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靜 劉雯 魏曉玲 楊磊 劉純言
摘 要:2020年《射洪市人民政府征收啟動公告》的頒發不僅集中太乙鎮的土地資源,同時也保障征地農民得到農業安置和多途徑就業等方式安置。基金方面,四川省和射洪市撥出資金800余萬元改善太乙鎮的基礎建設和人居環境,促進鄉村振興持續發展。調查隊伍通過走訪太乙鎮以及周邊相鄰城鎮,通過實地調查,問卷抽樣調查,訪談調查,典型調查和數據分析等方法對比各個城鎮的經濟文化以及工農業的發展,最后得出結論:在黨的帶領和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太乙鎮努力追平沱牌鎮的地域優勢和金華鎮的文化旅游優勢,成功擠入省級百強中心鎮;在經濟方面,工農業在政策支持下,太乙鎮土地通過海闊農機得到有效承包利用,使當地人民有崗可入,有錢可掙,人才振興和產業振新得到逐步改善
1.前言
太乙鎮位于四川省射洪市西南方向,周圍群山環抱:東與射洪市沱牌鎮毗鄰,南與明星鎮、大英縣通仙鄉交界,西抵涪西鎮,北與三臺縣紫合鎮、萬林鄉接壤。其土地資源豐富,氣候四季分明。近年來,太乙鎮農業基礎條件好,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科技化和品牌化,在夯實農業的基礎上扎實推進“四好”建設,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小康脫貧攻堅戰[1]。因此以太乙鎮為研究對象,在經濟文化方面通過與相鄰鄉鎮數據對比分析,來探究太乙鎮的和其他鄉鎮的整體發展狀況,在此基礎上探索太乙鎮的發展優勢和發展短板,從而取長補短有針對性地促進太乙鎮的經濟發展。
2.現狀全面分析:太乙鎮對比周邊小鎮的發展情況
太乙鎮2020年生產總值達13.8億元,農業總產值2.57億元,工業總產值6.43億元,第三產業4.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785元。而太乙鎮周邊小鎮如明星鎮的人均年收入在6000以上。太乙鎮以農業發展為主,富強村有規模大,機械化,私人承包的海闊農機合作社。且太乙鎮堅持以“穩供給、促發展”為總抓手,實現全鎮糧油播種面積6萬畝以上、產量達2300萬噸,生豬出欄達5.9萬頭,肉牛、家禽等特色養殖持續增長。今建成150畝辣椒,700畝冬瓜,150畝羊肚菌,50畝三七,100畝白芷,150畝林下生態循環養殖等特色產業基地。在發展農業的過程中,太乙鎮做好了四個堅持:堅持組織引領,做強農機專業合作社;堅持發展農事服務,打造優質糧油示范片;堅持依托資源優勢,發展集體經濟;堅持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品牌。正是因為這四個堅持,太乙鎮緊緊將“飯碗”握在手中,夯實了糧食安全基石,連續三年被遂寧市委市府評定為農民增收先進鎮。但相較于周邊各鎮的農業發展,沱牌鎮有酒糧基地,使第一、第二產業結合發展,明星鎮則有侏羅紀公園,使第一、第三產業相結合。
太乙鎮發展主要以農業為主,無特色文化。周圍小鎮如沱牌鎮以酒文化著名,明星鎮以侏羅紀公園的地址文化聞名,金華鎮以道教文化為主。太乙鎮工業發展優勢相對薄弱,僅有太乙酒廠。而對比沱牌酒廠,其規模與名氣相對較小。太乙鎮交通無優勢,交通不靠省道,但是基礎建設有立項整改。對比周邊小鎮如明星鎮基礎建設有長達一百二三十公里的水泥路,五六十畝大的二型水庫白蓮灣等等。 太乙鎮總人口達四萬多人,年輕勞動力保留較少,就業機會少,人口老齡化程度較高,周圍小鎮如明星鎮情況類似,但沱牌鎮勞動力保留相對較好,酒廠有達1萬余人的工作崗位。太乙鎮位于射洪市西南部,區域面積達63.86平方千米,地形西高北低,氣候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周邊小鎮如明星鎮位于射洪市南部,區域面積達53.96平方千米,地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氣候也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沱牌鎮位于射洪市南部,區域面積達74.55平方千米,地形西高東低,氣候也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金華鎮則位于射洪市北部,區域面積達100.09平方千米,地形東高西低,氣候同樣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3.發展特點
