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是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新的歷史方位下,直面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城市與社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進一步開展實踐探索和服務創新,提高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能力,切實提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的可及性和服務質量,不斷滿足老年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居家社區養老,養老服務,老年教育
一、當前我國的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加深
當前,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是世界上老齡人口較多的國家,在全世界范圍內來看,也是老齡化速度發展較快的國家。在我國,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迫在眉睫。根據我國以往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00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1.26億,占總人口的10%,但到了2020年,這一數字是2.64億,占總人口18.7%,這意味著,在我國,平均每6個人當中就有1個是老年人,相比2020年增加了近1.4億老年人,其中有1.2億增加在65歲以上,2000年我國65歲以上的老人是0.68億,占總人口的7%,但到了2020年,就增加到了1.9億,占總人口的13.5%,[1]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的老齡化趨勢正在加深。
社區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人口結構深刻轉型的今天,社區養老服務的水平則直接體現了一座城市的治理精細化程度。做好社區養老服務,就是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盼愁問題,是構建和諧社會、推動社會文明發展的基礎工程和系統工程。
二、居家社區養老是我國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
社區是老年人主要的聚集和活動場所。當前我國開展的社區養老服務,主要是采取全托、日托、或者上門的方式,為社區或居家生活的老年人提供有生活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緊急救援和精神慰藉這五大類綜合服務。傳統家庭養老主要依靠家庭成員進行贍養和照料,而居家養老服務是一種社會化的養老服務,將社會化的養老服務延伸到家庭,社會企業、社區和養老服務機構來給居家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為家庭養老提供有力支持。這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式養老服務探索。[2]要努力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的需求。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大力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不斷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三、關于提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能力的幾點思考
(一)在全社會倡導“全生命周期養老”的理念,推動養老服務的共建共享
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在全社會樹立和增強全生命周期人群的生命全程意識[3]。人人都會變老,要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作為每個公民的基本社會責任。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養老服務的良好氛圍。做好養老服務,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市場、社會、社區居民共同關心、共同參與、協同配合,尤其是要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帶動作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養老服務。不斷豐富養老服務內涵,積極創建老年友好型社區。重視家庭小型化問題,依托當地市情,因地制宜探索建立適合本土的養老方案,構建分層分類高效協作的養老服務體系,制定實施支持居家社區養老發展的社會政策。
(二)加強社區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為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當前,大城市養老難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不足。基礎性、兜底性、普惠性養老服務設施建設亟待加強。未來要不斷提升養老服務的均等化程度,有效匹配群眾的需求,建設連鎖化、標準化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讓群眾享受到“家門口的養老服務”,打造城市社區“15分鐘養老圈”。
一是給每個社區建立一個居家養老服務站,或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日間照料中心等等。為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助餐、助浴、上門服務等基本功能。二是采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途徑,在鎮街層面建設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并且具備日托、全托、運營家庭養老床位等多種功能,能夠為轄區老年人提供全托照護、喘息服務、術后康復等項目服務。在鎮街層面和社區層面形成銜接有序、功能互補的養老服務格局。
(三)積極開展各類老年教育,不斷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當前城市中大量的商品房小區,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越來越少,城市社區成為了一個陌生人的空間。社區作為人們社會生活共同體本身的應有之義,應該作為共同的精神紐帶,通過開展各種文化活動把居民發動起來、凝聚起來,讓廣大老年人能夠達到共同享老的狀態。
因此,要充分結合老年人的實際需求,支持各類機構舉辦老年大學、參與開展老年教育,依托“老年開放大學”、“網上老年大學”等線上線下渠道,搭建公共服務平臺,推動全國老年教育資源共享。 當前,不少地方的社區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建立社區學院開展各類課程,深受當地老年人的喜愛,也加深了大家之間的聯系和交往。如上海市黃浦區老年大學為老年群體開設了不同的課程:比如鋼琴系、計算機系、器樂系、書畫系、外語系、家政系、保健系、文史系等等。老年人可以通過學習新的技能,實現更多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同時,還要用好老年群體資源,充分發揮年紀較輕的老年人作用。鼓勵老年人積極參加社區志愿服務,繼續發光發熱,實現老有所用、老有所為。
參考文獻:
[1]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2621684
[2]青連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要“兩手抓”的戰略選擇和政策建議[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3).
[3]原新,金牛.在國家戰略體系中積極應對老齡社會問題[J].人口研究,2021(3).
作者簡介:
楊蕊(1984.12-),女,漢族,陜西渭南人,碩士研究生, 中共西安市委黨校管理學教研部講師,研究方向:社會治理,基層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