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瑜
摘? 要: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和大數據技術的協同發展下,海口市政府高度重視商貿物流業的發展。文章在大數據背景下分析海口市商貿物流業轉型升級的發展現狀和遇到的問題,進而提出海口市商貿物流業轉型升級的對策建議,以促進海口市商貿物流業的全面轉型升級。
關鍵詞:大數據;商貿物流業;轉型升級
中圖分類號:F259.27? ?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With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ainan free trade port and big data technology, Haikou municipal government attaches much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logistics industry. In the context of big data,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ommercial logistics industry in Haikou city are analyzed in this thesis,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ommercial logistics industry in Haikou city are proposed,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of commercial logistics industry in Haikou.
Key words: big data; commercial logistics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2017年7月20日,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再次強調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智慧物流將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和經濟發展的新動力。2018年4月13日,黨中央宣布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將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2018年12月21日,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了《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規劃中明確指出海口要依托商貿集聚區、大型專業市場、大城市消費市場等,主要為國際國內和區域性商貿活動、城市大規模消費需求提供商品倉儲、干支聯運、分撥配送等物流服務。
通過以上政策文件可以看出,在海南自貿港的建設背景下,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要求,海口商貿物流業向智能化、無人化、信息化轉型升級的趨勢迫在眉睫,急需盡快構建國際化、一體化的商貿物流體系,以大數據技術為核心,加強對商貿物流數據資源的實時共享和綜合利用等。而智慧物流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先進的技術與手段,將傳統物流向智能化、信息化、網絡化的智慧物流方向發展,可協助企業不斷地發展新業務,創新運營模式,增強信息技術在物流系統各環節的分析決策和執行能力,以達到商貿物流業“降本增效”的目的。
1? 大數據背景下海口市商貿物流業轉型升級的發展現狀
1.1? GDP貢獻率呈回落態勢
2020年一季度海口市GDP預計完成350.03億元,同比下降2.9%,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9.4個百分點,比海南省高1.6個百分點,位居海南省第四。其中,第一產業完成15.19億元,增長2.1%;第二產業完成40.19億元,下降8.6%;第三產業完成294.65億元,下降2.3%。第一產業增速保持穩步增長,第二、三產業回落較大,分別比上年同期回落13.1個百分點和9.3個百分點,貢獻率均呈回落態勢。
1.2? 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下滑明顯
