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王雷 編輯:黎悅瓣 美編:嚴子伊
攝影專家James Abbott教你如何用最簡單的相機鏡頭配置拍攝高品質圖像。

專家作品
Loch Cluanie
這個場景是我駕車沿A87公路行駛時發現的。當我找到一個路邊停車處停好車,剛好就能捕捉太陽落山前的余暉。手持并且無濾鏡拍攝是沒錯過這張照片的關鍵。
專家建議
利用直方圖
直方圖理想情況下可以在相機EVF或機背液晶屏上實時顯示,是能防止在高反差場景中高光部分不溢出的非常實用的工具,只要確保圖線不會接觸圖框的右側就行了。
攝影既是一種機遇的游戲,又是一種精心策劃的實踐。你永遠不知道一生中最精彩的鏡頭會在何時出現,因此最好每時每刻準備著捕捉意料之外的瞬間。永遠帶著相機對許多街頭攝影師來說是理所當然的,而風光與肖像攝影師也可以通過實踐受益,盡管對他們來說往往會使用更多的裝備。然而我們并不建議你帶上通常使用的全部器材,我們建議采用“裸機”配置,只帶相機和一支鏡頭,放在單肩小包里。攜帶更少的器材一開始會讓人覺得心里沒底,但這樣做比什么都不帶有利得多。此外,眾所周知的是,限制會激發創造力,因為你需要用不同的方式處理問題。所以在接下來的幾頁中,我們將講授一些技巧,讓你在無需使用三腳架、濾鏡或大量器材的前提下,依然能夠捕捉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瞬間。
目錄
相機配置 P50
手持拍攝HDR影像 P52
堆棧曝光 P54
用最少的器材拍攝肖像 P56
對高光曝光 P58
攜帶一臺相機、一支多功能鏡頭能涵蓋拍攝所有的可能性。
當你把辛辛苦苦掙來的錢花在所有的鏡頭、濾鏡和配件上,讓你可以隨心所欲地拍攝喜歡的各種題材之后,再把器材縮減到最低限度,自然讓人覺得會適得其反。畢竟購買這些器材就是為了能夠應對各種情況。但我們的建議并非永久方案。相反,這是一種使你的相機更易于管理的方法,這樣就可以在大部分時間或者任何時候都能帶著相機,尤其在你不能或不想把主力裝備拖來拖去的情況下。本文中我們概述了中等變焦鏡頭和高級緊湊型相機的選擇,幫助你創建一個可以隨身攜帶的一機一鏡組合,同時仍然保持一定程度的多功能性。
專家建議到底應該帶高級緊湊型相機還是可換鏡頭相機?高級緊湊型相機,例如富士X100V、徠卡Q2和理光GR III能夠提供最便攜的固定鏡頭選擇,你甚至會忽略自己帶著相機。如果你只需要一個焦距,這幾款機型都是很好的選擇,但是如果需要更大的靈活性,那么全畫幅相機加24-70mm鏡頭,或者APS-C相機加16-55mm鏡頭、M4/3相機加12-35mm鏡頭,都是很好的選擇。

專家建議 必備附件
偏振鏡
偏振濾鏡的效果無法通過后期編輯進行模仿,在許多情況下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讓天空更加深邃,消除表面的反光和眩光,提高飽和度并減少最多1.5擋曝光。

迷你三腳架
可以放進口袋的迷你三腳架,是代替笨重的全尺寸三腳架支撐相機的好選擇。它們極短的高度意味著經常需要把它們放在諸如墻頭或桌面上,才能獲得可用的視點。

單肩包
一款小號單肩包,或是一個槍包,是一機一鏡配置的理想選擇。它不僅輕便小巧,還能對你形成約束,讓你不會忍不住帶上額外的鏡頭和配件。
鏡頭如何選你的相機系統的最佳鏡頭
16-55mm用于APS-C相機
對于APS-C用戶來說,你需要一支16-55mm鏡頭實現等效24-70mm的焦距范圍。根據廠家的不同,確切的焦距范圍也有所不同,因此你可能會為你的相機找到17-50mm或16-55mm的可用焦距范圍。選擇f/2.8光圈的鏡頭代替套機鏡頭,可以獲得更佳的畫質和更大的最大光圈。

24-70mm用于全畫幅相機
對于全畫幅相機用戶來說,24-70mm f/2.8鏡頭是完美之選,這要感謝它從廣角到中焦段的覆蓋范圍,能夠勝任包括風光、街拍、肖像和自然生態攝影等多種題材。如果你的預算有限,可以考慮f/4光圈的版本,價格上會比f/2.8的版本便宜不少。

