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者在景區門口維持秩序并查驗健康碼
鞍山千山風景區(以下簡稱“風景區”)強化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機制銜接、功能優化、開放融合,著力構建黨建引領下的基層社會治理共同體,推動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在旅游發展、疫情防控、鄉村振興等工作中合力而為,為打造更具活力與實力的新時代景區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堅持高位統籌,著力提升基層政治領導力。風景區突出黨建引領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基層社會治理全過程,優化頂層設計,制定出臺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1+4”制度(1 份總方案、4 份子方案),上下聯動、統籌協同、點面結合,提升區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在縱向聯動上,明確了黨工委抓統籌、二級黨委抓指導、基層組織抓落實的三級任務重點,使基層社會治理有的放矢。在橫向協同上,建立由黨組織牽頭,宣傳、政法、民政、住建等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模式,通過劃分責任區、下發督辦單等方式,推動駐區單位共建互補。
堅持精細管理,著力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風景區不斷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手段,把建設“三個互動體系”作為“一把手工程”和工作主軸,實行“黨組織+8890+網格化”,采取工作專班制,實行清單式管理,督促機關干部充分發揮“頭雁效應”,積極參與到辦理群眾訴求、解決基層難題等服務中來,將服務觸角延伸到各個角落。風景區吹響黨建“集結號”,黨員干部、社區工作者、居民群眾、志愿者齊心協力戰勝新冠肺炎疫情,踴躍參與景區文明勸導、防火排查等工作。
堅持惠民利民,著力提升基層服務保障能力。針對風景區沒有街道這一層級,村、社區事務無上級部門管理,百姓辦事需要分頭跑等情況,風景區以機構改革為契機,探索成立溫泉社會事務服務中心黨工委,將基層黨建、綜合治理、社會服務、經濟發展等業務統一整合歸口管理,賦予其街道職能,通過不斷優化機構設置,實現職能、資源、服務、管理下放基層,進一步激發基層黨組織內生動力。同時,學習借鑒“楓橋經驗”,整合行政審批大廳和黨群服務中心職能,實行“一站式辦理”“全程服務”“一章辦結”,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辦成事。風景區先后組織開展“黨員微心愿,情暖千山人”“三個互動當先鋒,爭做千山孺子牛”等主題活動,推行三級包保體系建設,209名黨員干部與貧困戶“一對一”幫扶,積極引導各領域黨員參與社區治理和服務。為了把服務及時送到百姓家門口,風景區下力氣建成了開放式的8890 便民服務站和8890幸福驛站,把服務窗口“下移”到村和社區,定期向轄區黨員群眾提供政策咨詢、法律援助、愛心義診、創業培訓、上崗就業等服務,實現70%以上的群眾個人事項在村級黨群服務中心就能順利辦理。例如,韓家峪村“兩委”積極聯系村內十幾家企業,詳細了解其用工信息,積極為本村剩余勞動力“牽線搭橋”,順利促成100 余人穩定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