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正南
摘? 要: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越走越實,人民對于環境保護工作更加重視。水土保持治理工作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也不能放松警惕。相關各方和各級黨和政府應該采取切實有效地舉措深入推進水土流失的綜合治理工作,發揮生態資源的經濟效益,為人類留住綠水青山,給地球留下美麗家園。
關鍵詞: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生態文明建設
引言
水土流失問題是現在我國面臨的非常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我國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的之一,如何有效改善水土流失的現狀,如何為子孫后代留下綠水青山,就需要采取一些水土保持的綜合措施,使得我國的自然生態現狀根本好轉。
一.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措施
(一)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水土流失是雨水無法被土壤所消融,雨水裹挾著土壤發生了遷移,導致原來的土質和地質地貌發生了變化,自然環境被逐漸破壞,所以采取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措施非常有必要。其中興建水土保持工程是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的重要措施,通過興修大量的梯田,水平溝,臺地等一系列的治坡工程來改變地形地貌,加強邊坡的硬度,改善土壤的質量來減少水土流失的可能性。除了治坡工程,還有治溝工程,通過興建淤地壩,攔沙壩,溝頭防護等來阻止水土流失,達到良好的綜合治水治沙的效果。除此之外,興修一些小的水利工程比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統和灌溉系統等使得水資源可以有效地得以利用起來,避免浪費,同時也降低了水土流失的可能性。可見興修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可以有效地達到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可以涵養水源,保護水源地的自然風貌,使得流域的自然景觀得以維護,切實改善周邊人民群眾的生活【1】。
(二)水土保持生物措施
近幾十年來由于經濟的不斷發展,亂砍亂伐的現象屢禁不止,導致林草樹木銳減,許多動植物瀕臨滅絕,生物多樣性也大大下降,導致了自然界生態的極端不平衡。亂砍亂伐導致水土流失嚴重,所以改善水土流失的現狀已經是刻不容緩了。在我國廣大的平原地區要嚴格實行退耕還林還草的政策,把之前的欠賬給補上,還給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一片綠水青山,因為綠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銀山,保護住綠水青山就是給子孫后代留下了數不盡的財富。在一些山地地區,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植破壞不是很嚴重,但是也要注意保護生態環境資源,要嚴格實行封山育林育草的措施,擴大植被的覆蓋面積和生物的多樣性,以此來達到水土保持的目的。水土保持和治理工作事關千秋大業,各方一定要密切重視起來。
(三)水土保持蓄水保持措施
水土流失就是因為由于當地的地質條件,無法很好的消融雨水,導致雨水裹挾著土壤發生了遷移,使得植被的生長環境發生了改變,所以采取一系列的蓄水措施非常有必要。所以在一些水土流失嚴重的地方,要人為地改善坡面的土質和地形,遏制和延緩水土流失的進程。增加水土流失地域的植被覆蓋面積增加土壤的有機質成分和抗腐蝕能力,種植一些有助于吸水蓄水的植物作物,阻斷水土流失的途徑。除此之外,在耕作時要注意等高耕作和等高帶狀間作等,要學會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地利用當地的地理條件來改善水土流失的現狀,從根本上阻斷水土流失的途徑,有效改善自然環境的風貌,為人類留住綠水青山和生活家園。
二.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的效益分析
深入推進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不僅僅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而且具有很大的經濟效益,甚至會帶動一個地區的文化產業的發展。水土流失問題是現在我國面臨的非常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我國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的之一,如何有效改善水土流失的現狀,如何為子孫后代留下綠水青山,就需要采取一些水土保持的綜合措施,使得我國的自然生態現狀根本好轉。
積極的開展水土保持工作不僅僅是環保工作人員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社會大眾共同的使命擔當。大家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就應該為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園貢獻一分力量。水土流失現在是生態環境面臨的一個大問題,日積月累年復一年就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所以采取一系列切實有效的舉措來治理水土流失的現象非常有必要,為子孫后代留住綠水青山,就是留住了金山銀山。由此可見,水土保持治理工作不僅僅具有生態效益更具有經濟效益,因為良好的生態環境會推動旅游業,食品加工業以及各行各業的發展 ,所以保護生態環境不是一個賠錢的買賣,反而會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如今許許多多的例子遍證明了這一點。云南麗江古城和四川的稻城亞丁就是充分尊重大自然的規律,保護生態環境吸引了全世界的游客,為當地帶來了巨大的發展。除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文化效益也不可忽視,文化是一個民族發展的軟實力,一個具有良好生態環境的區域其文化底蘊也是深厚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地方是能吸引人才,具有廣闊發展空間的地方。五千年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人類社會從山清水秀中走來,最后注定也會還大自然一片鳥語花香。開展水土保持工作就是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是人類走向文明的縮影【2】。
三、結束語
深入推進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作是大勢所趨,是百年大計,千秋大業,是對子孫后代負責的表現,是充分尊重自然生態的生動體現。人類社會不論發展到哪個階段都不能忘了我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為未來留下一片綠水青山,讓子孫后代享受一份祥和美滿。有效改善水土流失的現狀,為子孫后代留下綠水青山,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水土保持的綜合措施,使得我國的自然生態現狀根本好轉。
參考文獻
[1] 康曉軍. 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21(25):2.
[2] 焦愛玲. 小流域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措施及效益分析[J].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