12-35mm用于M4/3相機
M4/3相機需要更短的焦距范圍才能獲得等效24-70mm鏡頭視角。這個規格有多款奧林巴斯與松下的不同價位產品可供選擇,但是為了獲得最大的靈活性與創造力,f/2.8版本要比光圈更小的f/4版本更為適合。

專家作品
采石場
采用順光拍攝并對地面曝光,可以獲得略微欠曝的天空,從而為整個場景帶來更多細節。需要注意的是,當太陽的位置很低時,不要把你的影子攝入畫面。

James Abbott
無需中灰漸變鏡和三腳架就能捕捉整個場景的細節。
有一種拍攝技術效果非常好,可以捕捉大量信息,那就是高動態范圍攝影,即HDR。通過這種技術,拍攝一系列包圍曝光照片,以全面記錄從陰影區域到高光區域的細節,然后通過Photoshop、Lightroom或 專用HDR軟件將多張不同曝光的照片合成細節豐富的單張圖像。這項技術通常使用三腳架固定相機進行拍攝,但是如果你有一雙鐵手也可以手持拍攝,說不定也能拍到清晰的照片。
手持拍攝HDR圖像需要在相機通過自動包圍曝光進行三次曝光,拍攝時盡可能保持相機的靜止與穩定。這樣可以減少在Lightroom中進行自動對齊時需要裁切掉的部分。你還必須設置足夠高的ISO,保證過曝的那張照片具有足夠高的快門速度以滿足手持拍攝的需要,因此目標“中間”曝光值要達到1/250秒左右。即使設置比較高的ISO,最終結果依然很干凈,因為噪點是不均勻分布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依然能夠保持平滑。
當你使用相機的自動包圍曝光(AEB)功能拍攝曝光包圍照片時,部分相機只要按一次快門就能自動拍攝全部三張圖像,而其他型號則需要你按下三次快門。最好拍攝多組包圍曝光照片,以免較長時間曝光時受到相機震動的影響。




專家作品
手持HDR
這幅HDR圖像采用手持拍攝,ISO設為2500以確保三次曝光的快門速度足夠快,避免相機震動。如果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把ISO設為100,圖像品質會更好,但現在拍出來的效果依然非常棒。

簡單三步讓你像專家一樣拍攝

1 設置防抖與自動包圍曝光
如果曝光時間延長到1/50秒左右,開啟圖像穩定器可以幫助你避免圖像震動,不論是鏡頭防抖還是機身防抖都可以,前提是你的相機支持IBIS。接下來打開自動包圍曝光功能,設置間隔2擋增量進行三次曝光。

2 相機設置
將相機設為光圈優先模式,參數設置為f/11,ISO設置得足夠高以獲取足夠高的快門速度,理想值為1/250秒,降低兩擋快門曝光時為1/60秒。本例中設置的ISO是2500,因為考慮到下一步將會設置負的曝光補償。

3 改變曝光
拍攝時設置為欠曝一擋,以確保進行中間值曝光時高光區域不會過曝。通常在設置時都會對中間調進行正確曝光,但是本例中我們主要考慮高光部分。過曝的那張照片依然可以防止陰影部分出現欠曝截斷。

簡單三步讓你像專家一樣后期

1 合成HDR圖像
在開發模塊選中三張包圍曝光照片,右鍵單擊高亮顯示的縮略圖,并進入圖像合并>HDR。在打開的窗口中確保勾選了自動對齊、顯示去除鬼影部位和創建堆棧,但不要勾選自動設置。將去除鬼影數量設置為所需的數值。

2 處理圖像
設置陰影與高光滑塊,恢復這兩個區域的細節,但不要讓圖像看起來不自然。接下來提亮白色區域、壓暗黑色區域,以減少畫面的污濁感。在這個階段可以進行其他全局圖像調整,例如曝光與白平衡。

3 進一步調整
接下來進行照片的局部調整,例如使用漸變濾鏡,增加地面區域的曝光、減少天空區域的曝光。使用曝光而不是陰影和高光以獲得自然的效果。如果需要,可以使用范圍蒙版滑塊,將亮度設置為暗色調或亮色調。
拍攝時沒有正確的附件?這幾個方便的小竅門來幫你。
降噪堆棧與曝光堆棧都采用類似的設置和相同的后期處理步驟。降噪堆棧需要快速連續拍攝同一場景的3-5張照片,使用高ISO設置,然后在Photoshop中合成以減少噪點。高ISO噪點的分布模式不規則,合成多張曝光能夠平均計算出噪點,由此得到的圖像畫質比RAW單次曝光并通過軟件進行降噪處理的畫質好得多。
曝光堆棧是一種模仿減光鏡的技術。將對同一場景的約10張照片混合在一起,進入Photoshop進行合成,最終結果看起來就像單次長曝光。對頁這張照片采用這兩種技術降低高ISO噪點,讓照片看起來像是用減光鏡延長曝光時間的效果。
如何拍攝堆棧曝光

