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供措施力度加大、期貨價格大幅下挫,以及鄂爾多斯、榆林和晉北等三大主產地煤炭出礦價格下調的共同作用下,近期北方港口現貨煤價保持下降局面。影響近期北方港口動力煤市場的主要以下4個因素。
第一,煤炭保供力度明顯加大。繼李克強總理5月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要跟蹤分析國內外形勢和市場變化,做好市場調節,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及其連帶影響”之后,5月19日李克強總理再次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針對煤炭供應問題,要求“發揮我國煤炭資源豐富優勢,督促重點煤炭企業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增產增供,增加風電、光伏、水電、核電等出力,做好迎峰度夏能源保障。堅持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大宗商品進出口和儲備調節,推進通關便利化,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增強保供穩價能力”。表明中央政府對煤炭供應和價格的持續關注和重視,此后,經濟運行主管部門和相關地方政府連續召開煤炭保供會議、研究保供措施,保供的力度、措施得到明顯加強,對現貨動力煤市場的看漲情緒形成較大打擊。
第二,動力煤期貨價格快速、持續、深度回調。5月17日,鄭商所再次發出提高動力煤期貨的交易保證金通知,將動力煤期貨2106、2107和2108合約的交易保證金標準調整為20%,將動力煤期貨2109合約的交易保證金標準調整為15%,持續打壓動力煤期貨價格的意味明顯;特別在5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求煤炭企業增產增供的影響下,近1周來動力煤期貨價格持續大幅下挫,5月21日動力煤期貨主力合約(ZC109)收盤價格降至713元/t,比5月12日高點的943.8元/t 下降了230.8元/t,期貨煤價的巨大跌幅,對現貨動力煤市場心態和情緒產生較強的負面影響。
第三,產地煤價整體呈現下降、甚至明顯下降態勢。近期,隨著北方港口現貨動力煤價格走軟,煤炭貿易企業在晉陜蒙等主要產地的煤炭采購熱情迅速降溫,此前各個煤礦前面排隊裝車的汽車長龍迅速消失,煤炭出礦價格也隨之快速下調,價格的累計下調幅度也不斷加大,對北方港口現貨動力煤市場及其價格帶來不利影響。
第四,現貨動力煤市場的信心尚存。整體上看,近期北方港口現貨動力煤市場的信心要好于動力煤期貨市場,現貨煤價的跌幅也低于期貨市場。主要原因有以下3個方面:
首先,港口動力煤庫存偏低狀況有待改善。盡管北方四港(秦皇島港、曹妃甸港、京唐港和黃驊港,下同)的動力煤庫存總量有所增加,5月20日比5月13日增加了135萬t,但是增加的部分原因是港口封航所致;這種現象也可以從北方四港“貨船比”指標(見附圖1)的運行狀況得到體現,近一周來“貨船比”再度趨于下行,表明北方港口動力煤市場的供求關系繼續趨向賣方市場。

其次,發電企業的補庫需求即將釋放。前一報告期指出的發電企業電煤庫存偏低狀況延續,在“迎峰度夏”用電高峰來之前電煤補庫是“剛性需求”,增加動力煤采購量又是唯一選擇,在北方港口動力煤庫存水平偏低的背景下,增強了北方港口貿易企業的短期市場信心。
最后,整體上看,盡管產地煤炭出礦價格已經下降,但是目前從產地發運到港的動力煤仍然存在價格倒掛問題,也對近期北方港口現貨煤價走勢帶來一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