2020年1~5月,受疫情影響,海口市規模以上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下滑明顯。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營業收入129.62億元,同比下降51%,下拉規模以上服務業32.3個百分點。其中,鐵路運輸業15.12億元,下降29.3%;道路運輸業11.19億元,下降38.4%;水上運輸業12.86億元,下降5.4%;航空運輸業70.30億元,下降62.3%;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業7.23億元,下降44.7%;裝卸搬運和倉儲業1.00億元,下降51.1%;郵政業11.83億元,增長18.8%。受疫情影響,除了郵政業和管道運輸業以外,其余6個大類都是負增長,特別是航空運輸業,降幅達到了62.3%,是該行業營業收入急劇下降的主要原因。
1.3? 離島免稅商品銷售額增幅較大
2019年,海口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785.58億元,比上年增長4.7%,比年初提高0.9個百分點。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711.83億元,增長4.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73.74億元,增長4.3%。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720.02億元,增長4.5%;海口市離島免稅商品銷售額31.37億元,比上年增長48.1%,對海口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為6%。
1.4? 網絡零售線上線下日趨融合
2020年1~6月,海口網絡交易額實現771.43億元,在海南占比70.28%,同比增長1.36%。網絡零售額高達181.63億元,在海南占比51.04%,同比增長21.11%。各行業中,大宗及B2B網絡交易額實現589.80億元,在網絡交易額占比76.46%,主導地位明顯。另外,1~6月,海口直播交易額1.14億元,直播觀看人次0.22億。海口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實現39.80億元,同比增長43.15%。海口網商總數104 767家,電商帶動就業人數28.13萬人,其中直接帶動12.58萬人,間接帶動15.55萬人。
1.5? 對外貿易出口持續增加
據海口海關統計,2019年海口市進出口總額331.38億元,比上年下降2.9%。其中,出口86.33億元,增長28.4%;進口245.04億元,下降10.6%。貿易逆差158.71億元,下降23.2%。
2? 大數據背景下海口市商貿物流業轉型升級遇到的問題
2.1? 商貿物流業規模較小且發展滯后,缺乏特色服務和增值服務的物流企業
近年來,為響應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國家政策,雖然海口市政府在重點項目投資領域給予政策傾斜,但是由于基礎經濟發展滯后,國內外知名的連鎖企業、知名品牌企業入駐本地較少,新零售模式的業態還未培育成型;其次,商貿物流營業模式還停留在傳統的運輸、倉儲等低端領域,農產品物流、跨境電商物流、離島免稅倉等特色服務和增值服務的中高端物流企業個性化不足。在消費方面,海口市雖為省會城市,但是跟國內一線城市相比,其城鎮常住人口數量還是較少,消費需求不夠旺盛。所以海口市區尚未建成大型的商貿集聚樞紐,大型專業市場和大城市消費市場的氛圍還未形成,營商環境遠不及上海、廣州等國內一線大城市發達。
2.2? 商貿企業對物流大數據的運用程度不足,智能信息化水平低
物流大數據在商貿企業中的運用主要是體現在通過數據挖掘、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獲取大量、有價值的商業數據,從而可以更精準、更快速的為管理者掌握市場變化,提供可靠的物流決策依據,提高企業的柔性響應能力。但是,很多商貿企業受困于資金、技術、人才等壓力,依然沿用傳統的數據處理模式,其信息系統仍然僅僅是錄入訂單、客戶管理等較為低端的服務模式,沒有借助大數據技術,深入挖掘潛在客戶需求,統籌商貿流通資源和信息資源,開發個性化、特色化服務層面,導致管理者決策滯后、失誤等現象的出現。
2.3? 商貿物流業間的互融互通性差,大數據物流信息化平臺有待建設
海口市大部分的商貿物流企業規模小,資金不足,信息化程度低,企業間的合作意識不強,單打獨斗的現象較為常見,專業資源利用率低,無法實現同類資源集約化和資源共享化的目標,使得企業的生存成本較高。而2019年才掛牌成立的海南省大數據管理局,主要負責省內外以及國際重大活動的信息化交流,組織和指導相關企業開展區域化、國際化合作。但是其針對商貿物流信息平臺的構建還處于初級階段,在倉庫、車輛等企業專業資源、客戶共性和個性需求、合作企業之間的利益分配等方面仍然需要更深入、更透徹的了解和探討。
2.4? 各層次院校培養智慧物流人才數量不足,創新性思維實踐能力差
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商貿物流業的應用,將對商貿物流從業人員要求更高。商貿物流從業人員不僅要具備商貿物流基礎知識和業務知識的基礎,還要熟悉信息網絡技術、數據挖掘與分析等高端技能,能夠運用智慧物流邏輯思維解決物流運作與管理中的現實問題。目前,海口市中職、高職和本科各層次院校均有開設物流管理專業,但院校數量較少。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背景下,各層次院校培養的智慧物流人才總數不僅遠不夠市場所需,還因為學生在校時缺乏創新性思維和實踐訓練,存在供需質量不匹配的問題。
