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旺青
湖羊源于北方蒙古羊,經過人們長期馴養和選育,具有早熟、四季發情、每胎多羔、生長速度快、屠宰率高等優良性狀,是我國一級保護地方畜禽品種,主要飼養在我國太湖一帶。
近幾年,夷陵區圍繞“穩豬禽,增牛羊”的畜牧業轉型目標,大力發展草食畜牧業,開展了湖羊引種試驗與示范項目,引進湖羊通過“1235”和“151”標準化養殖模式并配套人工種草和青貯制作技術,利用養為主,種為輔,養促種理念進行生態化養殖,為我區肉羊養殖注入新動能。雖然湖羊屬于比較容易養殖的肉羊品種,但想更加優質、高效、生態的湖羊養殖,需要依靠科學的生態養殖技術。
1 湖羊生態養殖技術
1.1種草養殖技術
非人工草地是大自然長期更新換代的產物, 像森林等相對比較復雜的生態環境極易遭受破壞,草地產量穩定性能差,同時影響生態平衡,而非人工草地產量過低不能滿足人工養殖業發展需求,經過人工對此草地進行整改,草地質量至產量有較大提升,可以滿足羊群養殖需求。在進行湖羊的生態養殖時,可以使用種草養殖技術,確保湖羊有充足的牧草,來進行自由采食,讓湖羊能夠快速生長發育。我區所選用的牧草種植種類主要為玉米、甜高粱、黑麥草、紫花苜蓿等,不僅可以提供鮮青草,還可以加工成干草與青貯飼料,能夠在冬春枯草季節為湖羊提供營養豐富的草料。做成的青貯飼料不僅青鮮、適口,而且營養品質較好,與精飼料進行混合喂養,不僅湖羊能夠更好的吸收消化青貯飼料,同時還能夠保護湖羊的腸胃,降低青貯飼料產生的刺激,進一步能夠促進各種營養物質的有效吸收,為湖羊的生長發育提供助力。
1.2舍飼養殖技術
湖羊具有耐高溫、耐高濕,又耐寒冷的特點,我區的溫濕度湖羊都能夠適應。湖羊還性格溫順,即使是長期圈養也不會出現互相打斗的問題,更不會跳圈,非常有利于圈養。應該將公羊和母羊分圈飼養,避免無效交配、多余的重復交配及近親繁殖的現象,從而保證交配的有效性及血統的純正性,提高湖羊的生長繁殖性能。湖羊比較喜歡群居,可以采取合群飼養的方式,但是必須合理控制密度,保證湖羊的健康生長。其次,在湖羊生長的過程中還應該保證飲水和飼料的安全,為湖羊多元化調配飼料,并且要采用干凈、非霉化、變熱發黃的草料。同時湖羊喜好安靜,夜間飼喂必不可少。湖羊是反芻動物,在反芻的過程中會需要大量的水分,要保證湖羊的正常飲水,可以使用自動化的飲水設備。如果使用水槽飲水則需要定期打掃水槽,讓水槽內的水保持干凈。最后,保證湖羊圈舍的干凈衛生,做好日常的清潔和消毒管理工作,良好的生長環境能夠促進湖羊的健康生長,同時也能夠降低疾病發生的可能性。為此,應該定期的打掃圈舍,打掃之后要徹底的消毒,還應該定期清理圈舍內的糞便,對糞便采取無害化處理的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的同時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通過科學的圈養,能夠對于各種疫病實現有效的預防和治理,保障湖羊的健康生長。
1.3雜交技術
雜交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提高湖羊品種的質量,讓其所產出的羊肉產品,具有更高的品質。雜交之后的湖羊具有更快生長速度,更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在雜交時,一般利用湖羊通過和其他綿羊品種開展二元和三元雜交的方式,通過湖羊與育肥羊良種之間的雜交,能夠讓所培育出的湖羊所產出的肉質質量好、產量高,實現湖羊養殖的經濟效益的提高。
1.4糞便無害化處理技術