1 使用影像穩定器
手持拍攝時打開鏡頭防抖或機身防抖。為了實現降噪堆棧,你需要手持進行拍攝,但是如果只是利用曝光堆棧模擬減光鏡的長曝光效果并使用三腳架,就需要關閉影像穩定器。

2 設置快門驅動模式
如果進行降噪堆棧,將驅動模式設為高速連拍,如果被攝對象正在快速移動,也只能設置為高速連拍。如果被攝對象移動速度很慢,可以設置更長的間隔快門速度,例如30秒。

3 相機設置
使用光圈優先模式拍攝,將光圈設置在f/5.6到f/11之間。本例中我們選擇f/5.6。如果采用手持降噪堆棧,需要設置足夠高的ISO以換取足夠高的快門速度,如果是用三腳架進行曝光堆棧,則設為ISO 100。
如何混合堆棧曝光

1 處理與同步
在Lightroom中編輯序列中的第一張照片,然后按住Shift點擊最后一張圖像的縮略圖以選中全部圖像,然后點擊同步按鈕。點擊查看全部然后點同步,對全部圖像進行相同設置。右鍵選中圖像的縮略圖,然后轉到編輯>在Photoshop中作為圖層打開。

2 對齊、裁切與轉換
當圖像以圖層方式打開后,點擊圖層面板頂部的圖層,然后按住Shift并點擊底部圖層選中全部圖層,接著進入編輯>自動對齊圖層。選擇自動并單擊確定。對齊后裁剪圖像移除邊緣空白部分,然后右鍵點擊選中的圖層并選擇轉換為智能對象。

3 設置堆棧模式
進入主菜單選擇圖層>智能對象>堆棧模式>中間值。Photoshop將會混合各個圖像。完成后右鍵點擊圖層面板上的智能對象,選擇展平圖像。接下來可以對各圖層應用各種調整、效果或克隆圖像,以達到所需效果。最后,將圖像保存為TIFF或JPEG文件。

堆棧前
為什么曝光堆棧與降噪堆棧非常實用
將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拍攝風光,將ISO設為100并根據需要使用各種濾鏡,總能獲得最佳效果,但是這種條件并不總能達到,只帶一機一鏡的時候就更不可能了。降噪堆棧讓你可以用非常高的ISO拍攝圖像,同時又能保持低噪點,而曝光堆棧讓你可以在沒有攜帶減光鏡的時候模擬長曝光效果。

專家建議
掌握拍攝時機
當你通過曝光堆棧模擬使用減光鏡效果,讓流水呈現模糊效果或者讓天空的云層堆疊時,可能需要將曝光時間延長到30-60秒才能記錄更多運動。這幅圖像是通過混合10張快速拍攝的曝光1/5秒的照片得到的。

堆棧后
使用中焦段變焦鏡頭拍攝漂亮的全身與特寫肖像。
2 4-70mm f/2.8鏡頭以及對應的APS-C與M4/3畫幅等效鏡頭,是拍攝肖像的絕佳之選,因為它們能夠提供巨大的靈活性,不論是焦距范圍還是f/2.8的最大光圈。無論在戶外還是家庭影棚拍攝,都可以實現用最少的工具拍攝出色的肖像照。
在自然光下拍攝
1 相機設置
使用光圈優先模式在f/2.8下拍攝,以獲得柔和的背景虛化效果。將ISO設置為100到400之間,具體取決于相機設置的快門速度。
2 焦距
變焦至70mm并向后退,讓模特處于所需的畫面構圖位置。如果拍攝時空間非常狹小,這就需要用到35mm或50mm焦距。
3 焦點
通過取景器構圖時,將激活的AF對焦點移動到模特距離相機更近的那只眼睛上。

器材推薦
減光鏡
在非常明亮的條件下拍攝人像時,可能會無法使用最大光圈,如f/2.8,因為所需的快門速度超過了相機支持的最高快門速度,如1/4000秒。在這種情況下,可使用減光鏡有效減少進入鏡頭的光量。

自然光
專家作品
街頭肖像
這幅圖像是陰天時在街道上拍攝的,不過光線明亮,正是肖像拍攝的理想條件,因為天空成了一個巨大的柔光箱。鏡頭變焦至70mm、光圈f/2.8,攝影師站在路旁水溝里以獲得低角度。

