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磊,馮皓,王珊珊,王維思,彭敦誠
(威凱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廣州 510663)
能源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動力基礎,傳統能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屬于有限的不可再生資源,由于過度的開發使用,這些資源終將面臨枯竭的風險,現階段化石能源在我國能源結構中占主導地位,利用效率低下、環境污染嚴重,與我國可持續發展理念不符,因此綠色發展、清潔能源、優化能源結構等概念需要與發展融合一體。近些年來水電、風電和光伏發電等綠色能源得到了快速發展,尤其光伏發電領域,需求持續升溫。
在光伏發電系統中,熱斑效應一直都是危害太陽能電池壽命的主要因素之一。所謂熱斑效應,就是電池片由于樹木、鳥糞、灰塵等外界物品遮擋了太陽光線,導致該串聯支路中被遮蔽的太陽電池組件,將被當作負載消耗其他正常光照的太陽電池組件所產生的能量,被遮蔽的太陽電池組件此時會發熱。熱斑效應產生局部高溫,當溫度超過一定限值,將會降低電池組件壽命,嚴重的可能會燒毀電池片的柵線,導致整個組件失效。另外,正常光照的太陽電池所發出的電能,也會回流到能被遮蔽的電池中,此時發生熱斑效應的電池就變成了負載,將電能消耗掉。為了防止太陽電池由于熱斑效應而遭受破壞,電池組件的正負極之間會并聯一個旁路二極管(圖1),利用二極管正向導通、反向截止的工作特性,當電池片正常工作時,電流不流過二極管,持續發電累加到外部電路,但當電池片出現熱斑效應導致發電量降低或者不能發電時,旁路二極管可以讓其它電池片產生的電流從二極管的支路上流過,這樣一方面可以保證太陽能發電系統繼續發電,另一方面也能防止故障電池變為負載消耗電能。
光伏組件使用環境復雜,旁路二極管由于安裝在接線盒中,受空間限制散熱條件不好,往往需要工作在高溫環境中,同一光伏系統中二極管使用的數量很多,因此旁路二極管的選擇對于光伏系統來說至關重要。本文將著重介紹二極管反向電流參數的測試方法,通過不同的典型環境試驗測試二極管反向電流,并對測試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出二極管反向特性均勻性的篩選方法。
二極管在電路中相當于一個開關作用,二極管在反向截止的時候,并不是完全理想的截止。當承受反壓的時候,二極管處于偏置狀態,電壓與PN結內建電場反方向,由于存在電子漂移而形成少子,會有些微小的電流從陰極漏到陽極,這就是我們說的反向漏電流,這個電流通常很小,而且反壓越高、溫度越高,漏電流越大,帶來電能損耗越大。反向電流的大小與電壓和溫度相關,反向電壓越大,少子獲得的勢能也越大,越有可能掙脫原子核的束縛,反向電流也越大;高溫時,二極管的反向電流增加到毫安級,這樣不僅失去了單方向導電特性,還會使管子過熱而損壞。如果電壓、溫度持續升高,反向電流則會持續升高,二極管最終被反向擊穿。因此,二極管的反向電流越小,即代表二極管的單方向導電性能越好。
關于旁路二極管測試溫度,IEC標準間存在一個技術要求不協調的地方,即在IEC 61215-1:2016 Terrestrial photovoltaic (PV)modules - Design qualification and type approval - Part 1: Test requirements的MQT 18旁路二極管熱試驗中規定,測試條件按照舊版本IEC 61215:2005中的10.18條規定,二極管隨著組件被加熱到(75±5)℃進行測試,但在IEC 61215-2:2016 Terrestrial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Design qualification and type approval - Part 2:Test procedures中4.18條旁路二極管測試(MQT 18)的規定,二極管隨著組件被加熱到(90±5)℃進行測試,這是兩個新版標準對于二極管試驗溫度規定不協調的地方。通過二極管的特性我們知道,當溫度升高時,二極管的反向電流成倍的升高,反向電流的增加,勢必增加電能在發電系統內的消耗,另外持續的反向電流也使得二極管結溫持續升高,降低二極管的壽命。因此,高溫下的二極管漏電流越小代表二極管的反向性能越優良,并且同一系統中二極管的反向參數越穩定,光伏發電系統輸出的電源特性越穩定。在后文的高溫測試中,采用了IEC 61215-2:2016標準中規定的更為苛刻的90 ℃環境溫度進行測試分析。IEC 61215系列標準對于測試溫度的規定見表1。
