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新疆 阿克蘇,843000)
產房護理作為醫院護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醫院的護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意義。相較于其他科室的護理工作,產房護理具有一定的難度,這是因為護理人員不僅要考慮到產婦的實際需求,而且還要確保新生兒的生命安全,這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有著很高的要求。[1]為了全面提高產房護理的整體質量,護理人員必須要采取有效的、全面的護理方法,爭取在降低產婦難產率和新生兒窒息率的同時,也能最大限度的滿足產婦的實際需求,從而獲得最佳的分娩結局。實踐證明,優質護理干預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護理模式,主要強調了對產婦實際需求的滿足,同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分娩結局,該護理模式對于提高產房護理質量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為此,本文通過對120例產婦的護理工作進行對比分析,明確了護理干預對產房護理中產婦難產率、新生兒窒息率的影響,同時獲得了相應的數據和結論,現報告如下。
選取12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她們分為對照組(60例)和觀察組(60例)。對照組:年齡21—40歲,平均(31.2±2.2)歲,其中包括38例初產婦和22例經產婦。觀察組:年齡20—41歲,平均(30.8±2.5)歲,其中包括36例初產婦和24例經產婦。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主要內容包括入院指導,引導產婦進行常規檢查,向產婦介紹分娩流程及注意事項等。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1)環境干預:產婦入院后,護理人員需要為產婦提供一個良好的住院環境,每天對產婦的病房進行打掃和清潔,定時開窗通風,將室內的溫度和濕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爭取在優化病房環境的同時,也能減少細菌的滋生,從而提高護理質量。(2)健康指導:為了提高產婦的依從性,護理人員有必要對產婦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指導,結合產婦的知識文化水平制定合理的指導方案,促使產婦能夠掌握分娩流程及注意事項,從而降低分娩風險。[2](3)心理干預:對于即將分娩的產婦來說,他們不僅要承受著生理痛苦,而且還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必須要加強與產婦的心理溝通和情感交流,全面掌握產婦的心理健康狀態,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緩解產婦緊張、不安的情緒,通過關心、關懷增強產婦的信心,以此提高產婦的依從性。此外,對于出現心理問題的產婦來說,護理人員需要建立產婦的心理健康檔案,必要時可與心理醫生合作,針對產婦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護理方案,從而對產婦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疏導。(4)產后干預:產婦分娩24小時以內,鼓勵并指導產婦進行正確排尿,告知其合理飲食,避免出現便秘,并對產婦子宮進行按摩,避免出現宮腔積血的不良事件。與此同時,護理人員還需要對新生兒實施護理干預,為防止新生兒出現臍部感染,應按時對其臍部進行換藥,每天一次。[3]此外,護理人員還需要向產婦講述產后應注意的事項,并指導產婦進行母乳喂養,向其講述正確的喂養姿勢。

表1 兩組產婦難產率、新生兒窒息率的對比情況[n(%)]

表2 兩組總滿意度的對比情況[n(%)]
產房護理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對產婦和新生兒進行全面護理,最大限度的滿足母嬰的實際需要,以便更好地體現人文關懷。從產房護理工作的評價體系來看,產婦難產率和新生兒窒息率作為護理工作的主要評價標準,既是評價內容,同時也為護理工作指明了正確的方向。對于產科護理人員來說,只有不斷降低產婦難產率和新生兒窒息率,才能確保母嬰的生命安全,從而提高護理工作的有效性。為此,護理人員必須要立足產婦的實際情況,結合產婦的實際需要為其提供有效性、全面性、針對性的護理服務,同時做好新生兒的護理工作,爭取在改善分娩結局的同時,也能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從而促進產房護理工作質量的顯著提升。而優質護理干預作為一種綜合性護理模式,恰好能夠滿足上述要求,因此將其應用于產房護理工作中勢在必行。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干預在產房護理工作中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該護理模式不僅能夠降低產婦難產率和新生兒窒息率,而且還能促進產婦依從性和滿意度的顯著提升。因此護理人員必須要在臨床工作中進行大力推廣,以便為提高自身的護理水平創造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