大蒜和白菜等作物施用腐殖酸肥料,也具有良好的促進效果和品質提升作用[11-18]。
單寧復合肥是一種添加了植物多酚的復合肥。植物多酚是植物體內重要的次生代謝產物,具有緩解非生物脅迫、生物脅迫及促進作物生長發育的功效。植物多酚的增效機理為重金屬處理、氮的固定、硝化作用影響微生物酶活性、改變土壤微環境等[19-22]。
芹菜作為一種可口蔬菜,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性較好。復合肥養分均衡,可滿足作物的營養需求,但目前復合肥的種類較多。為驗證不同復合肥對芹菜農藝性狀的影響,開展了田間小區試驗,以期為復合肥的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供試作物:芹菜,品種為四季小香芹。
供試肥料:常規復合肥(28-10-12)、單寧復合肥(28-10-12)、腐殖酸復合肥(28-10-12),腐殖酸復合肥中添加的原料為礦物源腐殖酸,以上肥料均由新疆心連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提供。
試驗設在新疆心連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廠區的智能調控溫室大棚內。試驗用溫室大棚具有自動降溫、升溫、遮陰、補光等功能,可根據作物生長環境進行光、熱、水、氣的調控,其中通過頂窗、風機和濕簾進行降溫,通過暖氣和內保溫層進行增溫;溫室內設有自動噴水裝置,可為溫室濕度提供保障;通過遮陰網來控制光照強度,光照過強打開遮陰網,光照不足時打開補光燈進行補光。試驗時間為2019年10—12月,試驗用土壤為灰漠土,質地為壤土,其基本理化性質見表1。
1.3.1 試驗處理
試驗為田間小區試驗,每個小區為1個處理,小區面積約10 m2。試驗共設3個處理,分別為對照處理(CK),施用常規復合肥;處理1(T1),施用單寧復合肥;處理2(T2),施用腐殖酸復合肥;每個處理重復3次。每個小區鋪設2條滴灌帶,每條滴灌帶移栽種植2行芹菜,芹菜株距10 cm,間距20 cm。選取不同復合肥作為基肥一次性施入,施肥量均為450 kg/hm2,后期僅提供水源支持,不再進行追肥處理。
1.3.2 指標調查
先在育苗盤中進行育苗,當芹菜苗長有3~4片葉片時移栽至試驗小區。分別在芹菜苗移栽后第15、30、45、60 d進行株高、分蘗數、葉綠素相對含量(SPAD值)和鮮重等指標的調查。
株高:采用直尺進行測量,從芹菜基部至芹菜正常伸展狀態下的最高處。
分蘗數:每個小區取5株芹菜,記錄每株芹菜的分蘗數,求平均分蘗數。
SPAD值:分別在每個小區隨機選取長勢基本一致的葉片,采用SPAD儀進行測量,每個小區選取相同測量數取平均值作為該小區的SPAD測量值。
鮮重:采摘的芹菜去除根部泥土,稱重、記錄。
1.3.3 數據分析
采用Excel 2010進行數據分析并制圖、制表,采用SPSS 19.0進行數據顯著性差異分析。
芹菜苗移栽后第15、30、45、60 d,不同施肥處理的芹菜株高見表2。

表2 不同施肥處理的芹菜株高 cm
由表2可知:在芹菜苗移栽不同天數后,3個處理下的芹菜株高沒有顯著性差異,表明3種復合肥處理對芹菜株高的影響不明顯。
不同施肥處理的芹菜分蘗數見表3。

表3 不同施肥處理的芹菜分蘗數 個
由表3可知:在芹菜苗移栽后第15、30、45、60 d,T1處理的芹菜在第30 d、第60 d的分蘗數顯著高于T2處理的,在整個生育期分蘗數顯著高于CK處理的;T2處理在芹菜生育期前30 d較CK處理顯著增加了芹菜分蘗數,隨生育期推進,后期與CK處理的分蘗數無明顯差異。通過不同施肥處理對芹菜分蘗數的分析可知,腐殖酸復合肥處理在整個生育期較常規復合肥處理均顯著增加了芹菜分蘗數;單寧復合肥在芹菜生育前期能顯著增加芹菜分蘗數,對芹菜生育后期的作用效果顯著降低,分蘗數較CK處理的無明顯變化。
不同施肥處理的芹菜葉片SPAD值見表4。

表4 不同施肥處理的芹菜葉片SPAD值
由表4可知:在芹菜苗移栽后第30、60 d,不同施肥處理間的SPAD值差異不顯著。
不同施肥處理的芹菜鮮重見表5。

表5 不同施肥處理的芹菜鮮重 g
由表5可知:在芹菜苗移栽后第15、30、45、60 d,T1處理的芹菜產量在整個生育期(除第45 d外)均顯著高于T2和CK處理的;T2處理在移栽30~45 d期間,產量顯著高于CK處理的,但在最終收獲期T2和CK處理的芹菜產量差異不明顯。通過上述分析可知:腐殖酸復合肥處理較常規復合肥處理可顯著提高芹菜產量,在移栽60 d后,產量增幅達到19.29%;單寧復合肥處理在收獲期也小幅提高了芹菜產量,但較常規復合肥處理產量增幅不明顯。
腐殖酸具有直接和間接促進植物生長發育的作用,可增強作物根系活力,強化作物對營養的吸收和轉化,改善土壤微環境。腐殖酸是土壤肥力的基礎、植物營養的儲庫、植物生長的活化劑。王藝斐[23]研究了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對芹菜的肥效,發現噴施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增加了芹菜的株高并提高了產量,與本文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通過田間小區,3種復合肥在一次性基施的基礎上可得出以下結論:
(1)3種施肥處理對芹菜的株高和葉片SPAD值的影響不明顯。
(2)單寧復合肥的肥效主要體現在芹菜生長發育前期,隨著生育期的推進,其肥效與常規復合肥的差異不明顯。
(3)3種施肥處理中,腐殖酸復合肥的效果最好,顯著增加了芹菜的分蘗數并提高了產量。
本研究主要針對芹菜產量,對其品質等相關指標調查研究得較少。在肥效研究中不僅應考察肥料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而且應探索肥料對農作物品質的影響,完善和推廣綠色項目的同時需要把控食品安全質量風險。因此,在后續的試驗中將探究不同類型的復合肥對土壤微環境、養分利用率、芹菜品質的影響,為高效綠色肥料的推廣應用提供相關的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