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帥
(臨邑縣水利局,山東 臨邑251500)
山東省臨邑縣處于李家岸大型引黃灌區中上游,水源條件良好,骨干渠系節水改造與續建配套工程已經結束,為臨邑縣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提供了必要條件[1-2]。臨邑縣是農業大縣,農業灌溉用水量占總用水量的絕大部分[3]。
臨邑縣輸水工程主要依靠移動柴油機水泵和簡易揚水站,在距離溝渠較遠的地塊,利用機井提水灌溉,現狀供水能力不足。因此,有必要對臨邑縣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進行配套改造,使之形成較為完善的灌排工程體系,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水平的增強抗御自然災害能力。改造項目將利用新建的25座固定泵站替代原有的供水設施,提高灌區供水能力。通過2018—2019年的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設,臨邑縣完成了大型灌區、重點中型灌區測水量水設施規劃布局,同時完成節水改造面積1.47萬hm2,初步形成了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制度,以及農業供水和水費計收機制。
根據臨邑縣2018—2019年節水灌溉工程項目的規劃和實施,項目區分為兩個片區,分別是翟家鎮片區和孟寺臨邑鎮片區,建設面積1 846.67 hm2。灌溉形式采用“小型泵站+管道輸水灌溉”方式,新建小型提水泵站14座,各泵站控制面積規模相近,結構設計相同,因此,選取其中典型片區——翟家鎮片區2#泵站(ZJ-2)為例說明。
臨邑縣翟家鎮片區2#泵站(ZJ-2)提水管道輸水灌溉工程位于北四分干以東,六支溝以南,耕地面積138.07 hm2,水源為北四分干引來水。項目實施前,群眾多使用小白龍輸水。為提高灌溉效率,通過提水泵站和輸水管網的建設,可改變供水不足現狀,以滿足農業生產灌溉的需要。
1.2.1 灌水方案
該區農作物主要為小麥、玉米。結合多年灌溉經驗,4~5月是農作物(小麥、春播棉)灌溉需水的高峰期,平均日需水強度Ea=5.5 mm/d。而玉米生長期正逢雨季,適時灌水即可滿足。
1)凈灌水定額m。按下式計算凈灌水定額:

式中:m為凈灌水定額,mm;r為土壤容重,g/cm3;Z為濕潤層深度,m;θmax、θmin分別為土壤含水率的上、下限值;β為田間持水率,取23%。
經計算:m=60.0 mm。
2)灌水周期T。按下式計算灌水周期:

式中:T為灌水周期,d;m為凈灌水定額,mm;Ea為小麥最高日需水強度,取Ea=5.5 mm/d。
經計算:T=10.9 d,考慮到部分耕地有插花種植經濟作物,適當縮短灌溉周期時間,取T=8 d。
3)機泵工作時間。根據該區群眾工作時間,確定每天凈工作時間為12 h。
1.2.2 泵站設計參數
1)泵站流量Q。泵站流量按下式計算:

式中:Q為管道系統的泵站流量,m3/h;η為水利用系數;t為每天的灌溉時間;A灌溉面積,m2;T為灌期的天數,d。
經計算:Q=1 090 m3/h,綜合考慮,取Q設=1 100 m3/h作為設計流量。
2)管徑d。管徑按下式計算:

式中:Q為泵站設計流量,m3/h;d為管道內徑,mm;v為管道中水的流速,取0.6~1.3 m/s。
3)管道沿程水頭損失hf。管道沿程水頭損失按下式計算:

式中:hf為水頭損失,m;L為管道長度,m;Q為泵站設計流量,m3/h;d為管道內徑,mm。
按泵站管網灌輸工程布置圖,并根據最不利輪灌組的運行狀態來計算泵站設計流量、管徑和水頭損失。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取值如下:干管長取990 m,分干管長取552 m,支管長取184 m,配地面移動軟管按照最長40 m計算,計算結果見表1。其中,干管設計流量為550 m3/h,分干管為240 m3/h,支管和軟管均為3 030 m3/h,干管水頭損失為3.30 m,軟管最小,值為0.23 m,結果滿足《管道輸水灌溉工程技術規范GB/T 20203-2017》要求,結合該典型節水項目的順利實施,說明此設計方案是合理的。

表1 控制管線設計流量及管徑計算結果
一是建立健全鎮街水利站。健全機構、落實編制、全縣設立了12個水利站,全部為公益性事業單位。目前,鎮街水利專職人員60名全部到位。二是認真選聘村級水利管理員。為解決小型水利工程村級管理斷層問題,切實加強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做到泵站工程、灌溉工程等水利基礎設施,有人管理、維護,明確工程所有人、管理人。在全縣每個行政村都設立村級水管員,負責管理本村的小型水利工程。
一是農業用水補貼制度:在完善農業水價形成機制的基礎上,建立與節水成效、調價幅度、財力狀況相匹配的農業用水精準補貼機制。精準補貼對象主要為從事糧食作物種植的用水主體。在發揮水價促進節水杠桿作用的同時,確保總體不增加農戶定額內用水的水費支出,保障農戶合理用水權益,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二是節水獎勵制度:主要依據節水量、規模、成效等因素綜合確定。節水獎勵對象為積極推廣應用工程節水、管理節水、農藝節水、調整優化種植結構等實現農業節水的用水主體或供水組織。
為使臨邑縣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建成后充分發揮效益,參考以往小農水項目縣工程管理經驗,項目區擬建立“鎮水管站+用水戶協會+村委會(用水戶分會)+水管員”四級管理服務體系,實行協會式管理模式,用水戶協會自主管理、自我發展,真正落實管護責任,真正發揮有效作用,實現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一片、成一片、長期發揮效益一片”的管理目標。
山東省臨邑縣翟家鎮農村節水灌溉工程順利實施,大大提升全縣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水平和管護水平,對當地農業的健康穩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可提高農業抗御自然災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