3.1農業規模化發展,成為全鎮經濟重點
太乙鎮全鎮已農業發展為主,其他產業在老齡化嚴重的當地鮮有資源開展,農業的發展逐漸成集中趨勢,有專業農機合作社指導帶頭,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種植產業、經濟作物、糧食作物、藥材、水果以及牲畜養殖產業都成規模化大力開展。整體大片區實現了機械化,規模化生產,能集中管理形成當地特色產業。但經營方式目前僅為單一的種植養,沒有較好結合二三產業,使產業鏈升級。
3.2當地基礎設施建設還在完善中
當地有基礎設施建設撥款立項,正在逐一完善中。正在加快完善基本管網、電網建設,加快鋪設地下光纜,提升基礎通訊能力,加強郵政,快遞網點,方便人民群眾生活。并加快推動當地集鎮農貿流通中心建設,規范當地超市餐飲等基礎服務業管理,全方位考慮太乙鎮人民衣食住行所需,需通過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4.建議
可嘗試利用“草根明星”效應,或者電商平臺,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增加知名度,帶動農產品的對外銷售,以促進經濟發展。太乙鎮做到了“四個堅持”,一是堅持組織引領,做強農機專業合作社;二是堅持發展農事服務,打造優質油糧示范片;三是堅持依托資源優勢,發展集體經濟;四是堅持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品牌。太乙鎮農業發展蒸蒸日上,要以“穩供給,促發展”為總抓手,根據當地氣候,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品牌,適當引進新品種,做到有規模,有技術,能可持續性輸出,以推進農業經濟增收。同時堅持現代生態農業發展,打造“青蛙—有機稻—有機油菜、小麥、蔬菜”示范點、“豬—沼—藕”生態種養示范點。太乙鎮略處于劣勢,可通過招商引資,吸引企業和技術人才入駐,因地制宜,發展適合當地的工廠或者企業,提供就業崗位,留住年輕勞動力,促進鄉村振興。該鎮可持續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在橋梁,水利,公路,醫療,教育,環境等方面進行改善和扶持。各領導起帶動作用,積極學習先進技術,帶動村民創業致富[2]。
5結論
經過對太乙鎮的走訪調查,太乙鎮作為農業發展鄉鎮有著現代化的農業技術,規模化的農業合作社指導,在農業種植養殖生產方面多樣化發展。相信如果以一三產業結合的方式不斷發展,持續打造優質農產基地,太乙鎮農業高效發展。太乙政府也通過在未來5年工作安排中指出要加快推進產業升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構筑新型城鄉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快提升生活品質,全民共享發展成果;不斷提升社會治理能力,推動基層治理現代化。從民生到民身各個方面著手看發展道路[3-4],啟定發展規劃,奮力推進太乙鎮各項事業不斷邁上新臺階,在不斷的改進嘗試中,確保各項工作任務圓滿完成,為建設美麗太乙、幸福太乙、宜居太乙而奮斗努力!
參考文獻
[1]張吉春,滕宇.如何實現林區經濟轉型發展,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J].林業勘查設計,2022,51(02):50-52+58.
[2]陳兵,馬賢茹.全球視閾下數字平臺經濟反壟斷監管動態與中國方案[J].統一戰線學研究,2022,6(02):66-79.
[3]潘興揚,周淼葭.太乙鎮 緊抓產業發展“牛鼻子”[J].當代縣域經濟,2018(04):59-61.
[4]方松林,王軍.長安區太乙鎮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設計[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3,39(01):258-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