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晶
【摘? ? 要】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教師應將知識教育轉變為育人教育,也就是以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為主。語言能力是英語核心素養之一,是評判學生英語學習好壞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重視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本文簡要分析了高中英語教學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高中英語? 語言能力?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013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不僅是掌握基礎的單詞語法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應用英語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在社會環境中借助英語語言來理解和表達。語言在人際交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語言能力包括的范圍很廣,如英語學習中的聽說讀寫,還包括閱讀理解、翻譯等,都涉及語言能力的應用。比如在閱讀理解中,語言能力的應用主要在于理解文章所要反映的一種思想或情感,達到能與作者交流互動的效果,能夠明白作者通過敘述一件事而隱晦表達的一種思想情感。語言能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提高理解能力,而不僅限于理解表面含義。語言能力是英語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基礎是培養他們應用語言的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應放在教學的重要位置。
一、當前高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現狀
當前部分高中英語教師還在堅持傳統的教學理念。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知識輸出仍然是教學的主要任務,學生學習的主要形式是對英語基礎知識的記憶理解,如背單詞、記語法句法、熟讀文章、翻譯、做題等。學生的英語水平始終達不到日常口語化的效果,就是因為英語學習缺少應用意識,英語的應用僅限于通過提問在文中找出答案,而學生學習的閱讀理解更多是如何答題的技巧,如在原文中尋找提問的關鍵單詞或語句,甚至可以不用通讀全文,通過每一段的首句尋找答案。這樣的英語閱讀理解只為解答問題,沒有真正讓學生學會閱讀英文文章,了解英語表達上的特殊習慣。
當前高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現狀大體可以總結為缺少學習興趣、缺乏應用意識、缺少實踐應用三點。教師的教學理念應從知識本位轉向育人本位,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的進行教學,從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語言應用意識、強化語言應用能力三個方面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
二、提高高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策略
(一)增強教學互動,以興趣帶動課堂參與度
在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助推力,保持較高的英語興趣能夠讓學生堅持學習的熱情,教師應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將知識灌輸理念轉變為引導式教學。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可以從教學理念、教學手段、教學氛圍三個方面入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英語興趣,同時教師應注重實踐性、有趣性和知識鏈接性,實踐性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要將理論知識與語言實踐相結合,講授英語詞匯語法的知識點要到位,即時通過典型例子來加深該詞匯語法的使用方法。在舉例的類型上不能單一,要盡可能全面地展現該知識點的應用形式,然后進行實踐訓練,深化學生對知識的應用。實踐的方法不局限于使用某種題型來練習,如單詞的練習可以采用以詞造句,或以詞編寫故事的方式加強實踐應用,學生在對單詞的延伸理解中強化對詞匯的記憶以及使用方法的記憶。有趣性需要教師豐富教學形式,尤其在英語這門以交互為目的的學科中,教學形式應以互動為主,在口語、寫作、聽力等方面增強教學的互動性。知識鏈接性是需要教師幫助學生建立知識框架,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注意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銜接,加強英語學習的連貫性,這就需要在教學手段上不僅多樣化,還要具有互動,改變教師單向輸出的教學模式,以興趣帶動學生在課堂學習上的參與度。互動的形式除了教師提問、學生思考回答外,還包括游戲互動、情境互動、換位互動、交流互動、小組互動等,這里說的換位互動是指教師與學生的位置互換,學生向教師提問,或學生將自己學到的英語知識通過自己的理解方式向其他學生講授。換位互動的優勢在于學生能夠主動思考學習中的難點和重點,而教師則可以以另一種形式向學生講明知識點。此外,學生的思考方式更接近同齡其他學生的思維,相互傳授學習方法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增強。
在教學氛圍的營造上,教師要改變學生以往被動學習的習慣,突出民主教學氛圍,通過引導讓學生主動探索、鉆研知識點,加強自主學習意識。教學氛圍的營造除了教學手段和理念外還需要在學生方面下功夫,將知識的切入點轉變為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將知識點融入游戲、話題、演練等形式,讓學生不知不覺獲得知識。通過激發興趣來開展英語教學,為學生打下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從而提升語言能力。
(二)創設教學情境,提高語言應用意識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的教學手段,教師創設的情境應符合學生的生活時代,貼近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如明星、游戲、動畫、焦點話題、穿搭、寵物等,盡可能保證學生群體的興趣廣度。在情境教學中,教師應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提高學生語言應用意識,如在教學Teenage life時,教師創設的情境可以從進入教室開始,教師將自己作為新加入班級的一名學生,用英語做自我介紹,要求學生全程使用英語對話,再制造課本話題,讓學生在與“新同學”交流中帶出今天課堂的重點詞匯和語法,詳細講解后,進行分組練習。學生融入學習氛圍,教師注重提高學生應用語言的意識,這樣的課堂能夠快速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三)開展實踐活動,強化語言應用能力
實踐活動能綜合鍛煉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因此,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來強化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實踐活動的內容不局限于游戲、比賽等形式,還可以開展英語口語交流課,讓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看過的英語原聲影視,并模仿其中一段話,或通過有教學意義的英語影視讓學生真實感受英語口語的發音習慣,感受詞句的連讀、重讀。
綜上所述,當前高中學生缺少英語學習興趣,對英語語言缺乏應用意識、缺少實踐應用,基于此,教師要增強教學互動,以興趣帶動課堂參與度,并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意識,最后,開展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通過多途徑全方位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思遠.高中英語核心素養中培養語言能力途徑微探[J].中學課程資源,2017,9(09):18-19.
[2]袁微,周莉.高中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現狀的調研設計[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19,000(004):276-277,233.