在現有的標準體系中,沒有專門針對光伏組件用旁路二極管反向電流的測試方法,但是二極管在工作原理和特性上沒有本質區別,因此在測試旁路二極管反向電流時,參考已有標準GB/T 4203-2015《半導體器件 分立器件和集成電路 第2部分:整流二極管》中的測試方法,標準中介紹了兩種方法來測試反向電流,即直流法和示波器法。
直流法為反向電流的基本測試電路(圖2),即通過一個保護電阻器R,施加規定的反向電壓,在規定的環境、電參數條件下,通過精密電流測試裝置測試流過二極管的反向電流IR。反向電流是由少數載流子的漂移運動形成的,少數載流子由本征激發產生,溫度的升高,加強了本征激發,漂移運動的載流子數量增加,該電流數值決定于溫度,而幾乎與外加電壓無關。在一定溫度T下,由于熱激發而產生的少數載流子數量是一定的,電流趨于恒定,這時的電流就是反向飽和電流。因此,直流法更適合于測量達到穩定狀態的反向電流。
示波器法用于測試反向電流瞬時值,基本測試電路如圖3,當施加在二極管兩端的反向電壓增大至某一數值時,少子的數量和能量增加,破壞內部的共價鍵,使原來被束縛的電子和空穴被釋放出來,不斷增大電流,最終PN結擊穿,此時更適用示波器法進行測試,通過示波器持續捕捉動態的電壓和電流曲線,得到動態的反向特性,圖中的R是當二極管擊穿后的保護電阻。
因此,直流法和示波器法二者在測試原理上沒有本質的差別,都是對電壓和電流參數的基本測量,區別是兩種方法分別適用于二極管穩態和動態特性。
旁路二極管在光伏發電系統中批量使用,反向電流大的二極管增加了發電系統內的能耗,為了保證各個發電單元內部的平衡,因此需要選擇反向電流小和工作特性相近的產品。本節通過測試幾種典型環境下二極管的反向電流,運用數據統計相關知識對測試結果進行均勻性分析。
為了方便數據對比,本實驗設計選取兩個型號的二極管樣品進行測試,其中型號A和型號B待測樣品各20個,分別在常溫25 ℃、高溫90 ℃(按照IEC 61215-1:2016對于旁路二極管測試的溫度要求)和雙85(IEC 61215-1:2016對于組件整體測試的典型環境)條件下進行全檢,每個樣品重復測試2次。
利用單因子方差分析法對A、B型號樣品反向電流的均勻性進行測試。型號A樣品反向電流測試數據見表2、單因子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型號B樣品反向電流測試數據見表4、單因子方差分析結果見表5。
根據單因子方差分析法計算得出統計量F,按照規定若F<自由度為(f1,f2)及給定顯著水平α(通常α=0.05)的臨界值F(f1,f2),則表明樣品內和樣品間無顯著性差異,樣品是均勻的,否則則表示不均勻。型號A、B樣品自由度均為f1=19;f2=20,由此可以得出型號A、B樣品的F與F0.05(19,20)關系(表6)。
對于型號A的樣品計算的 F 統計量值均小于 F 臨界值,表明在 0.05 顯著性水平時,在以上三種測試環境條件下,二極管的反向電流結果是均勻的;對于型號B的樣品計算的 F 統計量值均大于 F 臨界值,表明在 0.05 顯著性水平時,在以上三種測試環境條件下,二極管的反向電流結果是不均勻的,即該批次的二極管反向電流測試結果偏差較大,性能表現不均勻。
圖2 反向電流的測試電路(直流法)
圖3 反向電流的測試電路(示波器法)
表2 A型號二極管不同環境條件下反向電流測試數據
表3 A型號二極管單因子方差分析結果
1)光伏旁路二極管的反向特性尤其反向電流對整個發電系統影響很大,旁路二極管的反向截止功能不僅能保護發生熱斑的組件,另一方面反向電流小的產品,對系統中電能的消耗要少。
表4 B型號二極管不同環境條件下反向電流測試數據
表5 B型號二極管單因子方差分析結果
2)而在實驗室測試中,針對IEC 61215-1:2016和IEC 51215-2:2016中旁路二極管測試溫度不協調的問題,建議用更為嚴苛的90 ℃溫度條件進行測試,嚴苛的測試溫度保證了二極管復雜環境中工作的可靠性。
表6 型號A、B樣品的F與F0.05(19,20)關系
3)光伏陣列中對于旁路二極管的使用數量很大,為了保證各個發電單元內部的平衡,可以按照本文介紹的單因子方差分析法對樣品某一特性的均勻性進行分析,必要時剔除工作特性偏差較大的樣品重新分析,從而指導二極管的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