近年,畜禽糞便污染已成為農業面源污染的主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農業和畜牧養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2018年,我區開始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用項目推動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技術應用。羊糞呈顆粒狀,與其他畜種糞便相比干物質含量高,糞球圓硬光滑、間隙均勻、透氣性好,容易收集清理。未經處理的羊糞中含有大量細菌病原體,直接施入土壤會導致蟲卵和細菌污染,也會因發酵造成農作物燒根等問題,還會對地下水及周圍水域造成污染。另一方面,羊糞中有機質含量較高,可達40%~65%,氮磷鉀含量可達2%左右,作為有機肥料使用能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通過無害化處理將羊糞制成有機肥料,既可解決羊糞污染,又可提供優質有機肥料。堆肥技術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羊糞處理方法。將羊糞與適量秸桿粉參合,摻入多少視羊糞含水量而定,一般發酵要求45%的含水量,也就是手捏成團,手指縫見水,但不滴水,松手一解即散。通過發酵產生高溫滅菌和有機物降解的原理,使用羊糞堆積發酵法處理羊糞。常見的羊糞堆肥技術有條垛式堆肥、槽式堆肥、靜態堆肥和高溫密閉倉式堆肥等。
2 湖羊疾病的綜合預防措施
2.1完善免疫接種制度
防大于治,免疫接種是預防和控制湖羊傳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湖羊養殖過程中要對于一些常見的傳染病,做好免疫工作,落實好疫病的預防和治理。湖羊常見的傳染性疫病有羊鏈球菌病、布魯氏桿菌病、口蹄疫、傳染性胸膜肺炎等,因此,要定期做好防疫工作。一般來說,每年都要對于湖羊進行相關疫苗的接種,接種時間多為春秋季節,不論是母羊還是羔羊,都應該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疫苗的注射,來預防各種常見疾病,實現較好的疾病防治效果。
2.2落實驅蟲制度
湖羊是草食動物,極易感染寄生蟲,必須做好體內驅蟲和體外驅蟲工作。如果湖羊患有寄生蟲病,可以使用伊維菌素和左旋咪唑來進行驅蟲。定期常規驅蟲次數為一年兩次,分別在秋天和春天進行,兩次驅蟲應該交替使用不同的藥物,以此保證驅蟲效果。還應根據湖羊生長狀態,開展有針對性的不定期驅蟲。驅蟲后做好糞便的善后處理工作。
2.3定期消毒
定期消毒是湖羊養殖綜合性預防疾病措施中的重要一環,只有嚴格實行消毒制度,才能有效防止病菌的入侵和蔓延。在羊舍的入口處應有專門的消毒池,對進入羊舍的工作人員及外來人員進行嚴格消毒,定期對羊舍進行全面的消毒。
2.4做好飼養管理
保持湖羊生活環境的舒適度、潔凈度,養殖人員日常多加觀察每只羊的精神狀態,以及飲食、糞便情況,一旦發現異常及時進行判斷和診治,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防止疾病進一步蔓延和擴散,造成嚴重后果。合理搭配粗精料,喂料要定時定料,不喂發霉變質的飼料。還要定期修蹄,及時剪毛、藥浴。
3 結 語
大力推進湖羊生態養殖,不僅產量得到大幅提升,還能滿足市場對于膻味小的羊肉需求。因此,養殖過程中,要發揚各種生態養殖技術和環保理念,做好疫病防治,促進湖羊養殖長遠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從而有效促進鄉村生態振興。
參考文獻:
[1] 錢金華.湖羊的養殖技術探析[J].獸醫導刊, 2021,(5):91-92.
[2] 馮夏,徐勇.種草養羊生態化養殖技術推廣分析[J].中國畜禽種業, 2019,(3):129-130.
[3] 朱銀城,張 云,唐 蜜,等.湖羊引種試驗研究[J].湖北畜牧獸醫, 2016,37(8):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