離機閃光
專家作品
淺景深大頭照
通過將鏡頭變焦至70mm并以f/2.8光圈拍攝,像這樣拍攝大頭照的景深會變得很淺。在這種情況下,焦點必須完美對準距離相機最近的眼睛,因為在如此緊湊的構圖下任何錯誤都會很明顯。
三個簡單步驟實現離機閃光

1 閃光燈架設
將引閃器安裝到相機和閃光燈上(只有當閃光燈不支持無線引閃時),然后將閃光燈固定到燈架上并安裝柔光燈箱,從模特一側上方45°提供照明。

2 相機設置
將相機設為手動模式(M擋),快門速度1/160秒、光圈f/2.8、ISO 100。這樣能夠在鏡頭變焦為70mm或使用等效視角拍攝大頭照時獲得很淺的景深。

3 閃光燈設置
將閃光燈設為手動閃光模式、1/2功率輸出,燈頭變焦設為24mm。先試拍一張,然后逐步降低輸出功率直到曝光正確。如果無法獲得正確曝光,可以收縮光圈至f/4或使用減光鏡。
學習如何對高光部分曝光并在后期處理階段恢復陰影細節。
現代相機的動態范圍令人難以置信,這意味著它們能夠捕捉從純黑到純白之間更大的影調范圍。但是在某些條件下,即使動態范圍高達12擋,依然不足以在單次曝光中捕捉整個場景的細節。
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包括使用中灰漸變鏡或拍攝HDR,但是還有一個選擇并不需要使用濾鏡,也不用拍攝HDR,只要簡單地對高光部分曝光,然后通過后期處理恢復更暗的陰影部分即可。這種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為陰影部分包含圖像數據,而過曝溢出的高光部分是純白的,因此無法恢復任何細節。
專家建議
曝光補償
為了在光圈優先模式下拍攝時控制曝光,需要使用曝光補償。正曝光補償用于超越相機自動選擇的快門速度以得到更亮的圖像,而負曝光補償會讓最終圖像變得更暗。


后期處理前
技法比較

手機HDR功能
如今手機上搭載的攝像頭功能強大得簡直令人難以置信,但仍然無法與專用數碼單反相機或無反相機相媲美。本例中得到的手機HDR圖像很不錯,但只有JPEG格式,而且自動HDR處理導致被攝物體邊緣出現一圈光暈。

手持相機HDR
手持HDR拍攝是三種方法中最好的,得到的圖像也最佳。因為圖像是通過包圍曝光創建,然后通過后期處理將圖像的一個或多個部分進行合成。HDR圖像可以充分利用包圍曝光帶來更加寬廣的動態范圍。

對高光部分曝光
對高光區域曝光并恢復圖像欠曝部分是一種成功的技法,可以帶來與HDR相似的效果。就像HDR一樣,你必須小心進行后期處理,因為如果你把陰影部分和高光部分分開得太遠,圖像就會看起來很不自然。

后期處理后
專家作品
黎明時的磨盤
這幅圖像在拍攝時對天空的曝光非常完美,保留了足夠的細節,而前景在曝光時欠曝了約1.5擋。通過使用Lightroom中的漸變濾鏡,成功恢復了該區域的細節,增加了曝光以獲得自然的效果。
三個簡單步驟讓你像專家一樣拍攝

1 利用圖像穩定器
與我們在本專題介紹的大多數技法一樣,我們拍攝時使用的快門速度對于手持拍攝來說是非常慢的,因此除了在拍攝過程中盡量保持相機穩定,圖像穩定系統也是必不可少的。

2 相機設置
在光圈優先模式下用f/11拍攝,并設置足夠高的ISO讓快門速度保持在約1/60秒。在拍攝這張照片的條件下,ISO設置為800、快門速度在1/40秒到1/50秒之間。

3 控制曝光
利用曝光補償超越相機設置的快門速度,這樣就可以根據你的需要壓暗或提亮圖像。為了保護高光區域,需要使用少量負曝光補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寧欠毋曝”。
三個簡單步驟讓你像專家一樣后期
1 基本調整
像往常一樣對RAW文件進行處理。使用陰影、高光、白色和黑色滑塊恢復整個場景中的細節,但不要過度調整。對于這幅圖像,還增加了曝光以提亮畫面。

2 提亮前景
單擊漸變濾鏡并向上朝地平線拖拽,以選中前景,然后增加曝光以進行提亮。避免使用陰影滑塊,這樣會造成不自然的觀感。

3 壓暗天空
創建另一個漸變濾鏡,并向下拖動到地平線以選中天空部分。天空在第一步就會變亮,因此我們可以使用曝光滑塊,減少曝光讓天空恢復正常亮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