3? 大數據背景下海口市商貿物流業轉型升級的對策建議
3.1? 加大政策傾斜力度,構建國際化、一體化的商貿物流體系
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海南自由貿易港的重大決策,在人才引進、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稅收優惠、融資便利等方面繼續加大優惠政策。為構建國際化、一體化的商貿物流體系,在商貿物流設施設備、技術標準等方面,不僅要積極與國際通用的設施設備、技術標準對接,還要加強對技術上的研發和應用投入。通過對各類數據的采集、挖掘、分析,制定出行業標準,全面推行商貿物流標準化,提高商貿物流業的大數據運用能力,減少國際商貿流通在信息對接、標準化應用等方面的問題。加強國際國內和區域性商貿等活動中政府相關部門和商貿企業的溝通聯系,加快保稅物流倉和農產品冷鏈物流倉智能化建設,提高倉庫管理智能化水平。優化道路運輸網絡,減少信息不對稱。打破地域和行業的局限,打通商貿流通產業鏈各個環節之間的壁壘,使得海口商貿物流體系更具有國際競爭力。
3.2? 數據集約化資源管理,強化商貿物流企業的品牌建設
為了讓本地商貿物流企業能持續化發展,需要對商貿物流企業的資源進行優化和整合,實現同類資源集約化,避免惡性競爭。利用大數據技術構建的信息化網絡平臺,挖掘企業和客戶間的共性、個性需求等,來優化配置最合適的資源。可整合各種運輸方式、冷鏈物流園區、保稅物流園區、物流樞紐站等,有效管理各種物流資源,制定適合本土企業發展的品牌戰略,注重挖掘海口本土物流資源,如江東新區、海口港、農產品物流產業等優勢領域,加快本土物流品牌的建設,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現代商貿物流集團,提升本地企業在國內外的社會影響力。
3.3? 以大數據技術為核心,加強對商貿物流數據資源的實時共享和綜合利用
一方面,商貿物流企業要深入研究如何運用大數據技術,精準、有效、及時、完整地收集海量的、不斷變化的市場數據,從而實現商貿物流管理的精準預測和有效決策,以此增強商貿物流業線上線下的互動融合,從而進一步吸引粉絲關注、增加客戶黏性,加快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智慧物流服務體系。另一方面,各個商貿物流企業還應積極共享自己的物流數據。通過商貿物流業鏈條上多方分享的大數據物流信息平臺,實現物流信息的互融互通,全面促進商貿物流業向專業化、個性化、精細化、信息化、集約化的方向發展。
3.4? 完善大數據商貿物流信息平臺功能,增強商貿物流業的增值服務能力
大數據商貿物流信息平臺要集合眾多企業的內外部資源,基于這種新型的合作模式,首先要建立公平公正公開,有利于競爭和合作的內部機制。平臺提供有價值、有特色的商業數據,以鞏固平臺的核心競爭力。在合作共贏的過程中,必須有符合各方利益的資源分配方案,以此保證平臺的穩定運營。平臺在監管企業運作時,還要出臺一系列的考核、預警及保障制度,全面客觀考核合作各方的誠信問題。在逐步完善大數據商貿物流信息平臺的眾多功能后,利用商務數據分析技術整理分析各商貿物流企業的需求、運營等,將企業閑置的倉庫、車輛等調度、分配給有需要的合作企業。通過大數據的信息共享,提高資源配置的優化能力,精準對接各方需求,加速供應鏈各環節運作的敏感度,增強商貿物流業的增值服務能力。
3.5? 多方參與共同形成產教融合職業教育新模式,加快智慧物流人才的培養
各層次院校要通過開設創新創業、大數據分析、物聯網技術等課程,加大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創新。在實踐教學設計環節,通過賽課融通,促進“三教”改革工作。以各類物流管理專業技能競賽內容為載體,通過項目式、任務式等進行拆分,組織個人賽、團隊賽、校園賽、院校友誼賽等多種形式,不僅提高實踐教學的趣味性,將競賽要求和教學內容進行高度融合,可以通過兄弟院校之間的互相交流和學習,提高各層次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整體實力。另外,還要通過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形式,優化物流管理1+X、現代學徒制等人才培養方案,加強對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能硬件等信息化技術與手段的學習環節。
參考文獻:
[1] 曹淑芹. 基于大數據的河北省商貿物流企業發展對策研究[J]. 中國市場,2020(4):161-162.
[2] 王杰. 滄州發展現代商貿物流的對策[J]. 科技風,2020(4):257-259.
[3] 徐麗. 崇左市商貿物流業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J]. 時代金融,2020(3):17-19.
[4] 黃德凱. 瀘州市構建區域商貿物流中心的SWOT分析[J]. 技術與市場,2020(5):136-141.
[5] 范丹. 新形勢下山東商貿物流業轉型升級路徑研究[J]. 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20(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